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电气设备的运行和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浅析市政电气设备的运行和安全管理

宋嘉璇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80


摘要: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了电网的正常运转,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管理水平与安全生产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电气设备正常、可靠运行,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发生。笔者对当前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市政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管理


一、市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不能够被直观的反映

市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难以得到及时反映,由于反馈不及时,导致设备检修质量大大下降,为保障电气设备的健康运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设备的监视工作,通过监视、测量等手段实现对电气设备数据的记录。但在实际的电气设备管理中,被记录的数据直接进行存储,仅在需要数据分析时才有可能被使用,无法从数据中获取设备的相关信息,从而影响对设备健康状况的判断。电气设备检查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这要求检查人员应当明确自身的责任,加强检查的力度,对于电气设备中存在的故障以及安全隐患应进行详细的记录,为后续维修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对于一些关键电气设备应予以重点检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转。但检修人员中刚毕业的学生占大多数,这类检修人员经验相对缺乏,设备检修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很容易导致电气设备缺陷恶化,一方面降低了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

(2)无人值守变电站无缺陷记录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智能化成为了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上述背景,无人值守变电站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变电站作为连接电力系统与电力用户的重要枢纽,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许多无人值守变电站内无缺陷记录,为市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在大多数无人值守变电站中,站内设备资料、运行档案等主要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保管,站内仅存放着日常设备巡视记录和设备检修记录。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为故障查找以及维修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3)缺陷记录不全面

缺陷记录不全面是目前市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由于缺陷记录不全面,导致电气设备缺陷上报的规范性大大降低。部分市政电气设备管理过程中,对电气设备缺陷的统计内容仅包括变电站名称、缺陷设备编号、缺陷内容、发现人、发现时间,由于记录的内容较少,不利于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影响消缺质量。与此同时,由于检修员工的专业能力不足,很容易对设备缺陷种类产生错误的判定。设备缺陷主要分为以下三类:首先是已导致设备退出运行或随时可能导致事故,需要立即进行处理的设备,其次是缺陷较为严重,但在运行人员、检查人员监视下,短期不会造成事故的设备,再者是对安全运行威胁不大,允许在下一个月度或季度检修计划中予以消除的设备。电气设备缺陷判定错误不仅仅会增加维修人员的工作量,也有可能导致设备缺陷扩大,降低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有可能影响系统的安全。

(4)备品配件采购不及时

由于备品配件采购不及时,常导致电气设备的消缺时间延长,既会影响消缺工作计划,使消缺工作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也会导致电气设备缺陷的恶化,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及系统可靠性。在实际的电器设备管理中,电气设备新老程度不一、产品品牌不一的问题较为常见,由于设备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设备一直处于更新换代中,这为备品配件的采购带来一定困难。现有的备品配件采购常采用集中采购的模式,导致备品配件无法做到及时采购到位。


二、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对策

(1)对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实行挂牌管理

对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实行挂牌管理即在对设备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的等级赋予设备不同的警示性标识,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健康、亚健康以及不健康,电气设备的警示性标识更为直观的反映了设备的缺陷严重程度。电气设备检修人员发现设备缺陷时,应详细记录在缺陷记录簿中,并根据检修经验,判断出缺陷的严重程度,对于不健康缺陷应及时向调度所等部门进行反映,在消缺之前,工作人员应做好对缺陷的监视工作及事故预想,根据健康程度在电气设备上悬挂相应颜色的标识牌,在检修结束之后,由检修部门在设备上换挂健康标识牌。

(2)加强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缺陷记录工作

无人值守变电站作为连接电力系统与电力用户的重要枢纽,一旦发生故障就有可能会产生难以预计的损失,为有效提升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稳定性,应当加强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缺陷记录工作。缺陷记录内容应包括全站所有电气设备、设施的缺陷情况。为提升巡检工作的效率,工作人员应当先查阅电气设备缺陷记录,对存在缺陷的电气设备进行重点的巡视,并将缺陷的恶化过程与新的设备缺陷进行补充记录,检修人员根据缺陷记录进行维护与故障排查工作,缩短了故障处理的时间,同时详细的缺陷记录对于缺陷处理策略的制定也有着促进作用。

(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市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与工作人员的自身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各职位的员工应明确自身的职责, 市政部门应注重对值班人员的培训力度,帮助其更好的应对、处理设备故障。电气设备缺陷的上报应遵循三级上报制度,即经过当值、班组、部门三级判断确认后,再上报生技部门,必要时可请生技和检修部门专责人员协助确认,使缺陷上报流程趋于规范,为检修部门消缺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加强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研究是必要的。为提升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市政相关部门应以标准化统揽工作全局,扎扎实实地搞好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 孙佳铨, 徐志华. 市政电气设备的运行和安全管理[J]. 消费导刊, 2020, 000(003):44.

[2] 张玉阳, 张艳辉, 郭超. 浅谈市政电气设备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现代农村科技, 2018, 566(10):111.

[3] 纪义侠. 新形势下市政电气设备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 2019, 000(021):P.1-1.

[4] 王国庆. 新形势下市政电气设备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16):2403.

作者简介:宋嘉璇(1986-01-05),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当前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电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