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1

产后出血的主要 原因 及护理措施

李慧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妇幼保健院 636600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产妇因产后出血过多而死亡,有许多人对产后出血的常见护理诊断和措施知之甚少,这一点不容小觑。那么产后出血常见的护理诊断和措施,包括哪些内容呢?

  1. 产后出血的原因

1、产后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就是产后宫缩乏力,因为宫缩乏力导致在胎盘娩出之后附着在胎盘上的子宫壁血窦没有办法闭合,造成阴道的出血过多。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常常会过度紧张,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越发的疲劳;镇静剂和麻醉的大量使用、分娩过程过长,都会造成产妇产后出血。此外,胎儿巨大、羊水过多、双胎妊娠造成子宫的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的极度拉伸,都会对产妇的子宫收缩造成影响,最后导致产后出血。当然,导致产妇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肌纤维化等等。

通常情况下,产妇的子宫收缩乏力会在分娩过程中显现,导致分娩进程比较缓慢,当胎儿娩出胎盘剥离之后,子宫收缩乏力则导致产后出血。当出血量较大时,产妇会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心慌、头晕、冒冷汗、血压下降、脉搏微弱等等。同时在产妇腹部检查时可以发现宫底升高,子宫质软,轮廓不清,阴道流血量多。一旦发现子宫收缩乏力立即按摩子宫及应用宫缩剂,加强宫缩迅速止血并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治疗后仍有较多阴道出血者,可考虑通过宫腔内填塞纱布条或结扎血管等方法达到止血目的。

2、软产道裂伤

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阴道流血,色鲜红,应考虑软产道裂伤。常与下列因素有关,如:巨大儿、子宫收缩过强、产程进展过快,产力过强、阴道分娩助产操作不当、会阴切开缝合时止血不彻底等,使宫颈和阴道受损,一旦发现软产道裂伤,应彻底止血,缝合裂伤。

60331a2759bc2_html_b77d7d48c2493c8e.png

  1. 胎盘因素

胎儿娩出后,胎盘多在15分钟内排出,最长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如果胎盘没有完全分离,分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和胎盘植入子宫肌层,以及胎盘、胎膜残留等,都会导致产后出血,胎盘部分分离和滞留也会引起宫缩乏力,进一步加重产后出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不少孕妇在怀孕前多次行人工流产术,术后对健康问题不够重视,常并发子宫内膜炎。许多研究表明,流产次数与产后胎盘粘连的发生有关。

如果产后出血,胎盘未分娩,应立即用手取胎盘。当用手取胎盘困难时,应考虑植入胎盘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该盲目地用手取胎盘,我们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

  1. 凝血功能障碍

当患有重型肝炎、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胎盘早剥、妊高征、羊水栓塞,产妇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这些孕妇产后出血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增加。一方面要积极治疗孕期原发病,同时在临产时给予止血药物,积极准备血源,为产后出血的抢救做好准备。无论产后出血的原因是什么,在经过一系列的保守治疗后,产后出血没有减少,为了挽救产妇的生命则需要考虑实施子宫切除术。

二、产后出血的常见护理措施

  1. 积极查找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2. 为产妇提供安静的环境,至少建立两组静脉通道;平卧、保暖、高流量吸氧,行心电监护及保留导尿,严密观察并记录产妇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的量及颜色;观察会阴伤口情况,并做好输血的准备。

  3. 保持静脉通路通畅,迅速补充血容量。对失血过多甚至休克者应输血,以补充同等血量为原则。

4、合理应用抗生素,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防止感染。

5、指导产妇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食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绿叶蔬菜、水果等,少食多餐。

6、积极为产妇和家属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和关爱产妇,使其增加安全感鼓励产妇说出内心的感受;指导产妇逐步增加活动量,促进身体康复。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产后24小时内,是产后出血的最易发期,在此期间,出血量达500毫升即可认定为产后出血,需要及时抢救治疗。产后出血虽严重,但并不多见。只要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首先,一旦怀孕,应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通过产前检查,我们可以了解胎儿的情况和自身有无高危因素。对高危妊娠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炎、贫血等孕妇应加强产前检查,提前入院待产。

进入待产期后,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过长,避免产妇过度疲劳给产妇补充足够的水分。产妇逐渐进入分娩期后,要学会正确使用腹压,同时,对于有子宫收缩乏力者,可使用宫缩剂,增强子宫收缩力,减少出血。在产后,在产房继续观察两个小时左右。80%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两小时内。重点监测产后2小时的情况,尤其是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许多产妇在这个阶段由于产后出血而失去生命,没有及时的抢救措施。所以从怀孕到分娩,都要注意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