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探讨

刘欢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中心医院110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症,入组时间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采用电脑等量随机分组方式,分别采用无缝隙护理(实验组,n=55)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55)开展病症护理,分析心绞痛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控制显著,可明显对心绞痛进行控制。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

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必然是主要手段,护理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应当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无缝隙护理,就是秉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以患者的需求作为工作的目标,在患者的整个就医过程中,享受到无缝隙的护理过程,让患者能够在轻松舒适的服务中得到康复,从而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满意度。本文就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进行论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的110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入组时间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采用电脑等量随机分组方式,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27:28,最大年龄:75,最小年龄:61,均值为(67.56±1.96)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9:26,最大年龄:78,最小年龄:60,均值为(66.79±1.88)岁,病程均为3-15年,均值为(12.87±1.76)年,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指导和饮食干预等。实验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护理方式如下:

1.2.1无缝隙护理小组的成立

将院内18名心血管内科护士按照年龄段搭配的原则分为三个无缝隙护理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名责任组长,一名第二责任人,四名责任护士,每个小组对应负责一组病人,责任组长根据护士的能力安排一到两名病人,将所有无缝隙护理小组成员的责任明细跟分管人员在病房走廊进行公示,使患者家属更加了解成员信息,方便交流患者病情,给出合理化建议。

1.2.2 护理班次划分

根据冠心病患者的需求进行分为三班,每八个小时为一班。白天是护理工作的集中时间,夜间相对轻松,所以要注意白天适当的增加人力,注意人员的新老组合,以便保证对患者做到全方位护理。每个小组严格按照排班时间进行护理,排班安排做到提前一周进行公示,方便小组成员沟通时间安排。同时在节假日等医院就医高峰时期合理增加护理力量,充分考虑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保证在全天负责制的情况下,允许小组人员进行换班,保证护理人员的正常交接班

1.2.3 护理细节

①对将要出院的人员,观察组成员要综合考虑冠心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病情病例、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病人的心态以及饮食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规划;对患者进行无缝隙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心电图实时监护,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②对于出院后的人员,观察组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意识的教育,让他们充分了解冠心病的起因跟治疗途径。在充分考虑患者自身的饮食习惯基础上,为其饮食做出指导。适当增加对出院患者的回访,充分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让他们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及时了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可以让其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去转移注意力,让患者情绪稳定。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发作时长。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5ff569ec7084a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实验组的心绞痛发作时长及发作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心绞痛情况对比分析(5ff569ec7084a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

组别

n

心绞痛发作时(min)

心绞痛发作频率(次/分)

实验组

55

5.26±0.54

0.85±0.21

对照组

55

8.19±0.72

3.92±0.35

t


24.144

55.780

p


0.000

0.000

3 讨论

目前,我国人口分布进入了老龄化,冠心病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对于冠心病治疗不仅依靠医疗技术的进步,护理人员在康复过程中的水平也起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缝式护理模式,最先是由美国的医疗中心推出的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护理尝试。他通过对护理模式中的细节进行无缝完善,充分满足患者在就医中的需求,使患者获得一个满意温暖的治疗过程。无缝隙护理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化的要求,根据每个病人不同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在国内外的护理领域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1]

实验组的心绞痛发作时长(5.26±0.54)min及发作频率(0.85±0.21)次/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通过无缝隙护理模式,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明显提高,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巧丽, 王小艳, 席婷.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贵州医药, 2020, v.44(04):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