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应对重大疫情的历史回顾、经验教训与启示——基于非典型性肺炎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7
/ 4

新中国应对重大疫情的历史回顾、经验教训与启示 ——基于非典型性肺炎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对比

吴昌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100048

摘要:刚步入全面小康的中国就遭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重打击。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疫情,发现非典型性肺炎是离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最近且影响最大的疫情。因此,本文在回顾非典型性肺炎史实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法,史论结合,运用历史观科学辩证,总结此次重大疫情的经验教训,并总结出启示。得出的结论是,疫情反思对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要善于总结重大灾难的得与失,使得将来遇到这般甚至更大的灾难时使自身损失最小。

关键词:非典型性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抗疫;启示

The Historical Review,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How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sponded to Major Outbreaks

-- Based on a Comparison between COVID-19 and SARS

Wu Changrong

(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 Beijing, 100048)

Abstract: China suffered from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as soon as it entere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 review of the major epidemic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hows that SARS is the most recent and the most influential outbreak from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SARS, this paper use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is major epidemic, and summarizes the enlightenment. The conclusion is that China should be good at summing up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major disasters, so as to minimize its own losses in the event of such and even greater disasters in the futur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eeds to lead the people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at this critical moment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nsultation mechanism of specialized medical institutions.

Key Words: SARS; COVID-19; Disease resistance; revelation

一、引言及相关文献综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一心带领人民建设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巩固加强社会建设的同时,也受到了各种疫情的蹂躏和折磨,包括:70年代的麻风病,80~90年代的爱滋病、乙肝和脑膜炎,2002年~2003年的SARS病毒,2008年的手足口病以及2019年至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学术界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疫情的回顾、经验与启示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研究疫情的起因。例如,王胜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伤寒疫情的社会成因,疫情背后的反思应该基于整个社会的角度[[1]]。李向东,刘念从疫情政治化的视角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疫情防控,得出的结论是,群众运动对于疫情防控起阻碍作用[[2]]。第二类是描述疫情的发展历史,例如钱杭海基于回忆录的视角,描述了甲肝从1988年以来的发展历程[[3]]。李剑先分析了我国中医政策的变化,然后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的流脑疫情入手窥探中西医结合在我国的发展和演变历程[[4]]。第三类是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疫情的经验及启示。粟锋通过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天花、鼠疫、血吸虫传染病等所有大大小小的疫情,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比较大

[[5]]。林怀艺、王轲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种疫情中总结出的经验是要加强舆论传媒等对疫情信息的传播,增强社会警备性[[6]]

综上所述,学者们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种疫情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归纳,得出了经验启示和教训。但对非典型性肺炎进行详细总结归纳的学者较少。而2002年~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是时间上距离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爆发最近的一次疫情[[7]],并且,从产生原因、流行特点、国家应对的措施来看,非典与新冠肺炎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回顾非典从爆发到被消灭的历程以及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应对措施,并从中总结出抗击重大疫情的有效防控举措,对于将来国家和世界再次爆发重大疫情时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有利于深刻理解“四个选择”的必然性及历史启示。

二、非典历史回顾

回顾非典历程,重在国家和人民为抗击非典所做的举措,这为总结非典经验及教训做铺垫。

2002年11月,中国广东爆发的非典,或者也可以把它称作“SAR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后来使东南亚甚至全球都遭受了灾难,在2003年中期才被完全消除。中国抗击这场疫情胜利的标志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6月24日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该过程可粗略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全民警觉

该阶段政府及社会公众对非典的认识经历了从无知到逐渐重视并恐慌的过程,且达到警觉状态。2002年11月16日,第一例非典在广东省被发现,所有民众略有恐慌。这个时候大家的警觉也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并未达到有利于各家各户联合起来抗疫的局面。

