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及成本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7
/ 2

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及成本管理研究

扈清路 身份证号码: 37010319781124****

摘要:在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过程中,要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有效控制技术成本,遵循成本控制原则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强装配式建筑设计、运输等方面的有效调控,提出更全面的管理方式,降低建筑成本,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不断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成本管理

引言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成本问题,由于现浇结构建筑成本较高,阻碍了建筑行业整体发展。通过研究装配式住宅成本管理,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助推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促进行业发展。

一、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

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而在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称为装配式建筑成本。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首先是由车间加工生产的构件费用,即设计和生产费用;其次是运输装卸过程产生的费用;最后是构件的吊装和安装费用,以及后期使用过程的维护费用。综上可知,要想有效地对装配式建筑成本进行控制,最主要的就是降低以上三个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建筑的形式越复杂,建筑规模越大,那么对于构件的种类以及规格的要求就越多,因此需要的设计和生产工序也相应增加,进而导致人力和财力资源的大量投入,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特别是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异性构件,这些构件往往要求较高标准的模具,并且重复使用率比较低,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在构件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模具的使用情况,尽量减少模具种类,提高其使用率。这在一些大规模建筑中应用比较明显,因为建筑的规模越大,模具的使用率就越高,那么平均每次的使用费就越低。

目前,装配式建筑呈现迅猛发展态势,然而我国在构件的设计和生产方面,缺乏相应的标准,导致构件比较单一,且标准化程度很低。造成建筑生产过程中构件使用率低,工程造价高。因此,在设计构件上,要充分考虑使用率高的常用构件,并且尽量使用同种类型构件,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二、范围界定及关键因素选取

(一)研究范围界定

装配式建筑从施工工序上看,成本支出主要包括组装成本、构件生产与运输成本等。根据总包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战略研究。对装配项目成本管理,并非是单独地对某一环节进行成本分析,而是从多方面核算项目成本,在范围界定内做好影响成本因素的分析。

(二)关键因素的选取

为了科学有效地评价装配式住宅影响成本因素,需要通过专业人员有效研究成本关键要素,并按照预制构件的成本运输和组装等,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影响成本因素。

三、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一)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

装配式建筑成本费用可分为设计费用、物流费用、生产费用和配送费用。在费用支出过程中,通过相应的管理控制成本,可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二)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1、装配式建筑设计成本

当前,装配式建筑设计普遍采用现浇设计方式,预制构件的生产率极低,缺乏协同差异性。在构件深化设计过程中,对于整个图纸的生产及配件节点预埋,需要不断调整。由于装配式设计内容的增多,预算费用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价格更高,因此,在装配式设计成本分析中,需要不断地对设计流程图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2、装配式构件生产成本

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养护完成后要将配件运至现场安装。现阶段由于建筑工程规模较小、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影响整个安装过程的费用。预制构件生产影响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人工费。当前,我国装配式住宅领域人才稀少,没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构件生产过程中,由于专业人员经验不足,且没有培训施工人员,因此,在施工期间造成成本流失。同时,施工期间现场人员流动性大,人才培养费用需要重复增加,导致当前装配式建筑规模不能全面发展,影响人工费用的支出。

(2)现场原材料的使用情况。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是根据钢筋配置基础的探讨,但节点的钢筋数量在用料方面有所不同,再根据预测过程中预制构件节点连接处橡胶板会增加30%以上,因此,影响整体成本。

(3)设备折旧费用。目前,我国采用的装配式结构项目较少,对预制构配件的需求量较低,因此,市场上要通过更新的方式解决装配式住宅的需求。构配件厂不能大量生产,供货紧张。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折旧费用和经营费用,因此,构配件生产价格持续上涨。

3、装配式构件物流成本

现浇建筑施工中,材料费用是重要的成本支出。在建筑建造过程中,大量的构配件要运至现场进行装配,要选择适当的距离运输,装配式构件物流成本包括储存费用和运输费用两大方面。

(1)储存费用。在装配式构件仓储费用中,传统现浇建筑对现场混凝土养护要形成实体后才能进行,会占用较大的储藏地。但装配式构件是厂家在专业场地进行养护存放,需专业人员管理,构件养护完成后,运至现场也要选择完善的地方储存,因此,会增加储存费用。

(2)装配式构件运费支出。相比现浇结构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装配式构件运输费用更高,由于构件厂商配置不充分,导致构件运输距离增加或运输过程没有严格保护装置,造成构件损伤,在增加运费的同时更会增加材料费用。

通过分析构件各项结果,生产阶段对整个加工环节的质量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为了保障施工质量,要不断控制投入成本,更要保障施工现场有序进行。根据优化线路调度车辆,充分考虑运输成本。选择构件厂的位置要根据吊装机械专业程度进行多方调控,加强关键因素的成本控制。

四、装配式构件装配成本

装配式现场施工中,人工吊装技术使用更广泛,专业性要求更高。因此,要选择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吊装,保证预制构件的运输速度和质量,避免增加装配成本支出。在预置构件节点施工中,加强现浇施工和节点施工的工序,保障装备满足节点施工需求,保障施工安全。选择工艺更牢靠的钢管套筒灌浆技术,此种工艺技术需要套筒连接件的量较大,灌注价格更高,也会增加成本。

(一)加强竣工验收控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影响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合同费用,二是现场签证费用。此过程中成本与市政造价息息相关,而签证单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依据,需根据签证的真实性,结合现场实际需求,确认是否存在重复现象。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竣工期间,统计与核算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做出造价处理,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在此过程中,签证单需要真实性,装配式建筑质量验收标准需要更加完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竣工阶段没有控制好造价,造成资源浪费,甚至提高成本。

(二)加强员工管理

现代建筑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提升造价人员的素质,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提升综合素质,需要在施工前期进行职业培训,通过培训加强专业知识建设。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完善制度,实现员工自我高效管理,增强员工责任意识,严格考核制度,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现浇施工方式生产率较低,施工周期较长、环境污染较大,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装配式住宅可以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有助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与推广。发展装配式建筑,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具体控制方式研究[J].赵文婷.  建材与装饰. 2018(21)

[2]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评价研究[J].赵亮,韩曲强.  建筑经济. 2018(05)

[3]建筑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具体控制措施[J].陈绍峰.  大众投资指南. 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