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镜(显微镜及耳内镜)联合治疗中耳乳突疾病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双镜(显微镜及耳内镜)联合治疗中耳乳突疾病的临床研究

吴小敏 徐显凤 胡金平 高莘


(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目的:探讨采取显微镜及耳内镜的双镜联合治疗中耳乳突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0例中耳乳突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均实施双镜联合治疗方式,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及随访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气道平均听阈、骨导平均听阈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患者均无复发病例,术后12个仅1例复发,而经保守治疗改善。结论:采取双镜联合治疗中耳乳突疾病可取得满意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显微镜;耳内镜;中耳乳突炎


中耳乳突炎属于耳鼻咽喉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对此类疾病一般选择保守治疗方式,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术治疗也成为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且既往因创伤大而使得患者不愿行手术治疗的手术尴尬局面也经医学技术的发展也得到解决[1]。显微镜、耳内镜双镜用于耳乳突疾病的治疗,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这以治疗方式也是未来耳科学发展的重点方向。本次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探讨了采取显微镜及耳内镜双镜联合治疗耳乳突疾病的效果,以更微创及更高效的解决中耳乳突病变,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40例中耳乳突病变并且需实施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及CT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中耳乳突炎[2]。(2)患者均有良好手术指征,并且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耳部严重感染性病变的患者。(2)手术禁忌者。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如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者为2岁,最大者为65岁,平均年龄(41.2±1.6)岁;病程0.4~26年,平均(15.2±1.6)年。本次研究内容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 治疗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接受双镜(显微镜及耳内镜)联合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在手术治疗前均进行耳部CT检查,投照条件为骨窗,扫描层厚1mm,窗宽3000,窗位500。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声导抗,局部查体以详细了解患者的外耳道形态,观察是否存在鼓膜穿孔情况、是否存在胆脂瘤、是否存在松弛部位穿孔等。在经相关检查后实施手术治疗,在手术操作上进行全麻,取患者仰卧体位,保持患侧耳朵向上,在耳后做切口,对骨膜瓣进行全面分离,让乳突、鼓窦骨皮质进行充分暴露,借助电钻对乳突进行处理,使乳突可轮廓化,且让乳突、鼓窦进行暴露。对上鼓室内病变情况可在显微镜的辅助下进行病变切除,病变若处在面神经隐窝、咽鼓管鼓口,可借助耳内镜辅助进行精准切除,且借助耳内镜放大隐藏细微病变,避免遗落中耳乳突病变,确保切除的完整。对检查为上鼓室胆脂瘤可采取双镜联合手术治疗方式。

    1.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术腔恢复情况,主要是术前与术后3个月检测患者气导平均听阈、骨导平均听阈。术后随访1年,采取定期随访方式,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复查耳部CT,观察术腔有无病变复发情况。

    1.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使用(5ff2ced17e486_html_eaf34a41c400f7ec.gif )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气导/骨导平均听阈

术后3个月,在气导与骨导平均听阈水平上均较术前降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患者气导平均听阈、骨导平均听阈指标变化比较(5ff2ced17e486_html_eaf34a41c400f7ec.gif ,dB)

时间

n

气导平均听阈

骨导平均听阈

术前

40

38.56±4.66

27.85±3.16

术后3个月

40

30.12±4.16

21.25±2.46

t

-

8.545

10.423

P

-

0.000

0.000

2.2 病变复发

术后随访情况显示,术后3个月及6个月均无复发,术后12个月1例(2.50%)复发,复发病例因病情较轻,无需实施手术,采取常规保守治疗就治愈。

3 讨论

中耳乳突炎属于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3]。关于中耳乳突炎的病因,多是因机体免疫力降低,这使得病毒容易入侵。对中耳乳突炎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其中虽然保守药物治疗虽说具有一定效果,但容易引起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此在临床治疗上提倡采取手术治疗方式。

传统针对中耳乳突炎使用儿科显微手术治疗方式,这种手术方式常容易受视野限制,往往只能观察物镜轴线正前方组织构造,在隐匿位置也容形成术腔死角,这样常使得病变无法得到彻底的处理,导致术后极容易出现疾病复发情况,为了保证手术效果,往往需破坏正常组织结构,这样可能引起较严重的损伤,如此也可增加手术创伤风险。针对常规手术治疗中耳乳突炎的缺陷,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推广,在对耳部疾病的治疗上,推广将显微镜、耳内镜辅助进行治疗,通过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可在取得满意效果的同时降低手术创伤。本次研究就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观察组双镜联合治疗中耳乳突疾病的效果,结果显示在术后3个月的气导与骨导平均听阈上均较术前降低,且随访12个月也仅1例复发,这充分提示双镜联合治疗效果且预后满意。分析原因主要是联合耳内镜的方式,可凭借该技术突出的放大、照明成像能力,使得观察仔细,且耳内镜不会受到光线角度的限制,可提供显微镜下无法达到的术野,这能在彻底处理病变的基础上减少机体创伤。而在治疗过程耳内镜非单一应用,通过联合显微镜主要可发挥各自优势,不但借助显微镜完成物镜轴线的手术操作,而且可借助耳内镜观察隐匿部位病变,避免对正常组织造成破坏,且治疗更彻底,这也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情况。

综上所述,采取双镜联合治疗中耳乳突炎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听力,且术后疾病复发率较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曾宪海, 王鹏, 赵九洲,等. 耳内镜和显微镜下镫骨手术治疗耳硬化症的临床研究[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8,25(4):358-360.

[2]曾志江, 邵洁琦, 温延辉,等. 耳内镜联合显微镜应用行乳突根治术对外耳道后壁保留的效果[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17(11):35-36.

[3]李静. 显微镜联合高清耳内镜在乳突根治术对外耳道后壁保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54):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