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县域内集团办学背景下的教研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基于县域内集团办学背景下的教研活动

王金茂

安徽霍邱县第一中学 237400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城镇化流动,一些偏远乡镇人口流动尤其频繁,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村学校的生源萎缩;同时,县城规模的扩大,也带动城区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优质教学资源的相对集中,这样,过去具有一定规模的乡下学校,由于生源的持续减少,学生数越来越少。为了调控这一变化,盘活农村学校,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城区优质学校帮扶农村学校,组成教育集团,协调发展,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启动于2009年,壮大于2016、2017年,完善于2019年。2009年,霍邱县委县政府根据当时县域内教育发展的需要,将霍邱县第一中学和霍邱县第三中学合并,组成新的霍邱一中教育集团,原霍邱县第三中学由原来的高中学校改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校。2016年,霍邱县委县政府为盘活生源日渐枯竭位于乡镇的长集中学,将长集中学纳入霍邱县第一中学办学集团,从霍邱一中抽调部分教师,支援长集中学教学活动,让长集中学学生分年级通过选拔,到霍邱一中本部代培,形成学生的跨校区就学模式,帮助长集中学输血造血,拉动长集中学快速复活;2017年,在长集联合办学成效日益显现的情况下,由政府牵头拉线,采用与长集中学联合办学同样的模式,霍邱县第一中学再次与位于乡镇的周集中学合作,将周集中学纳入集团之中。2019年,由于霍邱县城镇建设速度加快,霍邱县县城不断扩大,原有的学校已经不能满足城区学生就学的需要,霍邱县委政府决定在霍邱县城南再建一所包含初高中的完全中学,作为霍邱县第一中学的城南分校。这样以来,就形成了霍邱县第一中学的一校三区,外加两个加盟学校的两学段五校区的集团办学模式。

霍邱县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既含有高中阶段,也含有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本文主要探讨高中阶段的联合教研活动,一点带面,展现集团联合教研的开展实情,通过各集团学校的不同教学、共同教研活动,达到增峰平谷的效果,让各校区的教学能手教学水平更高;助力各学校教学水平一般的教师及时学习,尽快提高,从而达到联合办学、共同进步的目标。下面以语文教研组活动为例,概述霍邱县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教研活动的组织、落实,创新特色和广泛意义。

一、教研活动的组织

高中部的语文教研活动要涉及到四个校区,如何发挥以本部优势资源为核心的引领作用,从而辐射带动其他学校共同进步,需要极好的组织协调。

1、成立以本部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学科教学教研领导组,集团其他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组员,领导组统一安排各学科教研活动内容,确定活动时间、活动模式,保证各学科活动有效性。

2、成立语文教研核心组。各个校区选用有影响、有教学能力的学科带头人,组成联合体,统一规划各校区的教研活动。在这个核心体内,以一中本部的语文组长作为核心组组长,统一调配安排集团语文教研活动,组织制定活动方案,编制活动手册,确定各校区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排定各集团内学校的轮课表。

3、选定本学期各学校教研活动公开课选手;确定公开课形式,如同课异构、示范课等。

4、核心组教研活动计划上报给各校区分管教学部门,由各校区分管教学副校长具体监督执行。

由于霍邱一中教育集团各校区分布在城乡多地,看似简单的活动,其实需要很好的协调和配合,需要提前规划、统一的布置,多方的联动,任何一方的懈怠推脱,都会使活动无法正常开展。霍邱县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注重教研活动的组织架构建设,精心设计完善的活动规划,形成教育集团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确保了集团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教研活动的落实。

1、学期开始前的语文核心组的集体备课。教师教学能力、授课方式的偏好的差异性,对教材内容理解的不同,必然会造成教育教学结果的差异。为了让每位教师能上好课,学校在开学之前要抽出两到三天时间,将教师集中在一个封闭的场所,集体备课。各集团成员学校按照学期总课时数,将全部参与备课的教师分组,再将任务分解到具体的小组中,小组先小范围内形成备课草稿,然后,再分别把各小组的备课内把放在大屏幕上展示,大家再集体讨论增减修改,尽可能地贴近教学实际,制定出霍邱一中特色的“一案三式”导学案(见下文详解)。

2、公开课的揭榜认领。按照各年级教学进度安排,集团教研核心组先将该学期公开课时间、内容公布;各学校根据自己要承担的工作量情况,结合自己学校的教师资源、学校工作行事例,选择优势内容,揭榜选择任务。公开课特别强调示范性,也就是一定要将公开课上成优质示范课,要有很好的指导性。

