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内涝防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3
/ 2


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内涝防治研究

李晓生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市 150010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速度的提升使得一些城市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城市内涝,该问题的产生会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还会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站在城市规划的立场上,及时的处理城市内涝等的问题,分析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性,制定出更为合理的内涝防治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视角;城市内涝问题;防治;分析研究

引言:城市内涝问题所形成的社会影响比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失财产,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就城市规划安全立场上探究,其工作的开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这项工作的局限性会比较强。所以必须要将各个领域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在全局的摄角度上合理的开展城市规划工作,只有这样不断的优化城市内涝项目的解决路径,分析城市内涝系统的内涵,深度的探究内涝防治管控措施,才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内涝所形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内涝损失。

1 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与危害分析

    1. 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城市相关规划理念的影响,通过对我国某一地区的城市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可以发现城市产生内涝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其城市规划以及建设观念会过于的滞后,存在着一些弊端性的问题。并且实际城市化的进程速度较快,政府在规划城市的过程中会过于注重城市总体所得到的经济收益,所以其会完全忽视一些较为复杂性空间的设计工作,只会分析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以及问题,其考量工作的开展会过于的片面化,不会注重排水系统的具体规划状况,完全忽视了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其次是城市发展速度以及开发规模的影响,不管是何种城市在开展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保障规划的整体性特征。在整体规划时期需要处理好一些重点性的问题,来科学化的布局城市的结构。所以工作人员会过于注重排水系统改变的状况,没有进行防涝规划管理内容的分析,这就使得其无法正确的判断防涝的问题,忽视了规划时期雨水管控的效应,并且没有对雨水管控以及使用制定出更为具体化的标准要求,这就会在根源上提高内涝防治工作开展的难度。再次,城市规划问题较为显著。就当前我国实际发展的立场探究,地下排水设计建设的重视程度会比较差,很多下游排水管道的管径数值会低于相关的标准参数,在该种情况下践行排水以及管道网络的布置,是无法将其防洪效应更好地发挥出来的,并且一些地区所运用的雨水控制系统状况会过于的滞后,其所设定的排水工程设计规划只能局限在一些较为狭窄的区域当中,借助公式进行雨量的计算,这种处理方式无法对大范围的雨水进行控制,并且暴雨强度公式和实际的降雨状况契合度会比较差,会呈现出一种脱节的现象。暴雨强度公式的应用并不会将全球变暖的因素考量到其中,同时还会忽视水循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最后是城市规划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城市之所以会把城市之所以会发生内涝的问题,主要就是由于其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缺少针对性的特征,没有科学的对排水系统进行维护以及管理,这就导致城市当中所构建的排水管道无法将其自身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在雨季来临时其不能及时的排泄雨水,并且其区域的垃圾处理合理性较差,所以在雨季来临时,垃圾也会跟随着雨水不断地流入到排水管道内,使得排水管道产生一系列的堵塞等问题,进一步的拉低了总体排水管道实际的排水效果。

1.2城市内涝出现的危害

首先,内涝问题的出现会给该城市经济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影响,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当中一旦出现内涝问题就会使得建筑设遭受到损坏,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建筑设施坍塌等的现象,不能让城市道路正常的使用,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等现象。其次,城市产生内涝还会影响到城市的良好化发展,加剧了城市污染的问题,会阻碍城市长期且短期的发展。

2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下城市具体内涝防治策略分析

2.1 有效改变城市规划相关理念

首先,必须要对当前我国全球变暖的实际状况进行探究,结合环境恶化的具体化内容,合理的使用科学化的规划观念,坚持生态规划以及建设优先的原则,对其区域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化的调整,使得其城市空间作用可以更好地展现出来。其次,必须要遵守弹性规划的观念,对城市发展的各类时期规划建设要点进行分析,保障各个时期规划建设的良好协调性,同时还应当对该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进行探究,整合相关的数据信息。使得土地利用可以和政策实际状况保持良好的契合性,稳步化的发展城市规划系统。

2.2 对城市土地布局情况进行科学优化与利用

在对该县进行规划之前必须要对城市当前用地进行科学勘查,了解目前 城市土地的具体使用情况,对该县土地建设规划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统筹,并且 必须要有效坚持生态保护相关原则、与土地利用具体效率最大化原则。

2.3科学合理控制雨水

对当前实际情况进行考虑,按照该地区每年平均降水量情况和雨季平均降水 量情况建立与之相关的雨水调节系统,尽最大可能使该县排水系统承载能力得到 较为良好的提升,在该地区面临雨季时,在雨水径流洪峰期对雨水进行收集,从 而在一定意义上确保排水管道排水压力能够有效降低,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对该县 雨水调蓄工程进行有效建设。

结语:站在城市规划的立场上探究内涝防治工作开展的要点,应当坚持资源合理化的使用观念,做好规划管理等各项工作,借助法律规范条例进行制约以及监管,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持一种良好共赢的状态。另外,我国的各个级别的政府也需要合理的设定城市的定位目标,让其和系统规划保持较高的统一性。将自身防涝机制和城市规划相融合,不断地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引导,科学性的规划规划设计城市排水系统,注重雨季实际的排泄状况,选择相适应的防涝方案。

参考文献:

[1]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6年版)[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2]谢娅,李景宜,郭俊理,等.基于地形圈闭与河网水系的宝鸡市城市内涝对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26(02):384-388. 
[3]毛文博.加强城市雨水排水基础建设及内涝解决措施探讨[J].智能城市,2019,5(04):28-29. 
[4]周帆.从北京7.21暴雨看保险在城市内涝灾害中的作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6,30(05):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