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在核电设备制造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8
/ 2

质量管理在核电设备制造中的运用

姜鹏

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500

摘要:核电属于我国重要的发电构成类型之一,其具有良好的发电量优势,具有环境清洁特征。因此,核电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民群众带来了优秀的电力供应效果。但是,由于核电运行流程的特殊性,其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才能够达到良好的安全保障效果。如果没有做好质量管控,便容易导致核电设备出现应用问题,不利于整体安全性的提升。因此,需要针对核电设备的制造质量管理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发电流程能够正常运行。本文首先分析核电设备制造应用质量管理措施的必要性,随后深入研究基础原则与运用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质量管理;核电设备;制造应用

引言:核电内部设备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如果没有做好质量管理措施,便有可能导致不良问题的产生。因此,需要针对质量管理的主要细节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必要性与基础原则,并采取科学措施开展管控,达到良好的应用目标,为核电站的运行打下坚实的安全基础。

1 核电设备制造应用质量管理措施的必要性

核电能源属于清洁发电类型之一,其能够有效取代原有的化石燃料,节约资源的消耗。同时,在正常管控策略下,核电具备良好的环境相容性,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排放气体,能够发挥可靠的发电效果。但是,核电对安全管控的需求较为严格,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便有可能导致不良问题产生,进而影响整体运行安全保障效果[1]。在核电运行过程中,设备状态对安全性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可靠的设备制造质量管理措施,使其能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发挥应有的功能,为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2 核电设备制造应用质量管理的基础原则

2.1针对设备与部件进行分级

在核电设备制造过程中,应当遵循设备与部件分级的基础原则。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督力量的针对性,使其能够有效管控设备与部件的制造流程。分级内容需要根据核电厂的设备需求、制造复杂等级、机组可用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规划,并结合设备与部件本身制造流程的严格性、质量管控难度、标准化级别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核电站的设备制造流程需要划分为I、II、III、IV四个类别。在这些类别中,I类设备属于核心环节,需要采取严格的质量管控措施。其余设备的重要性依次降低,按照对应的流程规划进行处理。例如,核电站反应堆内部的压力容器需要划分为I类级别,尽可能确保其处于严格的质量管控措施下,防止出现意外问题。其余设备如发电机、汽轮机等,可以划分为II类设备,采取对应的管控措施即可。

2.2应用制造监督活动分级

为了确保核电设备制造流程能够顺利进行,合理分配基础资源,并强化基础管理效果,应当采用活动分级的方式进行处理,明确设备质量监督的对应原则。通常情况下,按照重点设备管控、关键投入分析、广度深度研究的基础原则,设备质量监督活动需要分为QS1、2、3、NQS等基础级别[2]。QS1级别需要进行全流程监控,从制造商环节进行分析,如锻造件等,到设备完成制造的出厂环节实施监控。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工序需要采取可靠的跟踪措施,强化整体管理效果。QS2级别需要针对原材料进行长出厂验收的环节进行监督,无需全过程跟踪。QS3级别应当采取抽检或出厂验收等措施,确保设备制造能够符合基础标准。NQS监督策略无需进行监督,主要包括材料、零部件采购等。通过执行这些划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监督效果,有利于活动划分的可靠性提升。QS1级别监督的严格性最高,整体要求级别详细,需要采取深入管控的措施进行处理,防止出现不良问题。而NQS级别的设备监督无需工程公司进行,只需要根据设备的分级以及制造管理水平进行规划。通常情况下,设备部件本身的重要级别与其监管活动的级别相互对应。例如,I类别设备需要采用QS1监管活动级别进行处理,II类设备应用QS2监管活动级别进行处理,以此类推。但是,在部分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监管级别上升的状态。例如,II类设备的汽轮发电部分锻造,需要提升至QS1监管活动级别进行处理。同样,级别降低的情况也存在于核电设备的制造流程中。例如,三方单位对II类设备进行检验,可以将监管活动等级降低至QS3级别。通过遵循活动分级原则,能够有效提高核电设备制造管理的效果,有利于未来的进一步处理。

3 核电设备制造应用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监督层次性

为了确保核电设备制造流程能够有效应用质量管理措施,应当采取合适的方案,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效果,使监督层次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明确核电设备本身的特殊性质,并确保监管人员能够了解这一性质的内容。同时,还需要保证检验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防止出现疏漏问题,为核电设备的制造监管体系打下坚实基础。检验人员需要按照相关条件申请基础资格,并明确活动职责范围与行业管理认证的必要性。通过采取有效的质量培训与专业理论规划的策略,能够大幅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胜任后续的工作需求。由于核电设备制造流程中,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沟通问题、技术问题、实践问题。因此,需要确保专业知识的水平提升能够符合实践需求,达到良好的经验积累效果,为后续的问题判断与解决提供关键支援。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确保核电设备能够符合对应需求。监管人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并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使核电设备能够得到有效管控。通过采取相关措施,能够显著增强核电设备制造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提高整体控制效果,避免出现不良问题,为后续的进一步处理打下坚实基础。

3.2应用完善监督体系,规范基础流程

核电设备在制造监督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健全的质量管控制度进行操作。同时,还需要保证相关制度的完善性,提高整体控制效果。在工作过程中,应当确立行政管理、质量管理、监督管理三个主要类别的制度细节,并明确配套制度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强化核电设备制造质量监督的有效性,使其能够贴合相关需求,实现良好的处理目标。

3.3针对科学监督环节进行设计,有序展开生产活动

由于核电设备生产质量监督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针对管控流程进行改进与优化,使其能够达到科学实施效果,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在核电进行制造质量管控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可靠的监督处理体系进行操作,尽可能强化对关键环节的处理措施,使质量管理人员能够保持高度警觉性。同时,还应当对核电设备制造环节的人力资源、物品资源、设备资源进行监控,确保设备制造的工艺流程能够符合基础标准。必要情况下,应当组织质量监督人员进行技术研讨,对核电设备的生产环节进行分析,确保相关管理流程能够达到对应需求。在研讨过程中,还可以针对规章制度、指导意见、设备制造计划进行深入分析,及时找到存在的缺陷问题,并通过技术研讨的方式进行解决。通过这些方式,强化整体监督流程的科学性,达到有序展开工作的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电设备制造的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尽可能提高整体实施效果。同时,还需要遵守相关原则,实现优秀的生产目标,为后续的核电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小丽, 董雨佳, 方园,等. 国内核电设备制造企业质量管理分析与对策[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8, 000(005):24-26.

[2]王宝, 齐勇. 信息化背景下浅谈核电设备制造质量控制方法[J]. 科学与信息化, 2018, 000(002):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