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班主任的协调职能及其合理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论小学班主任的协调职能及其合理运用

罗晓艳

云南省 德宏州盈江县油松岭卡子小学

摘要在“创和谐社会,建和谐家园”的背景下,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也应该适时的引入“和谐”充分协调好各方面、人员的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以班主任为突破口,深入分析了班主任的协调作用,以期对建立“共创和谐班级、和谐校园”,提供建设性的建议,改善师生相处模式,彰显民主、和谐之风。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协调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与此同时,班主任还扮演着各种角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是教育工作的践行者,在学校、家庭惟及社会中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协调能力更是重要。而班主任是否具有高效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的工作质量。

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班主任协调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协调好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与学生形成融洽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班集体保驾护航。要创建和谐教育,充分发挥和谐教育的作用,就必须确保师生得以和谐的相处,具有较好的沟通关系。和谐的班集体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和谐的班级体有利于锻造优秀的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独立性、能力,完善优化学生。班主任与学生和谐、融洽的相处齐心共同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相反的如果班主任不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那么就算制定了严格的条条框框也未必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那么班主任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如何创造一个和谐、统一的环境呢?

二、协调好班主任自身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一个班级每学期要开设三至四们课程,会有多位老师执教。这些任课老师同样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他们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不和谐。会直接影响着班级集体教书育人任务的完成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协调好与其它任科教师的关系。客观上说这是构建一个民主和谐的团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元素了。著名教育专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集体,那么就很难统一教育过程。”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努力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因此非常有必要充分发挥“集体会诊制度”的作用,拉近班主任与科任教师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共同诊断班集体问题,个体问题、共同制定出有利于班级体和谐,学生进步的策略。在日常的工作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和学科老师制定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动态的策略,及时了解班里所有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携同其它任课老师做好教学工作。

总之,如果能够充分发挥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合力”作用,那么不仅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好的教学氛围,同时有利于创建一个三赢的局面,即有利于学生、教师以及班主任等各方面更好的表现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三、协调好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科任教师在学生的成长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要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伟大的责任则要求科任教师一定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双方应该拥有一个亲密的、和谐的关系,从而能够顺利开展教学工作。但是科任教师由于与学生相处的时间相对较短,加之科任教师自身的工作态度、道德水准以及主业务素质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与学生的关系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而班主任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帮助任课教师与学生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学生对教师产生“隔阂”。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在于协调好自己与学生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还要注意充分协调好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即师生矛盾。当学生与任课之间发生矛盾时,如果班主任不分青白的站在教师的立场的话,不仅不利于确实处理好问题,更会激发学生与科任教师的矛盾问题。而如果班主任不替任课教师说话,而是站在学生一边和学生一起“声讨”任课教师的不是的话,那么就会使任课教师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之中,这对于任课教师的工作也是非常不利的。此时班主任所能够做的就是扮演好“中间人”的角色,努力协调好双方的矛盾。

四、协调好班主任自身与班干部之间的关系

针对班干部违纪的情况,是否能够以正确的处理方式处理。不仅与班主任是否能够充分开展班级工作,更与班干部是否能够始终保持工作热情具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以过紧或过松的态度对待班干部犯错的问题的话,那么即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因此不管班干部因为什么而违纪了,班主任都应该始终保持正常的心态。首先,要明确班干部他本身就是一个学生,因此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班干部犯了错就是不可理解的,不可饶恕的,而给予最严厉的处理,或者罢免学生班干部的职务。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班干部感到“心寒”。另外还有一些班主任认为,班干部平时的压力要相对大一些,因此可以对他们“网开一面”而如此下去,不利于整个班级体的和谐。

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班干部的心理调适工作。班干部在日常的学习中一方面要搞好学习,另外一方面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要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因此在很多时候都只能以被动的方式开展工作。除此之外,他们也担心如果自己不能很好的处理好班级体工作,会被老师批评,失去同学的信任。因此相较而言班干部的心理压力更大。所以班主任有必要经常找班干部谈心,适当的疏导,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这对于班干部更好的发挥作用,协助班主任做好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

要避免学生由于某些因素而产生消极不利的因素,就要充分协调好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即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毋庸置疑对于学龄期的学生而言,“同伴”是最为重要的影响人。和谐的同伴关系具有提升学生素质的作用。因此要求班主任在具体的工作中一定要充分协调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间形成相互帮助、互相关系、理解,良好的互助的同学情缘。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同时,懂得关心他人、理解他们,总之就是要形成更好的同学关系。

人不可能单独存在,人存在于社会、集体之中。而在大环境下人和人之间也会形成各种关系,好的或者坏的。而这些关系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情绪。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能否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他们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所以说班主任一定要特别注意做好“人”的问题。

六、协调好学生、老师与家长的关系

班主任工作难做,这是每个班主任的心声,这也是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班主任既要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要协调与衔接好学校、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可见,协调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也是班主任协调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有些家长忙于种田、挣钱。闲暇时又要打麻将、玩扑克、喝酒聊天忙于应酬,他们认为只要供子女吃得饱或者吃得好、穿得暖、又有钱花就算尽到了父母的责任。这种现象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明显,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学生与家长之间常常闹矛盾,因此班主任必修做好学生与家长的协调工作。在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时就进一步成了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因此本主任的沟通、协调技能非常重要。

七、总结

班主任若能协调好以上各方面的关系,班主任工作将会更加得心应手和卓有成效。作为直接受益人的学生,得到的则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进步,还有许多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而我们的教育,不就是以学生为本吗?班主任若能做好协调工作,建立“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目标一定会很快实现。

【参考文献】:

【1】蒋慧仙,论班主任的工作艺术[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4(128)

【2】邱锦艳,论班主任在构建和谐班集体中的作用[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1)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14(修订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