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事件 智慧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5
/ 2

偶发事件 智慧处理

马乔芳

浙江省东阳市巍山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巍山校区 322109


【内容提要】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总会遇到许多计划之外的偶然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处理得好与坏直接会影响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成长。本文从“偶发事件的特点”“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三个方面讲了自己在班级偶发事件处理上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偶发事件 特点 原则 方法

偶发事件,顾名思义,就是在预定计划之外偶然发生的事情。但把所有的偶发事件都看作“偶然”的、意料之外的,其实并不完全确切,因为“偶然”之中往往隐含着“必然”的因素。所以班主任要防微杜渐,尽量减少偶发事件的发生,一旦偶发事件发生,也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处理。

  1. 偶发事件的特点

1.成因的不定性

偶发事件的成因往往非常复杂,难以确定。有的是发生在人际间的,有的则是因为一些始料不及的因素,或是某种已有的矛盾的爆发,或是本已缓和的矛盾的突然激化。

2.出现的突然性

偶发事件的出现是突然的,表现出不可预料和突发的特点。由于事出偶然没有预先的思想准备,也往往是一个发生、发展急剧变化的过程,使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思考处理的对策,因而偶发事件给人出乎意料的感觉。

3.后果的破坏性

由于偶发事件的起因比较复杂和难以预料,处理起来有相当的难度,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班主任面对偶发事件,一定要谨慎处理,不可造次。

4处理的紧迫性

只要有充裕的时间,只要能进行充分的思考,处理再棘手的事情,都不会有多大难度。但偶发事件的处理恰恰不会给你这两把斩乱麻的“快刀”。偶发事件一旦出现,如果不马上进行恰当的处理,教育活动就难以为继,因此,班主任面对偶发事件,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佳的解决方式,争取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二、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

1.冷静沉着

偶发事件因其突发和难以预料,常常令班主任措手不及,心理容易失衡。特别是有些事件纯属学生不讲文明、不守纪律所致,有的甚至是个别学生对教师的“公然挑衅”,很容易使班主任产生“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愤怒情绪,并产生使出“杀手锏”、“杀鸡做猴”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产生恼怒、委曲、急躁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千万不能失去自制力和理智感,因为处理偶发事件的大忌就是缺乏冷静。

2.因势利导

遇到偶发事件,班主任就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偶发事件中的“闪光点”和转化的“契机”,挖掘积极因素,化不利为有利,使偶发事件的处理迅速纳入最为有利的轨道。像上述例子中,我在了解清楚事情的经过后,问小杜同学:“在小葛把菜汤洒到你头上后,你觉得他怎么做你就会原谅他?”小杜小声地说:“只要他当时马上向我道歉并帮我把头上的汤及时擦掉,我就可以原谅他。”然后我转向小葛,对他说:“你看,原来事情发生后我们可以用这么简单的办法解决,可你却错失了良机。”然后我又问小葛:“明明是你犯了错,为什么还和他打架?”小葛说:“他一把把我拉回来,把我甩到地上了。”处理了这件事,我又顺势教育学生该怎么处理自己和同学发生冲突的问题,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文明礼貌教育。

3.重在教育

偶发事件多半是比较孤立的事件,也多半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但处理偶发事件却要着眼于大多数,提高教育的效能。除了极个别的偶发事件涉及到个人隐秘,不宜公开处理外,大多数的偶发事件都可以用来“借题发挥”,作为教育的内容。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不仅仅要解决某个具体的矛盾,教育某个具体的学生,而且要通过偶发事件的处理,使大多数学生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受到教育。

三、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

1.降温处理法

降温处理,就是班主任暂时采取淡化的方式,把偶发事件暂时“搁置”一下,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实施时,班主任要冷静沉着,不要轻下结论,要稍稍平息一下一惊激荡起的不平静的气氛,要对偶发事件的处理做一个预先的“交代”,并让学生理解这样处置的理由。有一位朗诵会在上公开课,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揭发同桌在画一张怪画,并把这张怪画向全班展览,顿时引起哄堂大笑。笑过之后,同学们才反应过来今天教室里有客人,纷纷把愤怒的目光投向了始作俑者。这位老师沉思了一会,说:“同学们,现在××的头勾得低低的,说明他的内心是非常懊悔的。但他这样做到底错在哪里?请大家在课后好好地帮他找找原因。现在,我们的课还要继续下去,我相信我们能够把这堂课上好。”他用一个“懊悔”暂熄了学生们的心头之火;用“课后”说明并不是对此不作处理,而是现在不是处理的时候;用一个“上好”课,又把学生拉回到教学中来。没有冷处理,就不可能把这事处理得这么妥当。

2.移花接木法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当时所要完成的任务和时间都不允许着手进行偶发事件的调査和处理,而不进行处理又无法平息个别学生的情绪,或是这样的事件原本也不必搞得水落石出,过了一段时间,这样的事件就不再成为“事件”。对此,班主任可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利用学生身上的某个“闪光点”,根据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的心理特征,巧妙地把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去。如:有一次课间,两个学生发生口角。上课铃响了,班主任劝他俩进教室。一个学生很快进去了,另一学生因吃了亏,不愿进教室。班主任没有硬拖他进去,而是根据这位学生平时乐于助人的优点,亲切地对他说:“你看我双手拿着这么多东西,你能帮我把这叠作业拿进教室吗?”这位学生看了看老师,就接过作业走进教室。老师马上对大家说:“刚オ两位同学吵了架,但是有的同学顾全大局,为了让大家上好课,还帮老师拿作业进来,我相信他定能上好课,有问题课后解决。”后来,那位同学回到自己座位,比较安心地听课了。

3.幽默化解法

有些偶发事件,原不必争个曲直长短,但却形成了尴尬的局面,或是如果非追究下去不可的话,结果只能是越搞越糟。遇到这种情况,聪明的办法就是用幽默来进行化解。运用幽默,不仅是为调节情绪,缓解冲突,更主要的是,它本身就是教育的武器。幽默是智慧的表现,也许能将一场冲突消于无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一段时间,班里兴起了橡皮大战的热潮,不少学生课间休息争分夺秒地玩。一次,上课铃响过,几个学生仍在鏖战,我走过去把桌上的橡皮全收了,全班学生愕然。我微微一笑说:“我刚才的动作,谁能打个成语?"一些学生小声说:“全军覆没?”我加以肯定:“对,你们都是《聪明的一休》。”全班学生都笑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授课开始了。像这样的处理,寓教于笑,妙趣横生,学生感受到的只会是春风拂面,只会是诙谐和有趣,从而发出会心的一笑,迅速投入到学习中去。

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以退为进法、巧妙暗示法、大度宽容法……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处理问题时把学生放在心上,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如同那涓涓细流润泽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智慧班主任育人锦囊》主编:谢玲玲 2017年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优秀班级的管理之道》主编:潘玉峰 赵蕴华 2014年 安徽人民出版社

《优秀班主任心育实录》主编:王华平 范增斌 2017年 航空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