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处警数据的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6
/ 3

基于接处警数据的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周维

苏交安江苏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如何运用水上交通接处警大数据来源,如何确认有效的分析要素,筛选可行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事故发生信息及处理情况进行汇总提炼,总结事故发生规律与客观原因,根据统计分析规律,提出事故预防和降低的建议,为行业执法检查、宣传培训、综合监管等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分析;事故发生规律;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nland river water traffic accidents based on police data

ZHOU Wei

(Jiangsu Safety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Nanjing, jiangsu province,2100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use the big data sources of water traffic alarm reception and handling, how to confirm the effective analysis elements, screen the feasibl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summarize and refine the accident information and handling situation, summarize the rules and objective causes of the accident,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of accident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dustry's law enforcement 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 Publicity and training,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and other work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Keywords: Water traffic accid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accident occurrence law;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国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较快增长,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河岸线规划建设及内河船舶发展在稳步推进。航道等级结构进一步优化,江苏作为水运大省,内河航运业十分发达,航道里程、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均居全国内河首位。 江苏省交通运输船闸如此大的通过量,对航线的安全保畅运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水路运输、水上旅游经济的日益繁荣,船舶趋向大型化,原有可通行500吨级船舶的四级航道条件已不能满足需求。同时,航道弯曲多变,碍航物及不规则水流较频繁,对船舶的航行安全会有较大的影响。这些均对水上通航安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海事重点监管压力持续加重,要求海事部门必须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虽近年来内河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但水上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存在恶劣气候和航道条件变化,个体船舶技术状况差、不适航,船员责任心不强,违章航行、操作不当,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不到位,非主要航道水域内私人橡皮艇、摩托艇等供个人休闲活动等事故隐患。海事管理区域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拟通过开展“基于接处警数据的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对如何运用接处警记录建立科学的统计分析模型,对事故发生信息及处理情况进行集中、提炼,总结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发生的客观原因,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提出预防和减少事故重复发生的建议。为执法检查、宣传培训、综合监管等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对苏州市城区地方海事水上安全监管重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有效保障苏州市城区水上交通安全与畅通。

二、 统计分析方法

2.1 统计分析要素确认

统计数据的要素的确定基于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事故链、多米诺、事故结构等理论,构成事故原因的基本要素有人员要素、船舶要素、货物要素、环境要素、管理要素。而事故原因按不同的分类方式,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统计分析的特点是通过大数据寻找客观数据规律,因此,事故统计分析建议主要考虑事故的客观原因。其中人员要素往往是触发要素,管理要素为间接要素。而船舶要素、货物要素、环境要素大多为客观要素。

环境因素主要为气象条件、水文条件、航道条件、通航环境;货物因素主要为货物载重情况、装载稳性、货物物性、货物类型;船舶因素主要为船舶航行操纵设备、助航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状况、船舶动力、及结构等。

各类事故的常见客观原因如下:

在碰撞事故方面,常见于舵机、主机突然失灵等,航道环境、气象水文条件异常、船舶流量大、交通秩序混乱等原因造成。

在搁浅、触礁事故方面,常见于主机、舵机、供电故障等,超载、船舶装载不当等,天气异常、航标故障等原因造成。

在倾覆事故方面,常见于船体老旧,船体破损进水,主机、舵机、供电故障,货物装载稳性不足,船舶超载,恶劣天气或异常水流时操作不当。

2.2 统计分析方法

是一种为达到对统计分析对象的准确判断和预测,对接处警数据关系的分析,探索因素间的模型关系、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的方法。可以采用的分析方法如下:

序号

分析方法

说 明

1

分组分析法

以统计分析对象的总体特点为目的,按照一个或几个重要因素,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不同的样本一种统计方法,把性质相同的合并在一起,保持各组内的一致性和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性,以便进一步运用各种统计方法研究规律与特征。如:二次对碰撞事故、搁浅事故进行分析。

2

对比分析法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存在相互联系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从量上说明因素的影响大小。主要对比分析有时间标准、空间标准、经验或理论标准、计划标准 等。如:事故等级与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对比。

3

结构分析法

被研究总体内各样本与整体进行对比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的具体指标包括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如:碰撞事故占总事故比例。

4

平均分析法

运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来反映同一特征样本在一定条件下影响程度的方法。常用指标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中位数等。利用平均指标对比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船舶类型等之间的差异大小。如:平均经济损失。

5

因素分析法

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表征某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如:某一区域搁浅事故与月份之间比较特征。



2.3 图表表示类型

统计分析最直观的表示方法是用图表展示,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的特征分析可以采用柱状图法、排列图法、趋势图法、饼状图法、玫瑰图法等图表类型。

2.4 统计分析数据来源

(1)事故数据来源

对归档的接处警记录及事故档案,水上应急指挥管理平台中储存的接警及处置记录获取事故等级、事故种类、人员伤亡失踪数量、遇险船舶数量、经济损失、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水域及辖区、船舶种类、航次情况、事故原因等。

(2)水文气象数据来源

通过水上应急指挥管理平台或苏州市水上交通指挥平台中获取对应的天气和水文信息。必要时,可在当地的统计年报中进行获取。

(3)航道信息来源

通过统计年鉴等途径获取有关航道等级、船舶通航密度等信息。在苏州市水上交通指挥平台或水上应急指挥管理平台获取流域水位、封航等信息。

(4)船舶信息来源

通过海事内部系统获取相关船舶属地、船舶载重、船舶所有人等信息。

三、 统计分析内容

3.1 总体情况

每年度按事故数量、等级事故情况、遇险人数、伤亡人数、遇险船舶数量、船舶受损数量、经济损失等汇总事故起数,对辖区内事故五项指标(事故数、碰撞数、死亡人数、沉船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环比或累计同比统计分析每年数据的总体趋势。

