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思维导图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高中地理教学思维导图运用

李梅

云南省 保山市第七中学 678000


【摘要】思维导是一种很有效得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能够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今在很多教学中都有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地理学习带来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自然也有所提高,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本文就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具体时间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0.引言

学生在学习了大量知识后,都是处于一个混乱的状态,根本的原因就是所学的东西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所以对学生来说,知识结构的构架就是很重要的。通过概念构图的方式,能很好的反应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提高复习效率有极大地帮助。所有的知识都是存在内在的联系的,如果学生掌握好体系联系,就能脱离开课本,对知识的认识将会很清楚。

1.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

思维导图最早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发散思维提出来的,很多学者认为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提高人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最基本的构成是图形和思维体系,其中有一个中心点,在中心点周围有无数的扩散,关键点之间有相互的联系,这样最后形成一个严密的关系结构网络[1]。正确的思维导图是清晰的,突出重点的,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人的大脑有一定发散作用,有很大的帮助。

2.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是一个完整严谨的体系,在学习地理的时候思维要放开,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多角度和多方面考虑。这样才能有严密的逻辑[2]。学生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整合和规划,建立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后,通过联想记忆,能够对学过的只是有所掌握和深刻记忆,学习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节约学生很多时间,对知识的知识的掌握也是更加牢固。

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施

3.1思维在教室实践教学中的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的是教导的作用,学生是一种接受的状态,在新课程和现代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实践互动活动,双方都应该积极参与,这是保证整个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办法,对教学成果有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课堂的教学中,将会有很大的成果,这就需要教师对高中地理的整体模块有熟练和清晰的理解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整个知体系,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自然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习目标都会有一个较好的掌握。比如在学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时候,需要学生对这个交通布局有掌握,显然这是一个很大的知识体系,不仅要了解整个交通运输线,还要对重要区域和节点进行理解掌握,才能掌握运输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地图是一种很直观的体现,这是学习地理时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地图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习,这样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更加轻松,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对每个知识点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在重新应用的时候能够很好的提炼和利用。提高了学习效率,降低了学习的难度[3]

3.2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学习

目前,很多学生和教师都意识到思维导图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效果不佳,学生的应用还是处在一个较低层次。比如在学习《人口与环境》这一章时,学生的应用还处于问题的模式,对教师教授的主要内容总结的基础上,这样的学习和思维导图的应用,很难对学习有所提高,所以需要改进,学生自己学会构建思维导图,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对知识的归类整理,比如人口增长模式,人口的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等等类型,总结的基础上提高应用,学会深层次的思考,学生不仅仅能对这些知识进行很好的体系划分,能够写出来,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理解思考的基础上对这些洞悉转化,更高层次的提高就需要学生对这些类别之间进行一个相关的联系,能够有效的抓住其中的重点内容,这样一个整体的思维导图就得到构建[4]

3.3思维导图在学生地理复习上的构建使用

学生在学习了很多知识之后,为什么不能得到利用,就是因为学习的很多,但是不能够综合在一起,所以很困难,加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把学的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构架,那么就会觉得知识不是很多,很容易学习,思维导图就能够做到这样的效果[5]。学生需要将重点的主体知识结构框架进项构建,然后再一处一处的向外发散,这样的思维发散能够涵盖整个地理知识教学体系,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轻松,改变以往的死记硬背,对知识有实质的掌握,能够理解应用,独立思考,独立学习。

传统的复习方式主要是以背、反复做题为主,这一种方式显然存在枯燥、乏味的特点。对此,便可以采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例如,在“地理区域研究”的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关于地理区域研究的思维导图,如图1。从图1可以让学生直接的观察到关于中国地理区域的地质类型,我国地质分布情况等,从而在后续的巩固学习中能够更有数学怒,将思维导图的内容根据相应的顺序从关键字到主干、分支的流程进行回顾学习。这样的复习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还可以促使学生在细节知识点方面做到查缺补漏。地理学习本质上是最为符合思维导图的一项教学课程,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思考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和技巧,从而真正展现思维导图的教学作用。

6058115ac4811_html_243dcddc885b1963.jpg

图1 中国地理区域研究思维导图

3.4促使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

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标不仅是确保学生能够完成必修课程的聂荣,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以及创新性思维。对此,教师在课堂当中可以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引导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形成独立的、自己的认知方式,也就是“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解决大多数教学难题,同时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促使学生更强的逻辑性、更直观的感受去学习。教师在启发引导的基础上可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促使学生从模仿到创新逐渐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

在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之间感受到思维方面的差异,从而实现取长补短,发现自己的短处,从而达到拓展思维,实现思维的放射以及理性思维的发展目的。学生在逐渐了解和掌握了思维导图的建设模式之后,便可以逐渐掌握独立完成思维导图的流程和方式。对此,教师便可以在预习的学习过程中,最开始要求学生模仿同学或教师所提供的思维导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出一些制作结果较为典型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和评价,查缺补漏,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制作和学习思维导图的能力和习惯。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思维导图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完每一个知识章节,在复习教学的时候,根据知识学习的回忆,以自己能理解明白的方式构建概念网络图,能完整的做下来,对知识掌握理解的顺畅。这种模式对理解学习和复习更有效果,而且很轻松,有利于理解科学的知识构架的认识,发散思维。

【参考文献】

[1]朱井高.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2,23(20):55-55.

[2]邹少华.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a,2014,31(1):126-127.

[3]文德祥.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41(12):00081-00081.

[4]肖伟波,杨自娟.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4(26):10-10.

[5]戈雪娟.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5,20(1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