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有效运用小学数学错题资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试论如何有效运用小学数学错题资源

张增和

滨州市沾化区利国乡实验学校 山东 滨州 256811

摘要: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较难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或解题思路不清晰,有时会出现做错题目,善用这些错题资源,实现解题方法迁移,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对于快速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有着积极地意义。

关键词:如何;有效运用;小学数学;错题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错题资源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推动作用

1.1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析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加强错题资源应用的时候,也应当对学生的错题资源展开思考,了解学生究竟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状况来优化教学方法。小学生应当对自己的错题加以深层次解析,明确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尝试着解答一些类似的数学问题,从而真正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在学生日常解题的时候,应当结合学生个人特征展开针对性强化训练,不断培育学生的数学认知,逐步减轻学生的课堂负担,避免学生出现固化思维。

1.2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面对学生出现错题的时候,教师不可以采用批评的方式进行教育,反而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利用错题资源来提高复习效率。错题资源本身是提高学生复习效率的重要资源,在进行复习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整理好的错题资源,迅速了解自身学习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并针对相关知识点展开针对性学习,从而提升复习效率,获得更多的数学认知[1]。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错题资源进行重点讲解,使得学生能够产生更加清晰的错题印象,一旦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相同或者类似的题目,能够迅速加以解答,不会出现原来的错误,充分提高复习质量。

2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运用

2.1建立共享的错题库

以“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为例,学生出错的地方是比较相似的,这样教师就可以将每一次随堂测试和考试试卷中的错误试题整理起来,与对应学生进行交流,关注他们出现错误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将对应的错题进行类别划分。第一,余数小于除数,对于这句话不理解的学生,总是会出现错误;第二,除法的竖式计算中,有的学生会写错商的位置,本应该写在十位数上的数字写到了个位上;第三,有余数的除法横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不会将单位名称带进去;第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难以理解进一法的内涵,也不知道至少或者最多有什么区别[2];第五,在解决等余问题——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解决按规律排列问题的时候,只写算式,不写结果,对问题的本质理解不到位等。在建立错题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实际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哪里,这样就使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2.2基于错题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而言,错题反馈的是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没有养成的审题做题习惯、没有树立起来的数学意识,这些都是重要的学习漏洞。相比较前期的教学设计,后续的教学设计往往更加有目标性,教师要懂得将学生的错题情况考虑进去,这样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设计会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述,错题可以成为衔接数学课堂的重要媒介,应该引起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

比如,在学习“商的近似值”时,教师开展了随堂测试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有多个学生在处理保留两位数或者三位数的时候,末尾是“9”,四舍五入需要进“1”,达到满“10”的状态,这种环节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因此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有很多此类型的题目都出现了做错的情况。教师将这样的随堂测试作为下一次数学课堂设计的基础,在对错题题目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将对应的难点界定下来,还专门针对此开展了对应的错题反思专题课程,在这样的专题课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讲述自己做错的原因,并且以更加形象的方式来阐述其中进“1”的原因,由此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对应的计算规则,使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朝着更加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和进步[3]。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学生存在特殊性,会在不同的节点出现错误,此时教师就需要坚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部分个别错误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入到更加深入的状态。

2.3重视错题整理,提高学生反思能力

学生的作业练习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是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情况的真实记录。“错题集”的建立能让这些错误发挥最大功效。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些错题进行纠错追因,自己找出错在哪儿,为什么错,怎么改错,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思错意识,培养反思习惯。

2.3.1错题归类,有序整理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错题收集指导。1)按时整理:每周固定时间整理错题;2)按类整理:整理错题时应有意识地进行分类,可按错误类型分类,如审题大意、概念不清、方法不明等,也可按知识点进行分块整理。同时,要求写明知识点,写清错因,标注正解,便于查找复习。教师将错误进行归整,便于引导学生找出共因,采取相应的纠错补救方法,从而达到错一题,学一法,会一片,通一类。

2.3.2错因分析,有效反思

错因分析是错题整理的目的所在,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认真分析。1)反思是否正确理解题意,检验符号、数字是否正确。2)反思解题思路是否正确,解题方法是否简洁合理。3)反思是否符合生活实际,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在碰到具体数学问题时,常常会犯忽视的毛病。例如,把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入长25厘米,宽8厘米,高7厘米的长方体木盒中,最多可放多少个小正方体?错解:25×8×7=1400(立方厘米);2×2×2=8(立方厘米);1400÷8=175(个)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简单地用大体积除以小体积,没有考虑到长方体的长和高都不是2的整倍数[4]。4)反思抄写是否正确,格局是否合理,从而对学生的书写、答题速度、合理布局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2.3.3错题交流,有效互动

错题集是学生对错题资源的再创造,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展现。定期开展交流与评比,有助于提高学生利用错题集的积极性。1)师生交流。学生普遍对老师怀有崇拜情结,教师良好的示范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完成错题集的同时也可对学生的错题进行收集整理,并与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对照。2)生生交流。教师要不定时地开展错题集交流、错题集漂流等活动,鼓励学生交换错题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学习效果。3)定期评比。定期组织对错题集的评比,以评比促进学生持续做好错题集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错题是学生认知结构的断点,是学生学习不足的反映。教师要善于利用错题资源,使之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从错误中获得更多知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错误中自我反思,自我成长,自我批判,更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清荣.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2):8-9.

[2]管振海.浅谈小学数学如何以错题实现针对性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9(02):159.

[3]周凌云.巧用错误资源,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知识窗(教师版),2018(11):46.

[4]陈海燕.如何从“错题资源”中获取“成功体验”[J].新课程导学,2018(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