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电站装配式建筑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3
/ 2

基于变电站装配式建筑应用分析

赵彬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变电站对于满足城市居民用电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外墙、装饰结构、主变结构、安装技术,四个方面探究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变电站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


引言: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较为迅猛,相比于传统建筑工程施工,具有更高的环保性与高效性,可以为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建设中。

一、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中应用的优势

传统变电站建设工期相对较长,并且在建设工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工序开展施工,一旦出现环境、天气等外界影响因素,会阻碍工程施工进度。但是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工期更短,可以实现多种建筑零件同时加工,施工人员只需要将各部位零件进行组合、安装即可完成整体工程,从而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并且不会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延误工期情况。另一方面,传统变电站施工方式需要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与施工流程进行全方位监督,以此保障整体施工过程井然有序。这是因为施工现场人员众多,且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出现一片混乱的情况。再加上施工现场材料、设备众多,都会造成一定的管理难度,装配式建筑工艺可以将管理风险降到最低,这是因为装配式建筑模式只需要施工单位将原材料进行机械化生产,排除人工、管理等多项任务。施工单位只需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装即可。相比传统施工模式,这种施工方式可以将管理成本降到最低,并有效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传统的施工模式占地面积较大、工期相对较长,会为附近居民带来噪音、交通等多方面的影响,还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废水等造成环境污染,但是建设装配式变电站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还可以实现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

二、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中应用的策略

(一)外墙建设

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外墙需要利用无柱式基础建设在板墙之间进行插接处理,这样可以在保障工程整体质量的同时,降低传统施工中较为复杂的施工流程,从而有效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此类结构还可以根据实际建设的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转变,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但是生产企业需要对建设材料进行优选,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设有多种电力设备,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具有关键性作用。一旦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不仅会损坏大量电力设备,造成严重的供电问题,还会导致人员伤亡。因此整体工程建设必须遵守安全性原则,建设原材料必须具有防火、抗震性能,生产企业也需要根据电气类型及运行负荷等方面对建设材料及工艺进行优选,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建筑物外墙作为整体建筑最关键的一步,施工人员可以利用模块化装配技术、节能集成化新型板材,这样不仅整体结构更加轻盈,而且生产效率相对较高,最重要的是新型材料拥有更好的隔音、隔热性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装饰结构建设

目前,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建筑的功能性,还要包括人性化设计、智能化设计,让整个建筑更加美观、宜居,带来人们更高的生活、工作体验。对此,装饰结构对于变电站建设来说必不可少,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保障装饰部分的安全性能,施工人员可以利用钢板复合板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原材料,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整体施工质量,还可以保障整体结构防水、抗震、防护、防漏电等问题,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钢板复合板内层有防水涂层,可以起到防水、防汽功效,金属钢板外部可以覆盖多种不同类型的涂料,满足装饰需求。铝镁锰板复合板利用多种复合技术将不同性质的金属进行组合,相比于普通钢板,铝镁锰复合板的整体质量更加轻盈,且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整体可塑性较高,但是这种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相对较差。在工程建设开始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将变电站内部设备的管线与整体结构融合在一起,这样在变电站地面、墙面中都不会看见管线,提升了变电站的美观性。

(三)主变基础建设

利用装配式建设模式建设变电站的主变结构,可以将地板与支墩分开处理,从而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工厂预制技术设置支墩的具体位置,主变结构的底板受尺寸、重量等条件的限制,需要依靠浇筑的方式完成生产,从而有效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梁柱的独立生产模式极为简单,不会发生连接不当等问题,并且统一机械化生产可以有效规避违规操作等带来的质量问题。对此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于生产过程的管理,调整好生产模具的精度,以免出现不适配等问题。装配式建设模式可以减少现场施工为周围环境等带来的影响,还可以有效规避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缩短工期。另一方面,装配式变电站在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人员、管理、设备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贯彻标准化构建原则,实现施工规模化效应,从而有效控制整体的施工成本[1]

(四)安装技术

结构分析安装技术广泛应用装配式变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结构设计图进行安装。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主体结构为基础,做好各个构件的制作与搭配,将每个部件之间的联系进行妥善处理,从而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构件整体安装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装配式变电站安装技术,施工人员需要建设整体工程结构,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构件生产,提升各组织构件的协调性,进一步满足设计需求,有效避免构件不合适等问题出现。一旦在安装过程中出现构件不适配情况,生产人员需要对构件进行再加工,不仅会提升整体生产成本,还会直接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需要对资源应用情况加以关注,以免出现资源浪费情况。阶段安装技术也经常应用于装配式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生产人员需要对整体施工过程进行阶段性划分,以此提升整体工程建设的质量,但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迟施工周期,设计人员需要做好施工进度的把控工作,并对安装工作进行针对性强化[2]

结论:利用装配式建筑结构完善变电站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工程建设的周期。对此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变电站实际情况对材料进行优选,贯彻落实环保节能理念,并保障整体变电站的防火防灾性能,维持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婷婷.全面感知物联网模式下模块化智能变电站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分析[J].电工技术,2020(23):150-151+154.

[2]徐光彬,金毅,毕巧莹.变电站装配式建筑应用分析[J].建材世界,2018,39(06):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