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小学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策略研究

高歌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慧谷学校 130000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过此时他们的心理以及生理发展都不够成熟也不够稳定,所以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多加关注。在小学阶段的学科教育中,体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当前,人们也看到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较强的必要性,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个体身心发展

引言: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重要的启蒙阶段,在这一教育阶段关注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极为必要的,借助体育锻炼可以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还可以帮助他们调节心理压力,促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形成坚强的意志。体育锻炼是一种非常积极主动的活动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能够不断去协调自己的身体,从而能够确保每一个动作的顺利完成。在这样的锻炼过程,小学生的心理会更为敏锐以及灵活。因此,借助体育这门学科来发展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帮助他们养成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是需要坚持将学生当做重要的中心,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明确教学目标,这样能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更有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可以让他们保持长久的正确学习动机,在体育锻炼中逐渐养成吃苦耐劳以及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再设置好适合学生发展的目标之后,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就会更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多多鼓励,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发展还不全面,遇到困难时很容易产生退缩的想法,此时教师的鼓励就能给学生极大的信心。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让体育课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此时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尤其在当前现代体育教学被广泛认知,这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应该多加重视,牢牢把握体育教学过程这一特点,从而选取比较合适的方法。例如翻转课堂,可以将需要进行的体育项目以及技能训练提前告知学生,给他们提供课件或者微课视频,学生先学习,了解动作要点,在课堂就有更多的练习时间以及师生互动时间。

二、了解学生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锻炼对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具体锻炼中,学生可以根据体育运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成功和失败,还可以体验进取与挫折。这些宝贵的经验能够让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增强,这样一来,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压力时,也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个体的特点入手,让他们对于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在端正了自我意识之后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中,通过表情以及肢体语言来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逐渐帮助他们养成在同一集体内关心他人,与他人主动合作的良好习惯。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体育运动中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影响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才能看到效果,所以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让他们能更主动的锻炼,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耐挫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可以通过多种体育活动来实现,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应该多组织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从而能够让学生有坚强的意志以及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赋予活动竞赛的性质,能够极大的激发他们的求胜心。在一次次紧张的比赛中,学生唯有具备坚定的意志,才能在竞赛中获得胜利,这是锻炼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好的一种方法。例如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开展“两人三足跑”“接力跑”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三、通过多样化的训练项目磨练学生的性格

众所周知,性格会伴随人的一生,对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影响非常大。性格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改变,但是可以多加磨练,从而改变一些消极的性格因素,例如过于急躁、容易放弃。在体育锻炼中学生会感受到快乐,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强和开朗。在体育锻炼中常常会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在这样集体性的活动中能够让学生逐渐养成外向型的性格,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在体育锻炼中还会有一些需要学生多加努力才能完成的项目,学生在自我挑战中可以逐渐克服生理极限,不断进行项目锻炼,让自己坚毅的意志品质得到发展。在这一点中需要注意对于学生性格的磨练,要充分考虑到个体发展的差异。要让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发展方面发挥作用,就要先明确在这一目标中核心点是学生。学生的个体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正视这种差异,设计出符合不同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消除部分学生存在的运动恐惧心理以及不良个性心理,在开展具体运动时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充分重视是极为必要的,借助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应重视这一门课程,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还要把握学生的特点,提供多样化的训练项目,此外,应探索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促使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德玲. 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19, 000(019):1-1.

[2] 汤慧. 析个体差异,促全面发展——实施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 信息周刊, 2019, 000(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