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9
/ 2

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张标

江苏地质基桩工程公司 江苏省 镇江市 212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是一项重要环节,由于无法直接看到施工质量,完工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任何一环不当操作都将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和拖慢施工进度。施工前熟悉设计图纸、相关规范、各方资料十分必要,作为房建基础建设,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要在施工过程中总结相应工作经验,针对难点制定有效对策,使其基础结构性能能得到保障。

关键词: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

1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概述

灌注桩的使用步骤:首先使用机械进行钻孔;然后,使用钢管把土壤挤开;最后,再以挖掘的方式对桩孔进行打造。灌注桩有三种使用类型,第一种是沉管灌注桩,第二种是钻孔灌注桩,第三种就是挖孔灌注桩,三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特点。对于钻孔灌注桩,其特点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小,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在各种施工场地都能够使用。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灌注桩的桩体直径和长度等参数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灌注桩体有其缺点:第一是它的速度较慢,第二是它难以控制成桩的质量。当然,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优点也有很多:第一,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安全性很高,不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第二,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地基的质量。第三,采用灌注桩技术,能让泥浆与土层紧密结合,使用提高它的稳定性。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泥浆的悬浮液具有高渗透性的优点,因此能使灌浆柱与土壤层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建筑基础的安全性和建筑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另外,采用灌注桩技术会使工程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工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对施工的方式进行临时的改变,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简单,其施工复杂度不高,从而能够降低施工成本。钻孔灌注桩技术还可以使灌注桩渗透进土层以及劈裂土层,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它不仅能提高对土层的稳固性,还能提升地基的稳定性。

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准备

对于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来说,良好的施工准备是后续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这也是所有施工项目的基本要求。在施工准备期间,要对施工内容展开全面地分析和检查,对施工方案展开审查和优化,从而确保施工流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这一方面需要对施工图纸展开全面地分析,另一方面必须要对施工实际情况展开调查研究。另外,在施工准备过程中,还需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作出有效的防范预案,以便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另外,在施工开始以后,还必须要对灌注桩状况展开实施检测,从而确保其运行状况处于良性状态;检查泥浆循环系统是否满足相应的安全要求;这都需要在施工准备阶段制定实施方法,并妥善准备相关的设施和设备;另外要做好材料管理,确保施工使用的各种材料,从规格上、质量上满足施工要求,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予以摒弃。还有,对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务必要做好能力的培训和考核;特别是技术人员,定期考核是保证其技术能力的有效措施。

2.2钻孔

钻孔施工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这一工序首先要保证护筒安装的精确性,确定好钻孔中线、垂直度,施工前再次确认是否存在孔斜现象,确定孔斜偏差在规定范围之内时方可钻孔。钻孔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是否发现孔斜现象。钻孔施工一般选择冲击式钻机,钻孔后要及时清孔。

2.3清孔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定,灌注钢筋混凝土时孔内沉渣应小于30cm,桩柱成渣应小于5cm。为了避免沉渣的发生,钻孔器件应该及时清孔。清孔总共分两次进行。首次清孔应该按照钻孔的设计要求,密切关注孔深、孔径、孔的垂直度等,符合设计要求时立即清孔,应用换浆法清孔。二次清孔是在钢筋骨架、导管安放完毕,混凝土浇筑之前,清孔也要执行设计表空的要求,应用正循环方法清孔。

2.4钢筋笼制作与置入

钢筋笼对于钻孔灌注桩的实际效果的发挥有重要影响,所以施工管理者必须对钢筋笼的制作质量予以高度重视。在钻孔完成之前,就应当基于钻孔直径、深度等相关指标,制定钢筋笼的技术方案,包括钢筋笼的具体规格、位置、数量、间距等等;同时按照相应的质量要求完成钢筋笼的焊接制作。钢筋笼制作完成以后,在向施工现场运输的过程中,务必要做好加固措施,确保钢筋笼不会在运输中发生碰撞、变形等等。钢筋笼置入钻孔之前,还需要对钢筋实施除锈。钢筋笼置入桩孔之前,确保钢筋笼没有发生变形等问题后再将其吊放进入桩孔。

2.5混凝土拌和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与混凝土的质量同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必须要基于相关标准,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通常混凝土拌和都是在拌和站内通过拌和设备展开作业的。当然这同样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料模块、出料模块、拌和时间等制定明确的方案;同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骨料级配,检测各种材料的含水量,确保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配比的科学性,并严格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混凝土质量符合相关要求,保证工程施工水平。另外,在混凝土灌注之前,要对灌注导管、设备展开全面的检测,以防止出现导管堵塞,灌注中断等情况。放置导管的时候,要确保防止模块的平稳性。另外,务必要检查灌注桩根基位置隔水塞,确保其没有出现漏水现象。

2.6封浆

混凝土灌注结束以后,必须要马上实施封浆处理,并且在封浆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据相关标准执行,以保证施工的质量满足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封浆时间,这也是施工水平提升的关键。就钻孔灌注桩的实际作业情况来看,包括桩身构造、土壤深度,都有可能对施工带来干扰,所以务必要保证各种施工的精度。另外,施工过程中,如果注浆作业受到场地限制,则需要在搅拌车内将所有原料制作完毕,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预应力支体的强度,保障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

3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控制分析

3.1充分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为切实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必须在正式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其主要内容有:砌泥浆池、测量放样、制备泥浆等。应对房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掌握可能影响钻孔灌注桩顺利施工的各类潜在要素,并分门别类地制定应对方案。要制定详细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其数量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强化质量意识,及时反馈处理灌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3.2严格遵循施工技术作业工艺流程

科学合理的施工作业流程是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关键与基础,为各项具体施工步骤提供方向性引导。要不断总结以往灌注桩施工经验,对施工作业工艺流程进行持续优化调整,提高灵活性与可操作性。应建立健全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制度,以制度化的形式将施工质量控制目标、标准、任务、要求等固定下来,减少不必要的施工工艺流程冲突与矛盾。

3.3桩身质量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在桩身质量方面,应严格控制钻孔工序过程,对钻孔垂直度、稳定性等技术指标进行动态化管控,减少出现较大偏差,对于所有偏差问题均应第一时间做出纠正,防止局部性问题扩散成为系统性问题。在钻孔完成后,应将孔内沉渣进行彻底清除,为混凝土材料和基岩的结合基础条件。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则应保证配合比参数合格,控制混凝土和易性与流动性,科学掌握导管埋设深度,防止断桩等不良问题的出现。

4结论

为了保证未来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顺利发展,应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关键环节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最后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与研究,为今后的学者研究相关的课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任树荣.混凝土工程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探讨[J].居业,2017(07):121-122.

[2]田溪源.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236.

[3]黄俊勇.关于建筑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0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