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学生矛盾的“四板斧” ——浅谈如何智慧地化解学生矛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化解学生矛盾的“四板斧” ——浅谈如何智慧地化解学生矛盾

徐栋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国杰实验学校 312000

摘要:高中生基本住校学习,同学之间长时间在一起学习、生活,难免会出现摩擦、矛盾、冲突,造成关系紧张。如何化解学生间的冲突、矛盾,是一个值得大家探索的问题。当孩子发生矛盾时,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协调者,在及时观察到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让学生从小学会与人交往与合作、分享与共处。

关键词:调解、化解矛盾、措施


在班级工作中,学生之间的矛盾是让所有班主任老师头疼的一件事情。学生长时间在一起学习、生活,难免会出现摩擦、矛盾、冲突,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学习生活不愉快。加之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具有特殊性,往往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 “小太阳”,受到父母过度的保护,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再加上个别家长可能存在不正确的引导,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常因一些小事而发生争执。作为班主任,应及时观察到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并应注重通过平时自己的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从小学会与人交往与合作、分享与共处。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我将就如何化解学生的矛盾冲突,谈谈自己浅陋的看法。

一、抽丝剥茧,追根溯源

要化解学生中的矛盾冲突,教师首先要及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而不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更不能用老眼光来看人,胡乱猜疑。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委屈甚至伤害了一部分学生,增加学生的反感。曾经,有两个学生打架,其中W同学前几天刚与别的同学发生过冲突,加之当天围观的C同学称他看到W同学先出手打了Q同学,忙于准备家长会的我心里断定了此事必然是W同学过于冲动所致。我正打算去把W同学叫来,好好地批评教育一番,后幸亏办公室里的老班主任提醒我,不妨再找几个同学了解了解情况再说。后经过同几位旁观同学的交流,我才知道这次冲突其实是Q同学先恶语相向,且不断激怒W同学所致。那次以后,对于学生中发生的自己尚不知情的问题,我一定会亲自进行全面、系统、有计划地摸排调查,而不再是采用“我猜想……” “我估计……”的方式去捕风捉影,必定把事情调查清楚以后再做决定。所以,抽丝剥茧、追根溯源是解决学生矛盾的最大前提,每一个孩子都不该因为任何原因被误解、被冤枉。

  1. 转移注意,“含糊处置”

“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鸡毛蒜皮的小事,无原则纠纷,我一直主张含糊处置,“和为贵”。越是想分清,越是分不清。比如,有一次班上的两个男生在课间因为一件小事吵架,刚要动手,上课铃响了。这时进来上课的我正好看到了这一切。是马上把两个男生叫去办公室处理,还是小事化了呢?我没怎么多加考虑,就和蔼地对两个学生说:“你们看老师我拿了这么多作业本,你们能帮我发给同学们吗?”两位同学很快接过作业本发了下去。之后,我又对全班同学说:“刚才这两位同学闹了点矛盾,可是他们为了不影响上课,愉快地帮老师做事,这很好!我相信他们下课后会正确处理这件事的。”两位学生听了我的表扬,转怒为喜。结果,这两位同学不仅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后也没有再闹别扭,找对方的麻烦。有时候学生只是一时冲动,他们需要的只是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转移一下双方的注意力,给他们彼此冷静的时间,他们自己也会马上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所以,作为老师,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不应当急于批评教育,有时候给孩子点时间,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

三、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生冲突时,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制止,采取妥善的方法,尽量人性化处理,让学生体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彼此双方交换位置,换个角度看待冲突事件,做到心平气和。同是,最好能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所犯的错误,如果学生意识不到,那就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和应该怎样做。当然,这个过程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情绪,应该在一个气氛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帮助鼓励学生勇于承认冲突的过错,善于改正过错,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情感人,在矛盾双方冷静以后,充分发挥我们班主任的协调作用,引导他们“咽下一口气”,化干戈为玉帛。心平气和地思考发生冲突的全过程,主要想想自身存在哪些不足。再让学生汇报情况,不果断地对学生做出谁对谁错的判决。然后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后再对冲突的学生进行教育,并对学生进行教育评价。可以通过“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话想说” 等一系列的引导、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当之处。同时,也可以把矛盾冲突交给冲突发生的双方自己解决,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己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前段时间,班上的一个女生Q和隔壁班的另一个女生J因为一件小事吵闹了起来,言辞比较激烈,还把对方的书本都扔到了地上。本来其他同学已经把两个女生拉开,异常争吵也马上落下帷幕了。谁知,这时女生Q的男友S回到了教室,看到女友和人争吵,就冲上前去想把女生J推出教室。幸而班上另外两个男生反应及时,挡住了男生S。事后,我在处理这件事情时,那位女生是意识到了各自都有不对的地方,立马向对方道歉,把这件事情说开了,女生J也原谅了男生S对她的推搡行为。可是男生S就觉得自己又没有动手打人,只是想把女生J推出教室而已,为什么老师批评他批评得最狠。我让两个女生先离开,单独和他聊天,首先对他勇敢保护女友的行为表示了我的理解,但是也请他静下心来想想,可不可以动手去推一个女生。一开始他还反复申辩,他只是推,没有动手打人。我也肯定这一点,他的确没有动手打人,但是推人了。我也请他喝口水后冷静想想,他做得对不对,能不能推人。后来他的确承认自己动手推人是不对的,只不过一开始当着女朋友的面他不能在老师面前表现得那么“怂”。第二天女生J遇到我时,和我说那个男生S跟她道歉了。

四、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常言道:“让人三分不为输。”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此话不无道理。青春期的学生年轻,血气方刚,很容易冲动。所以平时要经常提醒学生遇事一定要冷静,不要受他人语言或者动作上的干扰,以免爆发冲突。要培养学生的宽容心,以此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的。当学生发生矛盾时,提倡学生不妨尝试着主动向对方释放出善意的信号,这会抚平同学间的隔阂。这样从善意出发,多说一些宽容的话,往往能够触动对方心灵的最深处,从而对其产生一种撞击灵魂的冲击力。在上面的那个事例中,其实就是女生J首先释放了善意,虽然在这次事件中,她是“受害者”,但是她却认识到自己在处理同学矛盾时有不当之处,希望和女生Q和解。从而让女生Q也认识到其实她才是引发矛盾的那个人,最终两位女生握手言和。 平时,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良好的宽容心,从根源上逐步减少、降低冲突的发生,构建和谐班级。


总之,对于学生中的冲突,我们要采取妥善的方式,工作方法尽量人性化,细腻化,以人为本,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和应该怎样做,远远胜过于苦口婆心、喋喋不休的教育方式。帮助鼓励学生勇于承认冲突的过错,善于改正过错,尊重学生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