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校际教学联盟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4
/ 2

新时代推进校际教学联盟的措施

郭延庆

河北省霸州市第六中学 065700


摘要:新时代推进校际教学联盟,既是一种新生事物,又是创新教育教学举措,还是未来发展趋势。因此,为推进校际教学联盟有效开展,需要通过一些推进措施,促进校际教学联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展开,以利运用联盟教育教学优势,促进联盟成员学校教学相长。

关键词:新时代;推进校际教学联盟;措施


“校际教学联盟”是新课程改革提倡创新教育的一种表现,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应实现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以利提升学生素质教育效果。应试教育以来,因优秀教育教学资源表现的不均衡,一再导致学生“择校热”,并由此带出了诸多社会问题。为了解决优秀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平衡问题,在全国各地一般都创新发展了校际联盟共同体运作机制,意在优化目前的教学资源,增强基础教育发展相关活力,促进联盟各校办学质量的提高。

一、校际教学联盟的基本含义

校际教学联盟是指在相对区域内,在同类的几所学校当中,利用目前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共同组建校际教育教学共同体,用以集聚各所学校具有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进行集体备课,由各校相同学科教师一起制作课件或微课,对各校学生进行学科相同的内容教学,以利帮助学科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体现一种相对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平衡,让各所学校学生都能在同等条件下,能够接受到相对公平的学科教育教学,因此促进学生择校热的降温,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择校难问题。

打造校教学际联盟,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一种学科教学方面的创新,也是一种新生事物,从客观上来说,可起到优化学科师资结构,丰富学科教学资源,营造学科教师教研氛围作用,帮助各校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科学习成绩,满足学生或学生家长希望获得优秀教育的某种愿望,以利减少由教育教学资源不公平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二、新时代推进校际教学联盟的措施

(一)发挥明星学校高效管理团队优势,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对接

由明星学校管理团队,诊断或指导联盟成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并为各联盟成员学校构建高效管理团队,搭建平台,提供观摩与学习机会,让各联盟成员学校拓宽教育教学管理视野,提炼精华办学思想,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通过校际教学联盟,让联盟成员学校各自明确自己的定位,制定校际教学联盟教育教学规划,完善或汇编各联盟成员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努力探索新时代教育制度下的人本管理内涵,为打造校际教学联盟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奠定教育教学管理基础。这样,就需要明星学校选派相应教育教学管理骨干人员,与联盟成员各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对接,或进行结对,指导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并强化校际教育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交流与合作,让联盟成员学校的校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实施有效对接,促进联盟成员各校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和业务范围,理顺教育教学管理流程,初步构建校际教学联盟良好合作机制,以利优化职能管理部门职责,熟悉学校条线教育教学业务,发挥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积极主观能动性,促进校际教学联盟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提升。

(二)形成校际教研组互动机制,促进联盟成员学校教研组伙伴合作关系

需要明星学校将成功的教研组建设经验以及本校教师在教研中一些较好做法,传输给各联盟成员学校,还要选派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教研组长,对联盟成员学校的学科教研组建设,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工作指导,借鉴明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课程建设成果,完善课程和教学管理制度,并帮助联盟成员学校落实相关教学环节,即运用先进合作平台,加强质量监控,充分利用质量解析和反馈功能,提升学科教学实效;组织校际研修活动,砺炼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帮助提高教学探索与研究水平;提高实施校际教学联盟,助推联盟成员学校能够开展优质教研活动,并力争体现校际教学联盟特色,在加强校际教学联盟常规教研活动与专题研讨活动基础上,还要强化网络环境下的校际教研活动,以利改善联盟成员学校教研制度与教研方式,帮助联盟成员学校创建优秀教研组。同时,还要构建重大教学研讨校际互动平台,以体现校际教学联盟相互促进提高原则,每学期都要举办重大教学展示活动,以利初中各学科教师进行相互观摩与共同研讨,形成一种校际之间良好的教研互动机制。要紧密结合联盟成员学校常态的学科教研活动,融合理论学习,进行课例探讨,强化组内协作学习,开展备课制度和作业制度建设研究活动,促进校际教学联盟各校教学研究水平提升,并在学生学科学习水平检验中,采用联合命题,实施联考与联阅等方式,进行学科教学水平客观性评价。

(三)增强联盟学校骨干教师群体柔性互动,促进教师学科教学专业发展

由明星学校选派教研组长或教师群体骨干,与联盟成员学校具有一定潜质的青年教师,实施柔性互动,并与他们进行师徒式的结对子,进行有针对性培养。骨干教师根据带教培养手册相关要求,积极开展类似师徒模式的切磋、指导与学习,促进联盟成员学校诸多有潜质青年教师的学科教学专业素养。这就需要他们之间经常教学常态下的学习与交流活动活动,以强化联盟成员学校骨干教师人才储备,并以此发挥相应的示范作用,促进联盟成员学校骨干教师团队建设,以利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发挥优秀师资效用。联盟成员学校之间的骨干教师柔性互动活动,既要进行常规或常态下的互动,又要利用网络平台环境,实施经常性互动,尤其要进行学科专题性的教学内容活动,切实能够促进联盟成员学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通过这样更多的柔性互动,用以凸显对学科教学任务的驱动,体现一定的学科教学成长机制。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进行轮校实训,强化实战性交流与互动,从实战训练或练习中,加快培养联盟成员学校学科骨干教师队伍,体现校际教学联盟应有优势,共同提高校际教学联盟学科教育教学水平。

结束语

校际教学联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产物,也是一种新生事物,它对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均衡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实施校际教学联盟,能有效提高联盟成员学校学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张秀莉.校际联盟手携手谋求发展一起走.美篇网,

https://www.meipian.cn/24brmw4v.

[2]天津在线网.天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联盟依托区校协同深化“四史”教育.新浪网,

https://k.sina.com.cn/article_2121444271_7e72abaf02000yof7.html.

[3]张伟坤、熊建文、林天伦.新时代与新师范:背景、理念及举措[J].高教探索,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