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骨骨折的应用及临床疗效评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骨骨折的应用及临床疗效评析

董国昌 1 李国萍 2 李雪林 2

1楚雄州禄丰县中医医院 云南楚雄 651299 2楚雄州禄丰县人民医院中彝医科 云南楚雄 651299

【摘要】目的:评析对踝骨骨折患者治疗时使用中医手法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11/1-2020/11/1期间治疗的96例踝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采取手术方案治疗的对照组48例;另外观察组48例,应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评价患者疗效及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前的踝骨骨折患者Olerud-Molander踝骨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别(P>0.05),治疗后证实了应用中医手法复位比应用手术疗法更能提高患者OM踝骨关节功能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好(P<0.05)。结论:对踝骨骨折患者治疗时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对促进患者踝骨关节功能恢复帮助较大,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手法复位;手术;踝骨骨折;临床疗效


踝骨骨折属于骨科常见多发病之一,导致患者踝骨骨折的主要因素为受到外力伤害引发,如摔倒及高空坠物或车祸等突发意外事故。骨折后会对患者正常运动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威胁生活质量[1]。临床治疗时若未能及时有效选择正确治疗方案将对踝骨关节造成二次伤害。本文对踝骨骨折患者使用手术与中医手法复位的临床效果做如下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11/1-2020/11/1于我院经CT、X线等影像学手段诊断为踝骨骨折的患者中选取9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成2组(n=48)。纳入标准:患者病历齐全且受伤后直接到我院接受治疗且在知晓治疗护理方案后表示认可,中途未退出治疗且能配合各项医护工作进行;排除标准:排除精神疾病及对治疗方案有异议的患者;排除合并其他部位骨折、骨质疏松、营养不良及严重多脏器损伤等疾病的患者。观察组23岁-61岁,平均(45.45±6.54)岁,男女比为24:24;对照组25岁-60岁,平均(44.97±5.97)岁,男女比为27:21。

1.2方法

对照组踝骨骨折患者使用手术综合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2],手术前麻醉,然后清理患者血肿部分,最后需要将患者下胫腓关节和内踝、后踝和踝关节半脱位等部位根据患者骨折具体情况进行位置调整后采用克氏针、松质骨螺钉或钢板等进行固定。

观察组应用中医手法复位手法治疗[3-4]。患者卧于床上并将膝关节弯成90°,助手站在患者外侧握住患者大腿并做向上牵引姿势后,由医生握住患者骨折侧足部并做向下对抗牵引,此过程要根据患者表情变化及感受判断使用力度是否合适,之后对患者行外翻骨与内翻骨的骨折牵引复位处理并要观察患者关节是否出现移位情况,若患者胫腓分离则需要进行挤压并在完成操作后利用夹板及石膏等进行固定,14d后观察患者骨折部位恢复情况并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药方为透骨草与伸筋草各30g,刘寄奴、黄芪与红花各12g,牛膝与桃仁各10g ,乳香8g,将所有药材浸泡并煮沸后借助散发的蒸汽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熏蒸,水温下降到合适温度后可将骨折部位浸没到中药汤剂中,每天2次,每次30min。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疗效评价[3]。根据治疗前后Olerud-Molander踝骨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幅度及患者关节疼痛状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1.3.2踝骨关节功能评价[4]。治疗前后用Olerud-Molander踝骨关节功能量表(OM量表)评价患者踝骨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分析,OM量表评分用(5ff5345177e72_html_47ab502c1517ba4d.gif 士s),疗效用(n,%),经t或卡方检验后,有差异是P<0.05。

2结果

2.1疗效评价

两组踝骨骨折患者治疗后的差异性体现为应用中医手法复位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1疗效比较(n=48%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6(54.17)

19(39.58)

3(6.25)

45(93.75)

对照组

21(43.75)

17(35.42)

10(20.83)

38(79.17)

X2

4.3596

P

0.0368

2.2踝骨关节功能评价

治疗前所有患者踝骨关节功能评分较低且无差别(P>0.05),治疗后发现两组踝骨骨折患者踝骨关节功能评分虽有增加,但有差异(P<0.05),见表2。

2 OM量表评分比较(n=485ff5345177e72_html_47ab502c1517ba4d.gif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2.32±4.39

79.61±8.241

对照组

43.65±4.12

72.39±5.66

t

1.5305

5.0034

P

0.1292

0.0000


3讨论

踝关节是影响人体正常活动的重要关节之一,在受到巨大外力或暴力时可导致踝关节骨折并出现剧烈疼痛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多通过手术治疗,此种方案能够保证踝关节解剖复位,但手术时容易对患者骨折位置周围组织造成损伤且术后感染风险高,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也增加了治疗风险[5]。通过属于闭合性质的中医手法复位可减少对患者软组织的损伤,治疗效果较好且更容易被接受。结果表明,让踝骨骨折患者接受中医手法复位疗法配合中药熏蒸能取得比手术综合复位手法更好的疗效(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踝骨关节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证实了采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骨骨折的优越性。

综上,对踝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中医手法复位能取得比手术复位方案更值得推广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马秉楠,杨剑,王志军等.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J].东方药膳,2019,008(016):113.

  2. 徐东,于振和,杨玉景.中医手法复位治疗低能量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017(009):177.

  3. 刘红刚,卢晓东.中医闭合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6):152-154.

  4. 常峰.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6):31-32.

  5. 李旭东,崔国强,武凯等.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骨骨折的效果及预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