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映像》原生态歌舞剧赏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 云南映像》原生态歌舞剧赏析

姚俊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大福镇完全小学 413517

摘要:《云南映像》是一台融传统和现代的舞台新作,它将云南地方的特色,原生态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相结合,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不是空想而来,而是对民族的继承,在这个歌舞集中大部分的演员都是当地的人民,有着当地特色的民族风俗。在这个舞剧中一共分为气场,分别有“混沌初开”“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雀之灵”展现了云南民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命的向往。

关键词:原生态;云南映象;歌舞剧

一、背景

云南共有51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超过5000的就有25个,而仅是云南所独有的少数民族就有15个。各民族团结和睦,生生不息,形成了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的独特文化类型,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经过历史的沉淀,云南民族民间共传下1095个舞蹈品种、6718个舞蹈套路,无论数量还是种类都属中国之最。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发展艺术资源的最佳平台。

二、内容

在《云南映像》中主要是原生态的特色,主要是由云,日,月,林,火,山,羽气场组合,通过对原始的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全新整合重构,再加上云南的民族风情,在这个舞剧中有百分之70都是土生土长当地的少数民族,可以展现出它独有的风格,开始的音乐淡淡地拉开序幕,当时天地一片混沌,分不清楚天地的画面感,由灯光效果,升起了红日,人们载歌载舞,此时整个舞台出现热闹的氛围,加上混合的话外音,人们的锣鼓声,整个画面都非常壮观。

1、太阳,开场时火红的太阳,与太阳鼓舞相互映衬。火红的太阳,烘托了整个舞台的热闹的气氛。同时体现了云南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

2、土地,人们用歌舞反映他们对土地的热爱,最具有特色的是杨丽萍的《月光》,她用抽象和变形的肢体语言表现了她的情感和月光的圣洁,她的舞感十足,像一条阿娜的蛇,蜿蜒在月光下,似有似无的感觉。紧接着就是各民族的特色相结合,在《女儿国》中一段描述了大山中的苦难,女人让生活得到继续,给予了生活的意义,运用的语言是云南话,更加突出当地特点。

3、家园,在云南当地有着对大自然的信仰,希望大自然生态得到保护。

4、火祭,每个民族的方式都不同,有多种不同的舞蹈而成,甩发舞,主要由佤族妇女,甩发是她们的特点,可以表现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可以表现力量,头发甩的样子摆动可以象征熊熊大火的意思。

5、朝圣,在这段中,有一段藏族舞,用了很多藏文化加上舞蹈元素,表现人性之美,在宗教信仰中有多种含义,各个颜色都不同,群众性。

三、原生态

1、在这个舞剧中大部分的演员都来自当地的农村,他们身上散发着原始舞蹈的气息,在它作品的道具中,牛头,大象,玛尼石,转轻筒等都是真的。

2、舞蹈的选材方面也是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在一起节假日的舞蹈素材,整个舞剧有七场舞蹈,表现的是少数民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3、在这个舞剧中有许多的鼓舞,云南鼓在不同民族鼓也各不相同,各个民族别具特色,并且都有着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与崇拜,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图腾文化。

4、将各民族的鼓舞集中汇合,通过队形编排,民族舞蹈语汇整合重构,展现的原生态民族风情同时也具有着一定观赏价值。在这些鼓中,它们都用于节日或者祭祀,是本民族的信仰和崇拜。

5、在这些少数民族中也有自己的舞蹈,能够更好的将生活带上舞台,在第三场“家园”中,将鲜活的大象、鸟、孔雀放上舞台,体现了云南的先民对信仰之物的尊重,以及其对自然的敬畏、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同时倡导号召广大人民保护环境、敬畏大自然。

四、舞美


云南映象》大量使用了可移动、升降转换的装置。据介绍,云南的少数民族在劳作之余,喜欢在广场上跳集体舞,他们称之为“打歌”或是“跳锅庄”。为把这样的生活原态重现在舞台上,杨丽萍突破了以往舞台艺术的均衡布局,使传统的广场活动与现代舞台艺术得到了完美结合。音乐、服装、灯光、道具,将留给观众一个“原生态”的特定印象。将云南具有特色的面具,服装,在舞台的灯光中穿梭在远古时代和现代生活,在视觉中构建生态情感。


五、雀之灵

在高潮后推起了尾声,洁白的裙子,与音乐的结合,她在扭动着自己的身体,就是一只充满活力的孔雀,舞剧中杨丽萍将独舞改编成群舞,在她的引领下,许多只“小孔雀”一起在舞台上舞蹈,在舞蹈尾声,舞台乐池下翩然飞起一只硕大的孔雀,她五彩的羽毛覆盖着整个舞台,徐徐往舞台上方移动,一支洁白的羽毛缓缓飘落。舞剧中的雀之灵由杨丽萍改编成群,在月光下,翩翩的白衣孔雀,她的双手快速的张合,速度扭动,静静地再看下去,整个生命就出来了,手臂的延伸,感觉孔雀在点头,跳出了人性。灵活,用人做的孔雀尾巴,整个画面的壮观。傣族把象征爱情的孔雀叫太阳鸟,孔雀就是他们崇拜的图腾。

杨丽萍创作了一系列表现孔雀形态的舞蹈语言,《雀之灵》寄托了她对圣洁、宁静世界的向往。

六、总结

《云南映象》是一台融传统和现代一体的舞台新作,将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云南映象》并不是突发的横空出世,而是对民族魂、民族根的继承。该歌舞集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演员,演出服装还原于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

参考文献:

[1张丽.原生态歌舞剧《云南映象》的艺术审美[J].黄河之声,2016(07):122-123.

[2]成梦蝶.新时代原生态实景歌舞剧的文化记忆建构——以《九寨千古情》为例[J].明日风尚,2020(1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