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护理,这五个细节不可忽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1

产后子宫护理,这五个细节不可忽视!

唐娟

攀枝花市西区清香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每个女性朋友都要经历分娩的过程生下宝宝,成为宝妈,剖腹产和顺产是宝妈在分娩前只能选择的两种分娩方式,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会对宝妈们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在产后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恢复。剖腹产分娩时间短、但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大,术后子宫上会有疤痕,产后恢复慢,容易造成贫血,所以宝妈术后要注意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卧床休息,并定期到医院做复查,在身体恢复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护理,伤口不能沾水,以免感染。顺产分娩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小,产后恢复快,可以在一年内尝试再次怀孕。部分顺产的宝妈会有侧切,伤口一般在7天左右就会明显缩小,慢慢好转,恢复正常体重。

一般来说月经恢复正常就表明身体恢复得越好。在产褥期应避免长期久卧,产妇需要注意外阴清洁,室内的温度要适宜,注重乳房、乳头的保养,产后最好进行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宝宝的健康,也助于产后子宫的恢复5】。产褥期宝妈身体比较虚弱,需进行营养补充加上科学的护理措施,如护理不当,产妇会出现伤口不愈导致感染,也会造成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使子宫无法恢复,还会影响产妇的正常生活。

那么产后护理应注意哪些细节才能促进子宫恢复呢?以下五个细节不可忽视:

一、及时排尿,适当运动

产妇因留置导尿管容易引起尿路感染,不利于产后身体的恢复,导尿管一般会在术后48小时内拔掉,拔管后,要尽量自行起床排尿。虽然提倡产后适当运动,但是由于产后子宫、盆底肌肉均受到伤害,还没有完全恢复,不易过度劳累,所以在产后7个周期内应避免下蹲,半年内不应做消耗体力的活动,为子宫、盆底肌肉的恢复提供良好的条件1】

二、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促进子宫的恢复、增强母子感情,对于身体的恢复大有好处,最重要的是母乳的营养价值高,对孩子的吸收和健康有利,而且通过宝宝吸吮乳头,能够促使产妇子宫收缩,加快子宫恢复。

三、避免过度静卧

多数产妇产后要多注意休息,但不宜长期卧床,否则不利于恶露的排出,导致子宫恢复延缓,在身体情况好转时,可尝试下床活动,这样可促进恶露尽快排出,加快子宫的恢复。多采取左右侧卧的姿势卧床休息,避免仰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子宫后倾2】。同时要注意保暖,不吹冷风,不要着凉受寒,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四、不食凉性食物

产妇应吃些营养丰富、含热量高又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生冷、寒凉食品,生冷伤胃,寒凉血凝,会引起产后腹痛、身痛等疾病。忌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以免引起便秘。此外,产妇应多喝温水,以促进体内身体代谢,迅速恢复体力,还能够保证乳量充足。

五、注意阴部卫生

分娩后,产妇子宫需要一段时间恢复,这时很容易滋生细菌,极易被感染。因此,产妇在产后两个月内应勤换内衣裤,清洗消毒,注重阴部卫生,用温水冲洗阴部时,动作要轻柔,勤换卫生护垫和卫生纸巾,避免阴部发生炎症,减少阴部感染风险4】。在产后两个月内同房也容易增加阴部感染风险,甚至引发妇科病,所以要待子宫及身体恢复好之后再进行性生活,同时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注意个人日常生活卫生,切记要用温水洗澡,洗脸,刷牙等。

产后适当的锻炼,可以加速产妇子宫恢复,具体锻炼方法如下:

踏步

平卧后,双脚向前伸展活动,然后慢慢抬起,上下反复做踏步动作,这是宝妈产后可以做的第一项有助于防止踝关节和足部肿胀的运动。

猫步练习

双手双脚着地,背部伸平展直,双手正好垂直于肩膀。然后向前蜷起一条腿,使膝盖能够触到前额头,再将腿向后上方伸直,抬头伸长到颈部,注意从头到脚跟要形成一条直线,这样维持几秒钟再放下3】。交替做,可重复练习。

胯部牵拉

需平卧,一条腿弯曲,另一条腿伸直并屈曲脚跟,脚跟用力向前,使这条腿伸长,然后再向回缩,注意膝盖不要弯曲,背部也不要弓起。

产妇还可以选择专业医院进行盆底肌修复,恢复盆底肌韧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愈后效果 ,加快恢复健康的脚步。

总之,宝妈产后要静养,静养环境要温度适宜,需要卧床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切记不可碰凉水,还要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凉,贴身内衣和内裤要勤换,保持身体清洁干爽,要放松心情,若能注意这几点,就有利于身体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 付维,产后子宫护理应该注意些什么[J].保健文汇;2020,06;53.

[2]礼晓晓,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04;191-192.

[3]石秀容,产后出血的护理你知道吗?[J].家庭生活指南;2020,03;120.

[4]谢燕红,殷梅英,促进产后子宫收缩的临床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3,36;169-171.

[5]刘国静,产后出血的护理急救措施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32;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