3.2 分类统计事故特点及原因分析

分年度汇总事故种类、发生时间、事故发生水域、进行汇总,通过柱状图、趋势图或饼状图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水上总体安全形势与特点。

1)按事故种类统计

事故种类是分析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事故种类的分析统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将根据《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将事故分为碰撞事故、搁浅事故、触礁事故、触碰事故、浪损事故、火灾、爆炸事故、风灾事故、自沉事故、操作性污染事故、其他十大类进行统计分析。

2)按事故等级统计

事故等级是界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指标,通过对事故等级的统计分析影响程度较大的事故类型等因素。本次将根据《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将事故按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小事故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不同等级事故之间的比例与海因里希法则进行对比,论证现阶段风险级别。

3)按事故发生月度统计

一年中的不同月份内河水域航道变化较大,枯水期航道窄而浅,而在汛期刚好相反,并且随着一年中的货运量的不同,统一水域的交通密度也不同,因此将事故数据分成十二个月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数据找出事故多发月份,便于部门能在重点月份加大管理力度及管理重点,控制事故的发生。

4)按事故发生时间统计

一天中有白天黑夜变化,昼夜的变化引起的是能见度的变化,虽然有照明设施,但无法达到白天的效果。同时由于人的生理因素,人的状态不可能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下午和晚上的状态会较弱,因此,根据一天中各个时段对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行统计十分必要。本次将一天分为00:00—4:00、4:00—8:00、8:00—12:00、12:00—16:00、16:00—20:00、20:00—24:00六个时段进行统计分析。

5)按事故发生管辖水域统计

水上交通事故从统计学看是随机发生的,航道是水路运输的基础设施,是交通事故发生成因之一,分析事故多发区段,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辖区水域巡航区域划分原则及巡航的安排进一步优化。

6)按事故船舶种类统计

船舶按按种类分为普货船舶、危货船舶、集装箱船、渔船、工程驳船、公务船等,由于不同的船舶吨位、用途不同,其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概率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此分类进行统计,找出事故多发船舶,在今后的管理工作汇总可以对此类船舶进行重点监管。

7)按事故船舶属地统计

内河流域广阔,流经的城市也数不胜数,各地发展程度以及对航运的管理力度也有所不同,通过对属地的统计分析,找出高发属地,进而在日常巡航及进出港申报等工作中对此类高发属地的船舶进行重点监管。

8)按事故船舶所有人统计

船舶所有人性质分为个体船舶、地方企业、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各船舶所属单位会有大小、性质不同,也就导致这些单位在船舶的技术和管理方面有差距,如存在差异对其可进行针对性监管。

3.3 事故频发原因分析

由于不同事故类型,其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不一致,造成事故的严重程度也不同,因此根据其事故类型分别进行独立样本二次统计分析。结合接处警记录中事故的类型,分析占比较大的事故基础数据中的共性特点,整理出风险提示点及对策措施。

1)搁浅事故

根据航道及水域的丰水期、汛期、平水期与枯水期对水上事故发生的次数进行汇总对比,对事故发生频次较高季节或特殊时段的事故发生水域及地点绘制排列图,查找占比80%的重点水域及地点。对同一个水域进行二次统计分析其船舶特征,查找占比80%的重点船舶类型。

收集主要事故期间潮汐情况、航道情况等,分析其导致事故的客观原因;同时整理内河船舶搁浅事故有关的文献及报道,对航道疏浚、船舶适航、告示及标识、巡航计划提出完善建议。

2)碰撞事故

对发生水域及地点绘制排列图,查找80%比例的重点水域及地点。同时根据事故发生的时间区段绘制事故风向玫瑰图,找出事故发生的高峰时间区段。根据事故的类型绘制饼状图,找出主要涉事船舶类型。

收集重点分析对象的事故期间天气情况、水流情况等,分析其导致事故的客观原因。同时整理内河船舶碰撞事故有关的文献及事故调查报告,结合可能导致事故严重程度大小,就船舶货物装载、航次、航速、避碰规则、封航要求、告示及标识、巡航计划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四、 结束语

综上,大部分内河水上交通事故数据的信息彼此之间有某种联系,或是某个或某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事故发生,各个因素间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因此,水上交通事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离散变量数据。在数据分析前须进行预判、重新组合分析,可以通过探究事故因素的组合,固化部分因素影响,呈现数据规律来进一步探析水上交通事故的致因是事故统计分析的重要技术。通过近年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极有必要建立并不断完善水上交通事故的大数据库,有助于更充分地认识水上交通事故的起因和趋势,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和预警预控能力,为规划水上交通安全、减少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田五六,万红,等长江干线江苏段船舶碰撞事故统计规律研究[J] 北部湾大学学报,2019,34(10):8-12

[2] 杨善利,王静等水上交通安全评价相对指标体系的构建[J] 水运管理,2019,41(01):13-16.

[3] 张晓辉,刘正江等基于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基础数据的模式发现[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37(02):39-42.

[4] 李文华,马晓雪,等基于事故统计分析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研究[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20(01):132-137.

60504239db6fb_html_c5c212597068d97.jpg





作者简介:周维(1981—),女,江苏江都人,本科,总监,主要从事交通运输领域安全技术管理咨询工作。E-mail:13584007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