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的行业思考

/ 2

关于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的行业思考

燕峥

河北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 ,河北省 承德市 067000

  摘   要:安全生产是风力发电企业实施管理工作、实现自身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在风电事业大发展的今天如何进行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就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心课题。研究提供了建立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创建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的评估反馈体系,建立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的应急预案等方法,为风力发电企业更系统、更全面地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风力发电  安全生产 

 引 言 
  近年来,风电工程建设迎来了投资高峰和建设高潮,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尤其是对贫瘠山区和丘陵、大兆瓦机型、海上风电等工程,为保障风电又好又快发展和形势的持续稳定,就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
  1. 管理体系建设是风力发电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系统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中要有长远发展和系统建设的目光和视角,要采取动态优化、实时创新、不断变革的方式进行体系建设,不断针对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弱项和不完善环节进行调整与优化,参与连续性和持续性的策略更好地建立起功能型、动态型的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新体系。进行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要注重法制化目标,要将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纳入到国家法制化进程之中,将企业利益、员工利益在法律法规的平台上做到系统整合,既确保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刚性和可执行性,又能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持续完善和系统建设目标。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要重视基础性规章制度建设,要让风力发电全体人员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之中,组织全体人员对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性学习,使风力发电企业的员工熟悉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明确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而明确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的步骤,进而体现风力发电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效果,让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真正成为企业与员工共同的要求和目标。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并不功能是单一的管理者或生产者的职责与任务,在风力发电企业各部门、各单位都是事先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主体和关键参与者。要在风力发电企业内部制定和实施完整而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调动各部门人员的参与热情、提升各单位员工事先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将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内化在企业组织架构和管理系统的内部,更好地整合风力发电企业的各项资源和潜力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各种帮助和推动力。

2. 建立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的应急预案 
  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应急预案是应对实际突发事件和紧急事故而制定的预想性、干预性设计和方案,实在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设想的总和。建立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应急预案要首先确保其完整性,要全面对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各个主体做到系统而深入地覆盖,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对风力发电安全生产事故的准确判断、快速响应,这样才能实现在事故的初期形成正确而及时的应对措施,有效维护风力发电生产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将风险和损失控制在最低烈度和最小水平。建立和完善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应急预案要注重功能性的体现,要提升風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应急预案在短时间的反应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适应能力,以维护风力发电生产安全、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社会安全作为目标持续对应急预案进行调整,贴近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紧跟风力发电企业的实际安全生产需求,真正发挥应急预案的保护和保障功能,以实现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价值和目标。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管理应急预案的建设要突出可预测性和可执行性,要针对风力发电生产的实际和管理体系的具体情况做到对应急预案的动态完善,持续提升风力发电企业预测风险、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要看到风力发电安全生产事故产生的客观性,同时也要看到安全管理对事故发生的可预防性,强调在事故和风险的初期有效对风力发电生产进行干预、系统优化管理和应对方法,进而将风力发电企业出现的安全事故危害和影响降低在最低水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风力发电安全生产的最大收益。


  3. 我国风力发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是风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风力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等)、东南海沿海地区和内陆局部地区,这些地区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2亿kW,占全国可利用储量的80%。现阶段,我国风力发电的规模还在不断增大,也就意味着风力发电在我国电力资源中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在国家政策鼓励支持下,我国的风电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风力发电应用中的很多关键技术被国外少数企业垄断,阻碍了风力发电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需要对目前的风力发电技术不断完善,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风力发电的成效上看,我国很多建成的风电场处于闲置状态,输出电能利用率较低。造成风电“发得出、送不出”的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风电入网问题。因为我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区域也是电网分布较弱的地区,因此风力发电面临着电网不堪重负的问题。这需要统筹协调电力规划,同时也需要技术突破降低入网成本。总而言之,我国目前的风力发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也至关重要。 


  4. 风力发电的展望 
  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这些传统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在能源产业中显得尤为重要。风力发电是目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风力发电技术日趋成熟,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未来小型的风力发电行业预计会迅速发展。中小型风电场的建设成本低,相对于常规电力优势明显。目前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是无风期间不能供电,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在发电机组配备少量蓄电池,同时风力发电组还可以和其他动力源联合使用,比较常见的联合方式有风力-柴油发电、风力-太阳能电池发电等;(2)风能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内的风电设备制造已经具有了较高的规模,行业内的竞争正在变得激烈。不同的企业都采取降低了造价并进行着技术研发,在提高了风力发电水平的同时,也降低了风力发电的造价,缩小了风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的价格差。我国的风电设备研发主要围绕着大容量、低风速和高效率这几方面进行,尤其在材料和基础元器件上,会在将来有很大突破;(4)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由政府方面促进风能在我国的研发速度,加快技术发展;(5)风电企业商业化发展速度加快,呈产业化发展。(6)海上风力发电市场规模极大,同时风险也极高,备受各国关注,正在掀起研究和投资热潮,预计到2020年,海上风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kW。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地区具有开发风电的非常好的条件。 

 5.   结语 
  风力电能是当前电力生产和电力供应的主要清洁能源,想要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电力绿色发展必须将风力电力生产作为主要方式,必须将风力电能安全作为保证持续、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立足于风力发电生产的实际,从风力发电设备、运行方式、技术基础等多维度入手,找出实际存在的风险和隐蔽的风力电能生产隐患,在技术上、管理上做出创新、优化和调整,提升风力发电的安全性和连续性继而让社会和公众在更大的范围、更长的时间享受到清洁、安全能源带来的获得感和喜悦感。 
  参考文献 
  [1] 车庆华.风电场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8(4):214-215,220. 
  [2] 叶建玲.强化发电站运行管理及其提高发电能力[J].低碳世界,2018(4):92-93. 
  [3] 高原生,王明军.系列风电机组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五)——风电场运维与安全隐患[J].风能,2016(11):64-67. 
  [4] 陈江,徐宏杰,段慧琳.浅谈风电场并网运行安全管理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9,31(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