2、第二阶段:媒体敏感

从现在来看,该阶段的重点不够理性,并未真正从医疗手段上着力于控制疫情本身,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打压民众对疫情的恐慌以及由谣言带来的生活日用品价格踊贵。2003年2月10日,非典被广东省大量主流媒体公开报道。2003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专门研究非典的会议,这使得媒体开始对非典型性肺炎变得敏感。

3、第三阶段:全力以赴

2003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之后,全国对非典有了更为理性和全面的认识,开始全力以赴抗击非典。主要表现在所有民众都统一不出家门,完全听从国家的指示。

三、非典与新冠的对比

(一)相同点

(1)政府对疫病苗头的处理方式相同。这两次疫情出现苗头的的时间都是岁末年初,但政府和医院处理的方式却显得十分不理性。后来对政府举动的官方解释是怕引起民众恐慌,因此对疫情信息遮遮掩掩,不传递出去,失去了力挽狂澜的最好机会。而实质上,就是“怕麻烦”,不想处理的事太多。并且传谣者被打压的几率较大。后来网络上开始流传相关信息,也并未使得人们逐渐认清这一现状,

(2)都出现了偏方和谣言。例如,2003年2月9日,熏白醋、喝板蓝根能预防疫病的谣言开始兴起,导致市场上相关物价踊贵。同样,新冠肺炎爆发后,也有关于“板蓝根”“双黄连”能抵抗流感的谣言,说明过去人们错误的防治思想没有被根除。现在看来,这种谣言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不太懂医学常识,在灾难面前缺少理性思维模式,

(3)对中小企业的影响相同。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最大。2004年5月,中小板市场正式在深圳上市证券交易所,由中国证监会批准上市,就是因为这次疫情将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弱势放大了。新冠爆发后,许多中小企业终于还是倒闭,说明我国该主体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仍然不具备优势,需要政策措施扶持。

(二)抗击新冠相比抗击非典的进步性

从抗击新冠过程中,可窥见于抗击非典的进步性,具体表现如下:

1、媒体发挥的优势越来越大。既然有谣言,那么肯定有掰断谣言的正确力量,引导大众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非典时,媒体完全淡化疫情的影响。从现在来看,媒体重视或夸大疫情的影响会比淡化从更大程度上缩短抗疫的时间和提高抗疫的成效。因此,用好媒体讲好的话,讲正确的话,是非常重要的。

2、疫情被展现的更充分。从抗击疫情过程中被展现的程度上看,新冠的抗击明显要充分于非典时。广东地区的疫情在2003年2月之前并没有被中国政府汇报于世界卫生组织。直到2003年2月10日,虽然广东地区的疫情被汇报了,但也只有该地区的初步数据,并未覆盖全国,造成关键时刻疫情信息完全不充分。更不应该的是,广东地区竟然阻拦一只访问北京的世界卫生组织调查队进入,获取细情。而在新冠抗击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对全国还是对全世界,中国政府做到了疫情死亡数据,疑似病例,被感染病例的完全充分公布,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谣言和恐慌的数量。

3、新冠的抗击发挥了春节的积极作用。非典时春节阻碍了疫情的成功,新冠时春节却成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优势。非典时,未控制好春运,导致了疫情的大量扩散。新冠时,国家利用假期时间,号召“居家就是抗疫,居家就是胜利”等,让国人顺利渡过了难关。从本质上说,这还是由党领导人民的防控措施决定的。

四、经验教训与启示

过去疫情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未来疫情爆发也将拥有历史必然性。通过回顾非典的全历程,并将非典与新冠进行对比,运用唯物史观,总结出疫情的经验教训,挖掘抗疫真谛。以期为将来中国甚至世界遇到这般灾难时提供启示。

1、建立专门的抗疫机构。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发挥出抗战队员、抗战物资和抗战精神的最大作用[[8]]。从中央到地方迅速成立抗疫“联席会议机制”[[9]],按照各地的疫情进展制定针对性的对策,这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能够最大限度的集中全部的有力的力量来进行抗灾[[10]]。为防疫抗疫医疗专家提供商榷研讨的平台,将智力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抗议方针。。

