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7
/ 2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探讨

秦亚斌

新乐市中医医院 河北 新乐 050700


[摘要]目的;分析使用 卡培他滨维特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組(30例)。对照组接受医院当前常规的姑息治疗,观察组服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成效、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中发现手足综合症12例,白细胞减少11例。腹泻6例,患者均可耐受,并经过治疗处理后瘟状究全缓解,不结论;使用卡 培他滨用于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情况,控制的病情恶劣的发展,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的出现相对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卡培他演;乳腺癌晚期;临床治疗

卡培他滨作为-种新型的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已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得到了证实。且具有口服方便,减轻患者频繁入院就医的负担,适合长期用药等特点,使其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定期随访观察,治疗组采用卡培他滨治疗。治疗组中,年龄在29- 65岁,平均年龄(46+2.56) 岁常规组中,年龄在30- 66岁,平均年龄(47±2.14)岁。60例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定期随访观察,患者均不接受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主要以观察为主。治疗组:采用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口股卡培他滨1000 mg/m',,每天2次。在第1~14天进行持续用药,21 d作为1个治疗周期,医务人员对患者每2-3周期进行一次疗效评价,对于治疗后病情没有进展的患者,医务人员应继续给予患者卡培他筑维持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需接受不少于2周期的化疗。

13评价准则

临床评定不良反应根据WHO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程度,将其分成0-N度。治疗组患者耐受性良好,卡培他誒维持化疗的时间为2~18个周期,一共完成98个周期的持续化疗,患者均可参与疗效评价。无病进展时间主要指,为维持化疗开始一直到第一次发生肿瘤进展或是任何原因死亡时间:总生存时间主要指,为维持化疗开始一直到肿瘤相关性死亡8期或是随访截止的日期。

1.4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数据分析显示,观察组临床诊治成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为患者诊治效果

组别

例数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稳定

进展

总缓解率

观察组

15

3

4

6

2

46.67

对照组

15

6

6

3

0

80.00


3讨论

近几年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中老年女性群体为高发群体,因年龄增加,致使各器官功能退化,诱发多类内科病症。此也为老年乳腺癌患者难以接受常规化疗毒副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诊治方案对提升临床诊治成效而育具备重婴意义。卡培他演为乳腺癌诊治中一类使用率较高的靶向细胞口服药,此细胞毒作用同共他药品抗肿瘤作用二者间存在一定差异,即此药品自身并未含细胞毒作用,而是药物进入患者机体内,借助身体机能将细胞毒作用转变为5-氟尿嘧啶,以此将细胞毒作用予以充分发挥,实现抗肿瘤目的。此外,此类药品也可对肿瘤位置开展选择性转化,借此也可

防止s5-氟尿嘧啶对正常细胞造成破坏。女性乳腺为由脂肪、乳腺腺体、纤维组织等共同构成。乳腺癌即指产生于乳腺腺上皮组织处的恶性肿瘤,此病症多发于女性,男性发病率较低!。乳腺肿块、乳头滥液及皮肤改变为乳腺痛常见临床症状。其中乳腺肿块为大部分患者首诊症状,肿块多为单发、质地较硬、边缘规则度不足,表面不光滑。乳腺癌多为无痛性肿块,仅有少数肿块伴随不同程度的刺痛、隐痛;乳头滋液即指女性于非妊娠期于乳头除流出脓液、血液,或于哺乳停止半年后仍有乳汁流出者,此类现象称为乳头滋液。诱发乳头溢液原因众多,常见病症为乳腺增生、乳腺癌及乳腺导管扩张症等。单侧血性滋液应至院内开展深入检查,若伴随乳腺肿块则更应予以重视。晚期乳腺癌为现阶段抗肿瘤诊治中的一项难点,病症具备生存期较短、诊治不佳及病情易进展等特点,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近几年针对患者于停药后患者易进展问题,提出全程管理理念,针对一线,或二线等诊治有效后行单药维持治疗,以此对患者生存期子以适当延长,也可提升生活质量。2008年,“ 维持化疗”理念首次提出。NCCN指南中也指出。针对晚期乳腺癌--线化疗应维持至病情进展。有研究将吉西他演复合紫杉醇应用至晚期乳腺癌患者维持诊治中,且据研究结果表明,对两组无病进展.时间行比对发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选用卡培他滨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维持治疗,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卡培他筷属于-种全新的氟尿嘧啶衍生物,患者在口服之后,经过肠黏膜的吸收,且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最终在患者肿瘤组织内的胸普磷酸化酶的作用之下,直接转化成.抗肿瘤活性的药物5-Fu。因此,卡培他滨药物具有非常独特的肿瘤内选择性的激活途径,对患者肿瘤组织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且特异性较强,进而大大降低抗肿榴活性对患者全身组织造成的损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晚期乳腺癌患者经卡培他演持续治疗之后,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在治疗组患者中,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以及胃肠道反应等,均为I-II度,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之后,均出现明显的好转,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继续用药。有1例患者发生m度的手足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趾末增脱皮与水泡,医务人员需适当减量之后对患者进行继续治疗,患者能够耐受,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卡培他实在晚期乳腺癌患者维持治疗过程中的证据。总而言之,卡培他滨药物在乳腺痛患者进行一-线治疗结束之后,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卡培他滨进行维持治疗,能够大大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的时间。且患者可以耐受毒性反应,提升疾病控制率,进一步确保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股培超.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36例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2017,26(16):86-87.

[2]宋宏扬.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D].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7:60-61.

[3]宋庆勇卡培他滨维持 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2):129-130.

[4]彭小波,王梅 卡增他滨维持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U]实用癌症杂志,2014.2909)20.

[5]杨冬阳,黎莹转移性结直肠痞化疗控制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