浅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浅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彭继林

贵州市第十二中学 贵州 550002

摘要:微课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的一个热点,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利用微课进行高效教学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以信息技术课堂为例,阐述微课的优势、制作的方法、典型课例举例分析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制作方法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它强调“面向学习者”、“强力高效”。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将微课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可以为学生高效学习搭建坚实的阶梯,可以有效实现分层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优化信息技术课堂的结构。

  1、信息技术课堂引入微课的独特优势

  (1)信息技术课相比较其他课程,学生在上课时间可以很轻松地使用到计算机和网络,因而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微课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

    (2)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操作演示内容适合采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随时操作,方便基础薄弱的学生反复观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2、信息技术微课的制作

  2.1 做好选题工作

  微课的视频长度一般在5分钟左右,不超过10分钟。因此,微课的选题力求做到“小而精”。选题可以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典型习题或探究实验。选题注重突出典型性和针对性。教师之间可以采用分工合作,选点均衡。

  2.2 做好微课的教学设计

  (1)微课是面向学习者的一种视频学习资源,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进行分析。讲授过程要注意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围绕学习者容易困惑的地方精心设计,提高微课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2)信息技术微课设计需要突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设计,利用视频的多媒体特性,综合运用图像、声音、动画的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2.3 教学资源的准备

  根据微课课型的不同,录制的资源准备不一。

  (1)新课讲解型和探究活动型微课需要准备的教学资源较多,可以是图片、文字、动画。教师结合PPT进行讲解,并适当添加字幕。

  (2)操作演示型微课较为简单,只需要制作者利用录屏软件,结合软件操作和个人讲解,在适当位置添加标记和字幕。

  2.4 微课制作软件

  微课的制作软件主要是录屏软件和影视编辑软件。

  (1)Camtasia Studio

  由Tech Smith公司开发的一款功能强大的屏幕动作录制软件,可以方便进行屏幕高清录制,同时还具有强大的视频播放和视频编辑功能,具备强大的后期处理能力,可在录制屏幕后,基于时间轴对视频和音频进行各类剪辑处理。最后输出成相应的视频。是目前教师进行微课录制的最主要的软件。

  (2)格式工厂

  非常好用的格式转换软件,支持几乎所有多媒体格式到各种常用格式的转换。同时可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剪辑、合并。是教师制作课件中用视频的常用工具。

  2.5 信息技术微课的制作过程

  (1)做好录制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课件的制作,字幕板书的编制),相关操作软件的安装,视频拍摄器材的准备,麦克风耳机的调试,录屏软件的安装等。录制地点选择安静的室内,保证录制效果良好。

  (2)正式录制。利用Camtasia Studio或其他录屏软件,结合教师的讲解,要求语音干净明亮,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完整。包括课题展示,学习目标展示,情境导入,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课后小结反思等主要组成。

  (3)视频编辑。利用Camtasia Studio完成录制后,利用快捷键F10退出录制,选择保存视频或直接进入编辑模式,可利用软件自带功能进行视频的编辑,添加注释字幕,进行音频的简单处理。加上片头、片尾。
  (4)视频输出。对视频进行预览后,选择合适的视频音频参数输出所需的视频文件。还可以利用格式工厂软件进行格式的转换。

  2.6 信息技术微课录制注意事项

 (1)教学设计合理,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解决所讲知识点。
  (2)视频需要加入提示性信息(如板书、提示性文字、图形标注等)。利用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提示文字把握微课的节奏。

3、 信息技术典型微课示例

3.1 新课讲解型

  《网络技术应用》教材中“网络的功能与构造”一节中有关网络的硬件内容,由于课堂条件有限无法让学生实际接触硬件以及网络硬件组成,因此,教师可利用摄影机拍摄学校网络中心机房,为学生详细介绍主要硬件,教师在后期加入配音。通过视频剪辑,合成,配上适当的字幕得到微课视频。又比如网线的制作,教师可以利用摄像机将网线的整个制作过程录制下来,在后期配上注释字幕,学生在课上直接观看,进行自主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2 操作演示型

  高二学生将在下学期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在测试中有操作题占50%,因此,在考前会有操作题专项复习训练课。比如,Word,Excel、Frontpage等软件的常用操作,IP地址的配置、网站发布IIS的使用等。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为学生演示所有的操作要点。而采用微课教学后,学生在操作训练中遇到困难,可以有针对地观看教师预先做好的操作讲解视频,通过反复观看,自己操作,迅速高效地解决自己的困难。通过此类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3.3 探究活动型

  《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信息的编程加工”一节,学生对循环语句理解存在很大困难。以往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可以采用微课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以“古代印度有个国王舍罕奖励宰相达依尔,在国际象棋棋盘放麦子”的故事引入,创设探究情境。通过视频动画和课件结合教师的讲解,吸引着学生动脑筋解决问题,通过信息编程工具一步步完成探究任务。

  4、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1)由于个体差异,部分学生缺乏约束能力,导致微课使用效果大打折扣。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一方面需要精心制作微课,另一方面必须加强课堂管理,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和兴趣。

  (2)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些学生已习惯了以往边讲边练的课堂教学,存在对微课教学的不适应。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充分发挥微课异步教学的优势,让学生逐步适应微课教学的课堂节奏,转变固有的学习习惯。

  (3)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异和准备情况不同,部分教师的微课质量不高。导致学生体验不佳,学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不断提高微课的质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4)微课的配套资源及网络支持跟不上,导致微课教学的拓展性不佳,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共享。这就要求微课的配套资源要跟上,不仅包括演示课件、操作素材,还包括课堂学案、学生练习及素材等。同时还要有网络平台的支持,可以让学习者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微课开展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便利。

  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和高效的学习资源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中使用,微课的出现不但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而针对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研究只有不断实践和探索,才能使其更加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让课堂更美好!

参考文献:

张晓君.李东哲,陈雷.微课程视频制作中注意引导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2



姓名:彭继林,性别:男,民族:布依族,籍贯:贵州长顺,出生年月: 19859 22 日,学历:本科,工作单位:,贵州市第十二中学,职称:中学二级,。主要研究方向或者从事工作: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兼职管理校园数字信息化设施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