2、党中央发挥统筹疫情防控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需要统一领导各项防控措施逐步、有力落实,特别是党中央的各项决策,为疫情防控指明了重要方向[[11]]。十多年前,中国抗击非典疫情的最大经验就是全国上下联合在一起,尤其是各级机构协调时的劳动人溢出效应资本的配合使用效率不断增强[[12]]。例如党可以在疫情初发的时候考虑如何引领,在中期如何加快速度以及在快要结束时如何成功。

3、鼓励基础医学科研。这需要国家财政加大对爆发性疫情疫苗的研发投入力度,并加大科研成果的医疗物资转化率。抗击疫情的成效的同时也反映了医学以及科技的进步,这也是我国能不需要其他国家的帮助解决全部计划免疫疫苗的原因之一[[13]]。应该培养国民从下对疫情医学的热爱程度。例如在大学的医学教育或者说只要涉及到医学教育的专业都应该树立起比较高的救人精神意识,

4、扩大防疫的群众基础。抗疫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既然是国家的事,那么也是全国人民的事。道理都是一样的,不只是一国之内的所有个体需要团结一心,每个国家都成为了个体,全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才有机会胜利。而把每一个整体当中的个体都联系起来的力量既有外生也有内生。内生变量主要是一个民族意识形态当中团结一致观念的强弱程度。外生变量即具有较强的该内生变量的个体的引导。医生、士兵、消防员、科研者、志愿者等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共克时艰,彰显了人民的无穷力量。

5、国家在关键时刻需要有权威人员指导。例如钟南山、李兰娟和张文宏等优秀医疗工作者以及李文亮医生一样的在疫情降临在人民面前吹口哨的人,不隐瞒。疫情对于全世界人民来说都是重大灾难。在它面前我们唯有团结一心方能更快更全面地攻克难关。不应该因种族、地域、性别或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而拒绝联合抵抗的。这些权威人员可以不仅是医学界的专家,也可以是各个行业的优秀者。主要是能够像中国共产党一样起到带领作用,领着大家同时走出困境。



5ff666ed0e17e_html_20f20ca4406579a3.gif

参考文献

[[1]] 王胜.新中国最大一次伤寒疫情及其社会成因——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学刊,2013,33(04):60-64.

[[2]] 李向东,刘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情与疫病防控的政治化[J].南都学坛,2014,34(01):23-28.

[[3]] 钱杭海.新中国疫情防控杂忆[J].中国军转民,2020(04):42-43.

[[4]] 李剑.离合之间:新中国第一次流脑疫情与中西医防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01):26-32.

[[5]] 粟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抗击重大疫情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20(03):3-7.

[[6]] 林怀艺,王轲.新中国应对重大疫情的回顾、经验与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4):23-28.

[[7]] 陈明.重新审视突发事件中政府和媒体的关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03):177-180.

[[8]] 蔡赴朝.总结抗击非典报道经验 研究突发事件宣传规律[J].新闻与写作,2003(08):3-5.

[[9]] 钟南山谈治疗“非典”临床经验[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05):465.

[[10]] 刘涛.风险社会下农村重大疫情防控策略及其治理逻辑——基于河南省H村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0,22(03):87-95.

[[11]] 朱仕超,向钱,杨翠,郑岚,程良平,张坤,张洪川,黎晓容,肖亚雄,王德明,吴学鸿,陈兰,乔甫.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援鄂医疗队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经验总结[J/OL].中国感染控制杂志:1-6[2020-05-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390.R.20200520.1352.004.html.

[[12]] 卿菁.特大城市疫情防控机制:经验、困境与重构——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03):21-32.

[[13]] 唐皇凤,吴瑞.新冠肺炎疫情的整体性治理:现实考验与优化路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03):1-13+172.

[[1]] 作者简介:吴昌嵘,2001年4月生,男,江西赣州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