3、学期公开课轮课表张榜公示。各学校选定公开课后,再由校本部核心组编制公开课时间、地点、课型及授课人简表,在各集团学校张榜公布,便于学校、教研组及授课人准确把握及时做好安排。

4、同课异构课的开展。拿出有难度的课,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由于各集团学校生源质量区别很大,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更具有广泛的意义。通过同课异构活动,研究针对不同接受水平的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摸索适合各类学生的授课方式,尽力提高教学效率,凸显各类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形成集团内的特色教育。

5、针对性问题的专家讲座。集团学校每个校区都会出现本校区最具共性的问题,这时候,就可以通过专家讲座的方式来针对性的解决。比如霍邱一中城南分校新入职教师比较多,他们不会备课,不会批改作文,甚至不知道怎么去给作文下评语。这时候,学校就聘请本部杨晓莹老师去城南分校专门就作文批改的事项及备课材料的准备、备课常遇问题的解决等问题,做了专题报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搞好教研活动,集团核心组要统筹安排在不同的校区开展公开课活动,让每个校区的语文老师都有机会参加教研活动,都能够感受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难度,解决带有共性的问题。在不同校区开展活动,路途遥远,有些活动不能所有人都参加,有些活动则要求所有人都参加,这些安排,核心组要统一协调,提前布置,同时,核心组建立QQ群,对于不能人人参加的活动,可以在QQ平台上直播, 每个成员都可以在QQ平台上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探讨教学中各类困惑,形成一致的解决意见。

四、集团教研的创新特色

1、全力推进霍邱一中特色的一案三式教学活动。所谓一案,就是每个教案都要设计一个导学案,导学案规划一课内容从教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各项任务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等等,它是一个母案。导学案又分解成用于教学的教案,用来指导规范教师的教学过程;同时,它还分解一个学案,将教案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留白,成为学生提前预习、训练的预案,从而达到“先学后教”(霍邱一中杨明生校长提出的四先四后教学理论:先学后教,先思后说,先议后答、先做后讲)的目的。教案和学案是二式,第三式为教师必须写带有个性的小备课(以活页形式,反思上节课不足,理清本节课内容、思路,强调本节课要点)。“一案三式”教研活动的推广,极大的提高了霍邱一中教育集团的教育质量。

2、完善的霍邱县第一中学三段式教研活动。三段式教研,是霍邱一中教育集团年级备课组备课的三个过程。第一段是上课,要有一位老师上一节公开课;第二段是评课,虽然每一堂课都有反复打磨的集体备课,但具体到教师的实际操作,还是会优劣参杂,通过大家的点评,达到完善教学过程的目的;第三段是研讨下一节课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方法,为下一次的公开课做准备。

3、全力打造霍邱一中一课三备的过程。这也是霍邱一中教育集团固定的备课过程。每一节课都要经过三次备课过程,一是开学之前进行的集体备课活动,形成统一的导学案;二是每周进行的组内备课活动,分为上示范课、研讨本示范课得失、预备下节课内容三个环节;三是教师必须根据自己教学实情进行的针对导学案的再设计的小备课活动。通过这三个过程,反复打磨每一堂课,形成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针对强,实现教学目标快。

4、利用现代手段,增加教研的广泛性。霍邱一中教研活动,不仅仅是在线下进行,有些问题的探讨还要延伸到线上。教师在集中教研时可能会有些问题没有涉及或者还存有疑问,这时候,就可通过网络平台,在线上探讨,让大家发表意见,形成科学的、一致的答案。

五、集团教研的广泛意义

1、可以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实现强强联手,达到增峰平谷的效果。集团教研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集中优势力量创办高水平活动。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金牌教师,单打独斗形成不了规模,还会消耗在众多平庸之中,但如果将优势资源集中起来,形成龙头,就会带动一批人跟着成长进步,这样,就可以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达到集团办学要求的增峰平谷的效果,实现集团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发挥集团优势,发掘内部潜力,形成集团材料,编制特色鲜明的校本教材。集团办学集中了大量优秀教师,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教研,形成了集团特色的研究材料,一中本部教研室收集这些材料,编辑校正,编制成《霍邱一中导学案》,作为校本教材统一使用。

3、增强了均衡教育的平衡效果。可以增加集团间教师的流动交流,多渠道接受新知识、新教法,新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使集团所有成员的共同进步;可以共享同一教案,达成均衡教育的目标。

4、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霍邱县第一中学教育集团的办学模式,可以复制,可以创新,极易推广。霍邱一中的教研活动,具有一定特色又确有实效,它能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简单务实,便于操作;同时,它可以启发人们不断地更新观念,求真求实,开拓创新,因而具有极强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