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徐莎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101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预防接种疫苗中常见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1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疫苗的儿童共计11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收集所有儿童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析儿童预防接种疫苗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将所有儿童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n=55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55例,采用问题分析后提出的针对性护理方案),不同方法实施后,观察和分析两组儿童的具体情况,并统计护理期间产生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预防接种疫苗中出现的问题、护理效果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分析研究得知,发热、头痛、腹泻、呕吐、注射部位红肿儿童预防接种疫苗中常见的问题,根据问题分析后实施相应护理的观察组,护理后问题的发生率分别为5.45%(3/55)、3.64(2/55)、9.09%(5/55)、7.27%(4/55)、5.45%(3/55),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问题的发生率分别为9.09%(5/55)、10.91%(6/55)、14.55%(8/55)、16.36%(9/55)、14.55%(8/55);两组相比,后者的问题发生率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91%(50/55)、61.82%(34/55)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两组相比后者有明显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儿童预防接种疫苗中会出现较多问题,因此,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此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疫苗中的安全性。

关键词: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儿童预防接种疫苗中常出现不良反应,这些问题的发生与接种时护理工作的疏忽有关,因此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减少儿童预防接种疫苗中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1]。基于此,本研究选择部分儿童进行分析,采用分组对比的研究方式,获取以下报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预防接种疫苗的儿童110例进行分析,将儿童分为两组,各组55例。所有儿童的年龄范围处于0-6岁,中位年龄为(1.38±1.27)岁,资料可用于比较。

    1.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根据问题分析后,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

统计所有儿童预防接种疫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另外统计问题的发生率两组进行比较。采用好、较好、一般、差4个级别进行护理效果的评价,(好+较好+一般)/总人数×100%=有效率,将计算后的结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在研究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数据较多,主要以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为主,为了便于分析和对比,将所有数据纳入计算机中,并使用计算机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整理,在表达计数资料的过程中使用百分比完成,数据检验采用X2完成,而计量资料的表达的过程中使用标准差(±)完成,采用t完成数据比较。如果数据比较时存在明显差异,就说明(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析儿童预防接种疫苗中的常见问题

根据研究发现,儿童预防接种疫苗期间,极易出现发热、头痛、腹泻、呕吐、注射部位红肿,以上问题也是儿童预防接种疫苗中常见的问题。

2.1不同护理对策实施后对比两组接种疫苗中问题的发生率

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后,发生发热、头痛、腹泻、呕吐、注射部位红肿的儿童分别有3例、2例、5例、4例、3例,分别占比(5.45%)、(3.64%)、(9.09%)、(7.27%)、(5.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发生发热、头痛、腹泻、呕吐、注射部位红肿的儿童分别有5例、6例、8例、9例、8例,分别占比(9.09%)、(10.91%)、(14.55%)、(16.36%)、(14.55%);两组相比前者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1 不同护理对策实施后对比两组接种疫苗中问题的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发热

头痛

腹泻

呕吐

注射部分红肿

观察组

55

3(5.45)

2(3.64)

5(9.09)

4(7.27)

3(5.45)

对照组

55

5(9.09)

6(10.91)

8(14.55)

9(16.36)

8(14.55)

X2


3.564

7.579

5.521

9.756

9.32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3不同护理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效果好、较好、一般、差的例数分别有20例、18例、12例、5例,有效例数为50例,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护理后,护理效果好、较好、一般、差的例数分别有14例、10例、10例、21例,有效例数为34例,有效率为(61.82%);两组相比,前者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见表2。

2 不同护理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n/%

组别

例数

较好

一般

有效率

观察组

55

20

18

12

5

50(90.91%)

对照组

55

14

10

10

21

34(61.82%)

X2






22.597

P值






<0.05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6岁以内的儿童需要接受多种疫苗的注射,主要包括卡介苗、乙肝及百白破等疫苗,需要在附近门诊或社区接受注射,该方法能够接种体内自发疾病的抗原,以此提高机体的免疫机制,使其能够自发调动或被动调动,同时使机体形成有效抗体,最终实现机体免疫力的整体提高[2]。然而儿童年龄尚小,其身体各项机能处于发育阶段,而且儿童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尤其是体质差别较大,再加上疫苗质量等问题,在预防接种疫苗的过程中会造成儿童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如发热、头痛、腹泻、呕吐、注射部位红肿等,这些问题的发生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3]。因此接种过程中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具体如下:

3.1接种前护理对策

组织接种人员定期接受培训,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时在接种前要彻底落实三查七对的制度,了解儿童是否接种禁忌症,同时还要观察儿童接种疫苗种类和健康情况。

3.2接种过程中的护理对策

在儿童接种时,需要详细了解其接种的疫苗名称和种类,并认真核对,并详细检查疫苗的质量,避免使用变质或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如果疫苗存在损坏,应及时更换,确保疫苗信息准确无误后,开始实施接种。

3.3接种后的护理措施

在接种完成后,需要引导儿童在观察室接受观察,并告知儿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观察时间为30min。如果儿童在观察期间无异常状态,方可离开。

3.4相关注意事项

在接种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相关知识告知家属,并指导家属减少患儿的运动量,使其皮肤处于清洁干燥的状态,并告知家属接种后3d内不可洗澡,避免儿童对注射部位抓挠[4]

综上所述,在儿童预防接种疫苗过程中,应该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问题的发生,提高接种过程中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晓林,儿童预防接种疫苗的异常反应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17)

[2]苏兆东[1],儿童预防接种疫苗的异常反应与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17)

[3]鞠远凤[1],张丽秋[1],探讨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安全性方面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9,0(4)

[4]赖军平[1],儿童预防接种疫苗的异常反应及对策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