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结构鉴定过程及加固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4
/ 2


浅谈建筑结构鉴定过程及加固方法

张娇

21030319830802****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呈上升趋势发展,经济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建筑领域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有建筑物的改造越来越普遍。使得一些已完工的建筑物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装修、改造等原因,使既有建筑物结构或构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为确定建筑的结构安全性,消除建筑物安全隐患问题,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本文结合建筑结构鉴定的重要性及过程,对建筑物性鉴定方法及加固进方法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结构;鉴定过程;加固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也在不断发展中。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建筑物老化日趋严峻等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老化建筑物开展质量鉴定的力度,对建筑进行安全检测鉴定。根据工作经验,结合相应的法律法规,总结出了相应的鉴定和加固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1建筑结构鉴定的重要性及过程

1.1建筑结构鉴定的重要性

由于战争以及其他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大规模的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发展时间较晚,约晚于其他国家几十年。而伴随着我国不断的发展,我国对于建筑结构鉴定以及加固改造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而在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等灾害中,由于建筑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人员伤害以及经济损失问题及其严重,我国在此之后对于建筑结构鉴定以及加固改造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在飞速的上升。为提升抗震质量,我国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抗震鉴定标准的文件。如在近些年我国制定了《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超回声弹综合法测量混凝土强度技术规范》等。

1.2建筑结构的鉴定过程

建筑结构的鉴定程序主要包括接受委托、初步调查、订立协议、详细调查、等级评定。首先,检测单位需先接受检测委托。一般情况下,建筑委托方会提交相关委托书。将建筑物的基本情况、鉴定建筑结构的原由、申请检测的最终目的等内容详细列举出来。对此,检测单位应先认真检查其中的信息是否属实,并依据建筑结构检测标准,判定是否可接受委托。若检测单位确认接受委托,再进行后续的工作。其次,初步调查。其主要内容包括搜集相关建筑的有关施工资料,如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资料。同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房筑的建设情况、建设历史等,并详细记录下来。再者,完成基本的初步调查后,检测机构还应明确具体鉴定内容。比如鉴定目的、鉴定范围、鉴定项目、鉴定成本。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签订相关鉴定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如检测机构应完成哪些工作,委托方应如何配合,检测费用的支付采用哪种方式、鉴定工作所需时间等。再次,详细调查。详细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建筑变形情况、结构裂缝情况、材料强度状态等其它可能会危害到建筑安全、使用性能的问题。另外,还应详细调查建筑物的周边环境、所在地的气候、实际使用情况等。最后,对其进行分析、计算,确认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同时出具相关报告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报告中应详细描述出建筑结构的缺陷、具体等级等。

2建筑结构鉴定方法

2.1概率鉴定法

概率鉴定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等方面的优势,而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概率鉴定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是通过数据的统计以及概率的原理对建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如其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样本的采取,并使用回弹仪等设备对其进行鉴定与分析,检测建筑结构中的混凝土强度,碳化深度等方面的数据并收集。而这种检测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应用于结构较为简单的建筑中,且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而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若是建筑物复杂程度较高,建筑模型精确度不足的情况下,其所获取的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

2.2实用鉴定法

实用鉴定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检测数据准确度较高,检测可实施性强,应用也较为广泛。但这种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对较为复杂的动态问题进行解释,故而其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的建筑结构鉴定方法进行综合使用。这种鉴定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鉴定人员对限定范围内的建筑进行采样,并利用相应的设施对采样进行检查,辅助鉴定人员更快地对建筑进行分析判断,判断其使用安全性。

2.3传统经验法

传统经验法是检测人员根据以往的检测经验进行检测鉴定,检测人员往往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他们通过对现场的考察、比对,结合相关的数据和施工设计方案,凭借着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知识,对建筑结构进行鉴定和评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高效、便捷、节约成本。但是这种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没有使用工具,无法获取直观的数据和检测报告,不能对建筑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而不建议使用和推广,仅在我国部分落后地区依然使用这种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容易滋生腐败,造成走后门的现象。其给出的加固方法往往比较保守,不够科学合理。这种方法将会逐渐被先进的检测方法所取代。

3建筑结构加固方法

3.1混凝土加固

混凝土加固这种加固手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操作方法简便,成为较为常见的加固手段之一。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提升房屋的抗压能力以及负载能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操作的时间较长,而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干缩情况。给混凝土加固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混凝土加固的过程中,据现有的数据可知,其方法的使用能够提升建筑物强度11.5倍。

3.2混凝土改造

混凝土改造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是通过对混凝土成分进行改造,以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使混凝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更加优质的属性,以抵抗外界的影响,达到加工目的。在进行混凝土改造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两种,黏贴纤维织物复合材加固法以及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前一种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较好的抵抗潮湿腐蚀等因素的影响,维护的费用也较低。但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单位注重防火处理,以保证其使用安全。第二种方法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研究较为深入的方法,其施工工艺较为简单,现阶段被较多地应用于房梁地板构造柱等混凝土的加固工作中,取得较好的加固效果。

3.3加大结构受力面积

加大结构受力面积是比较简单高效的一种加固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建筑物需要加固的地方浇筑混凝土对建筑结构进行包裹,使建筑结构的受力面积增加,从而提高建筑的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工厂、学校等地区。

结语

通过本文的可以看出,建筑物结构鉴定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在建筑物安全性检测鉴定过程中,要求详细记录建筑物当前情,对受损程度分析和做出结论要有科学依据,主要为建筑物目前损坏部位及程度的记录、检测过程中的检测记录以及对检测结果进行的计算和论证等。后期的加固方法以鉴定为基本依据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江彬.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浅析[J].低碳地产,2016,2(017):298.

[2]孙雅娟.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若干问题的综合分析[J].门窗,2014,5(6):351.

[3]耿亮亮.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5):494.

[4]郑福根.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应对措施[J].江西建材,2018,239(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