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原因分析与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9
/ 2

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原因分析与措施研究

乔鹏飞

中国葛洲坝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 650214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社会民生工程,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施工质量及其综合效益上,提出更高的要求。碾压施工作为新型技术,影响大坝建设质量、施工进度以及综合效益,为顺利完成水利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需要灵活应用碾压混凝土技术,以提高技术水平为方法,保质高效地完成水利施工。基于此,对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原因分析与措施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影响因素;碾压混凝土;水库

引言

碾压混凝土是通过拌和机械对少量水泥、水及一定粗细级配的集料拌和而得的混凝土,该类型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在外界温差变化时不会产生大幅度变形,整体稳定性较好、不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及优良的行车舒适性,因此,碾压混凝土基层正逐渐应用于工程施工中,成为工程的重要使用形式。

1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势

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为干硬性混凝土的分类,使用的水泥量少,无流动性,含砂率高,可在施工中广泛应用。混凝土表面使用碾压设备进行碾压,运输、振实等流程可使用普通机械完成,可全面提高机械效率。在碾压混凝土施工期间,将混凝土材料添加至水泥中,降低水化热度。可通过薄层浇筑和自然散热方式实现人工冷却,简化施工环节。由于碾压混凝土强度等级受到骨料级配、温度变化以及含水量等因素影响,施工期间需要对上述因素加以管理。在水利工程中采取碾压混凝土施工,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由于该技术的作业周期短,施工工序简单,便于控制管理施工质量,进而严格管理施工成本。施工主要使用砂砾料、碎石料作为主材料,外加剂添加剂量少,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碾压混凝土施工需要重复进行薄层铺料。和传统施工技术,碾压混凝土施工具有突出优势,施工周期明显短于常规周期,施工流程简单,让工程经济收益得到显著提高,进而提高工程整体收益。

2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提高骨料品质,斜层铺筑施工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建设施工对骨料品质具有较高要求,通过升级改造骨料加工工艺提高碾压混凝土骨料品质。改造后的砂石筛分系统主要由细砂处理、检查筛分、制砂、筛分、中碎车间、一筛筛分和粗碎车间等组成,并将一套制砂系统和一台圆锥破碎机增加投入至中碎车间,可大大提高砂石产量、质量和中碎产能,增大半成品料进料量及减小反击破负荷。对砂石骨料、成品生产过程派驻专门的试验员和工程师全过程监控,严格控制粗骨料的黏土淤泥细屑含量、含水率、超逊经,以及微粒、石粉、细骨料的微粒含量、表观密度、细度模数、含泥量以及颗粒级配等,确保砂石料出厂100%合格和运行参数指令的及时下达调整。一般条件下,每种骨料每班内都要取样检测和质量检查,并完成相应的整理工作和资料分析,若砂石质量出现异常应增加检查频次,及时改进、纠正出现的问题。结合现场施工状况,铺筑过程中利用斜层平推法以解决平层碾压层间覆盖较长的问题。根据报批的仓面设计文件和斜层施工方案施工,在充分熟悉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按仓面设计文件实施碾压混凝土浇筑。

2.摊铺碾压技术

在大坝施工环节,使用汽车进行混凝土材料卸料,保证铺筑厚度均匀,满足设计要求。水坝建设前,可通过运输量对卸料面积进行计算。卸料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安全运输,由指挥员进行卸料指导。施工期间,作业人员使用钢束进行检测,严格控制铺筑厚度,预防骨料分离问题。卸料采取叠压式、串联摊铺法进行,可避免骨料分离,提高铺筑质量。碾压平料过程中需要人工散料,保证水坝施工有序进行。一般情况下使用20t单钢轮压路机,初压先前静后振1次,保持1.5~2.5km/h;复压先小振、再大振、再小振,保持2~3km/h;终压要静压1~2次,保持3~4km/h。在混凝土表面需要逐条碾压条带,保证条带之间存在10~20cm的搭接,端头位置留有1m搭接宽度,从而保证边角区域的压实度。水泥初凝需耗时200min,终凝时间约360min,一次性碾压长度保持40~60m,压实结束控制在3h内。对边角区域补碾施工时,可使用小型手扶振动机施工,将压实度控制在设计范围内。若压实度未达到要求,需要重复碾压,完成混凝土铺筑后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粗骨料窝、白干等情况。

2.3温度控制与防裂

(1)优化配合比措施。在保证设计要求性能的条件下,为了将胶凝材料控制在合理范围,减少水化热,承包商先后进行了3次配合比优化试验。通过优化降低了配合比中的胶凝材料用量,有效减少了混凝土水化反应,降低了混凝土升温。(2)拌和楼温控措施。拌和楼拌制混凝土温控主要为“三冷”:风冷、水冷和冰冷。①一次风冷:开仓前,提前2~3h对骨料进行预冷,风冷后的骨料温度控制在5~7℃。②二次风冷:为降低“一冷”骨料在皮带运输过程中及拌和料储料仓内出现的温度回升,在拌和楼进行二次风冷,二次风冷后的骨料温度在0℃左右。③制冷水:当风冷后的拌和料,在出机口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通过制冷水拌和降温。冷水温度控制在5℃左右。④当以上3种温控措施同时启动仍不能满足设计建议的出机口温度时,启动制冰楼,加制冰屑降温。(3)运输温控措施。①高温季节运输混凝土料的车辆盖上遮阳帆布,避免阳光直晒。②在入仓运输皮带上搭设防雨防晒棚,在满管包裹锡箔纸隔热。

2.4加强现场控制,制定季节性施工方案

碾压混凝土质量现场检查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开展,按照施工程序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此外,要加强对运输车辆司机、平仓设备、现场碾压人员的培训,加强现场管控能力及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保证易损件配备齐全以及设备的及时保养,结合仓面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合理组织人员及设备,做到设备不足或质检员不在不开仓;严格按照试验数据合理设定碾压遍数和碾压厚度,依据规范要求设定振动碾的行驶速度,各种设备和人员行走时应防止对成型层面产生破坏。浇筑时严格控制操作流程和机械设备,及时制止不规范的施工行为。根据以往经常发生的状况,项目经理部制定了碾压混凝土的季节施工方案:降水大于小于的情况下停止混凝土拌和,快速完成碾压、平仓、卸料等正实施的作业,采取排水和防雨措施保护仓面;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在遇到大风天气时散失较快,为保持仓面湿润可实行喷雾补水措施;对仓面积水、进水等失控因素能够及时发现,并快速做出调整防止出现质量事故。

2.5基层养护

混凝土终凝完成后应及时洒水养护,根据天气状况及基层表面潮湿程度确定洒水量及洒水频率,确保基层表面足够湿润。一般在铺筑完成结束1~2d内进行锯缝施工,相邻缝间距控制在8m以内。基层养护过程中禁止通行,养护时间一般为7d左右。

结束语

当前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已日趋成熟、完善,要想使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还需要加大对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要对施工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推动工程建设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清华.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中华建设,2019(12):160-161.

[2]张奉清.碾压混凝土施工方法与安全管理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205-206.

[3]张宪林.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运用及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97-98.

[4]陈钢.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库大坝工程中的运用[J].中华建设,2019(10):148-149.

[5]李小荀.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0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