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嘻哈(说唱)乐及其中国本土化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浅谈中美嘻哈 (说唱 )乐及其中国本土化的实践

郭嘉诚、侯月鑫、李紫涵

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系

摘要:说唱乐传统意义上认为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纽约地区兴起的摇滚乐和说唱几乎是同步发展的,说唱乐在最开始的时候,受众的主流是非裔美国人,在60年代嘻哈说唱这种新的音乐形式成功传遍全美各地,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白人说唱歌手,这些说唱歌手不仅翻唱已有的说唱音乐,并且积极的说唱音乐的创作。这使得说唱音乐的受众范围不断扩大,70年代迪斯科舞厅等兴起,一大批说唱DJ将嘻哈音乐带入主流音乐体系之中,在流行中又加入了将黑人FUNK节奏,这使得迪斯科舞厅成为嘻哈音乐发展的重要平台。而随着“打碟”的出现,说唱音乐与街头黑人文化的关系愈发紧密,并且有了相当多的衍生音乐类型。

关键词:中美嘻哈音乐;本土化;实践

引言:

中国流行说唱本质上是由美国说唱音乐发展而来的,结合了中国古典音乐、乡土音乐、民乐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说唱音乐形式。说唱音乐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并不受到人们的接受,尤其是90年代初期,人们普遍认为这种音乐形式不具有美感,跟音乐的关系并不紧密,这种认识直到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以后才发生认识观上的变化。本文就中美说唱音乐的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就行了分析。并对说唱音乐在中国本土的实践化进行了相关研究,为说唱音乐在我国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中美说唱音乐的共同点

说唱音乐是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国现代音乐体系,还是美国现代音乐体系,在受众和创作方面都有着相当的体量。美国作为说唱音乐的起源地和重要发展地,美国黑人音乐体系中说唱音乐占了很大的比例,是美国街头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流行音乐的主阵地。中美说唱音乐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说唱音乐的形式方面,这种形式包含了说唱音乐的词、舞两个方面,说唱音乐始终离不开说的部分,这个部分无论是中国说唱音乐还是美国说唱音乐,这部分形式被固定了下来,成为中美说唱音乐的最主要共同点,其次是舞蹈的形式,说唱音乐中的舞蹈是即兴的,但即兴的舞蹈既要结合歌词的内涵,也要与整个音乐保持相当的协调性,在说唱中、唱的部分始终是位flow服务的,说唱必须与flow的节奏协调,如果只是一味的押韵,也会失去说唱音乐的美感。嘻哈音乐在beats变化上,中美嘻哈都遵循节奏的快速转化,优秀的beats能够带给说唱精神的力量。punchlin通过要根据创作者的需求进行增减,有无punchline并没有对音乐产生直接的影响,这点上中美嘻哈音乐都保持一致性,hook方面常见于合唱歌曲,单个歌手很难进行hook,地下说唱比赛中的battle在中美嘻哈中都比较常见。第二个方面是受众方面,嘻哈音乐的受众往往是青少年,这是由于嘻哈音乐本身便来源于街头文化,街头文化所具有的叛逆、反规则、反传统特征在在嘻哈音乐中都有所表现,正是由于深刻的街头文化特征,使得嘻哈音乐吸引了同样具有叛逆、反规则和反传统的青少年[1]。第三个方面是表达方面,嘻哈音乐所表达的并非是简单的说唱内容,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它所表达的与所有的音乐形式一样,展示的是创作者、表演者的情感,既有社会性的一面,也有个性化的一面,而中美嘻哈音乐的主要共同点也在于嘻哈音乐更多的是展示创作者个性的一面,美国的文化中崇尚个人主义,因此在其所有的文化形式中,体现的主流旋律还是以个人英雄主义为主的一面,而中国本身所具有的集体主义一面,在随着西方文化的深入传播下,个人英雄主义也有老人不断深入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下嘻哈音乐的表达形式也更侧重于个性化的表达。

二、中美说唱音乐的差异

中美说唱音乐的差异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首先是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嘻哈音乐在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也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和风格,这使得美国的嘻哈音乐更具多元化特征,这种多元化特征最集中的表现便是其类型的丰富性。当前美国的嘻哈音乐主要分为West Coast Rap、Southern Rap、Pop Rap、Old School、Midwest Rap、Latin Rap、Hardcore Rap、Gangsta Rap、Foreign Rap、East Coast Rap、Crossover Rap、Comedy Rap、Christian Rap、Alternative Rap等,这些分支有着不同的受众,例如教会嘻哈从根本上与嘻哈音乐的本质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教会嘻哈并不是反传统的、叛逆的,相反它是基于传统的一种音乐形式上的创新,虽然它的元素中带有明显嘻哈音乐元素,但是在表达内容上则是歌颂性质的,这与其本身的价值观并不背离,因此美国的嘻哈音乐是多风格的,这种风格不仅仅是表现形式上,而是扩大了其广泛意义上的受众人群,使得嘻哈音乐从街头音乐走进艺术的场馆,成为艺术集中式表达的重要载体。在中国流行说唱音乐成为当下Rap音乐的主要发展形式,这是一个大的基调,但当前中国的嘻哈音乐仅限于在流行音乐中的发展,并没有在其他音乐领域产生变化,这是中美嘻哈音乐最大的不同点

[2]。其次是表达的程度上,美国嘻哈音乐由于过分重视个人的表达,因此在内容上往往表现的过度自由,但这种自由下产生的内容往往是非常低俗的,很多词汇完全脱离道德的规范,而中国嘻哈音乐的表达内容也经历了低俗的阶段,由于这种低俗往往受到观众的抵制,因此中国嘻哈音乐表达细节上更强调道德性。

三、嘻哈音乐的本土化实践

嘻哈音乐在我国的本土化实践主要有两个阶段的表现,第一个阶段是拿来主义阶段,这个阶段的嘻哈音乐的主要平台是舞厅、夜总会等场所,这个阶段的嘻哈主要以DJ、打碟、个人说唱的形式存在,内容上完全照搬美国嘻哈,在社会传播上并未形成一定的效应,主要受众是以社会青年为主的,尤其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经常出入这些场所,成为接受嘻哈音乐的主要人群[3]。第二个阶段是嘻哈音乐的小规模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中嘻哈音乐吸收了中国本土音乐的形式,在表达上更具本土化,传播平台也由线下场所走向线上,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手段,综艺性质的嘻哈音乐节目将嘻哈音乐这种音乐形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传播,互联网传播形式下,嘻哈音乐的受众不仅仅限于社会青年,校园环境下的青少年也成为嘻哈音乐的受众,并且衍生了各类嘻哈社团、嘻哈音乐组织等,这个阶段是嘻哈音乐本土化实践的重要阶段。

四、结束语

由于嘻哈音乐本身便是外来文化形式、因此在继承和发展关系上还并未形成先进的发展观,因此形式上的照搬照抄和创作上的拿来主义也并未完全的褪去,这也使得中美嘻哈音乐在表达形式上具有趋同性。

参考文献

[1]赵婧倩. 探析嘻哈音乐多元化的传播趋势——以《中国新说唱》为例[J]. 视界观, 2020, 000(003):P.1-1.

[2]张奥,姜滨. 新媒体环境下说唱综艺节目的文化传播研究——以网络综艺《中国有嘻哈》等节目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 v.11;No.204(24):96-97.

[3]刘梦. 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评《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3):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