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2
/ 2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

王辉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昆明市, 650106

摘要:当前阶段,我国已进入脱贫攻坚决胜阶段,相关经济帮扶体制也逐步健全。在此基础上,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存在困难的学生资助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不但应保证其精准性,也要进一步推动该学生群体的全方位发展。在大数据时代的前提下,此项工作可以与当前更加先进的技术相结合,从而为现今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新参考。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资助方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

引言

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步建立并完善贫困学生相关资助政策体系,虽然政府不断强化财政投入力度,也在逐步拓展学生的受助面,提升资助金额,然而在具体实施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我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缺乏一定的主动性

在当前高校的贫困学生认定工作过程中,最为关键性的一步便为家庭条件困难学生应主动提出申请。只有学生主动配合,方可使相关资助工作具有实质性开展。然而在现实中,部分学生由于性格方面原因,或者自尊心较强,本人并不愿意公布家庭实际情况,从而放弃申请,导致这部分学生群体无法接受扶贫政策所带来的资助。与此同时,一些家庭经济情况并不是很困难的学生因为熟悉政策,仍然主动提交申请,因此会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不合理。

1.2评定工作缺乏数据支持

各院校班级成立贫困评定小组后,对提交资助申请的学生开展评定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证明家庭确实存在经济贫困的材料,第二为提交申请的学生生活状况。学生的证明材料是评定工作最主要的依据,其中,主要包括家庭成员构成、年收入、是否存在重大变故、成员就业情况及健康情况等。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些材料均为家长或者学生填写,生源地提供核实证明。在相关内容中会存在证明人员因为同乡情结或者地方保护主义,并未核实调查证明材料中数据的真伪,造成高校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很难确保学生提供的材料的准确程度。此外,资助工作涵盖面较广,主要包含全体学生,因此评定工作也会存在难度。特别是刚入校的新生,刚刚进入校园就需开展认定工作,同学间相互了解较少,往往反馈的信息主要靠提交申请学生的描述,但是主观的描述又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并未对评定工作提供真实的参考依据。

1.3评定工作缺乏标准量化

在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评定时,除建档立卡、特困供养、低保家庭等特殊的子女较为客观外,其他的申请学生缺乏一定的评定标准量化。例如,离异家庭或者单亲家庭的学生,东、西部的地区差异就会导致家庭生活情况存在极大的差距。

1.4缺乏持续性的管理

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工作后,学生应按照我国相关政策及院校规定,主动承担起义务,进行学业达标或者勤工助学等活动。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资助工作流程仅仅截止到助学金发放环节,缺乏持续性的管理工作及对于该类学生的成绩要求,容易导致非受助学生的心理出现不平衡。严重时甚至导致本应得到资助金够更加刻苦求学的学生,不认真完成学业、缺乏上进心。

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具体措施

2.1建立健全贫困生评定体系

一是,增强对于贫困生资料库信息的动态管理。各班级管理人员按照提交的家庭情况证明及调查表等资料,建立新入学贫困学生信息档案,充分运用入学军训的时间段,深入走访宿舍,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条件允许时也有必要实地走访贫困学生家庭,核实材料的准确性、真实性。

二是,运用权重系数,在贫困资助评定体系中,如果基本情况相似,贫困区域的学生则权重就会相应提高。在基本情况中,单亲、孤儿、残疾或者军烈属等情况的学生所占权重略高。运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建立网络资助系统,从而减少资格评定的成本,提升评定调研的准确度。

三是,构建学生信息动态系统,通过考察学生的出勤、参赛情况及获奖情况等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此外。各高校可以按照学生的校园消费情况、证明材料、抽样调查等方式,实施了解学生的各项情况信息,做到每学年对申请贫困补助的学生进行维护管理。综合学生生活、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保证贫困学生信息的完整性。此种做法能够及时改善情况,对于贫困却缺乏上进心的学生进行调整,将相关名额给更需帮助的学生,确保资助金得以最大应用。

四是,进一步增强体制监督,加强评定工作的时效性。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部分违法机构向在校学生出售残疾证或者低保证等虚假证明,造成补助金无法真正给需要帮助的学生。为此,应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监督体制,加强评定的时效性。或者通过学生组织进行相关监督,以提升各方资助金的利用率。

2.2进一步加大对于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高校除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金资助外,也应按照学生的实际性格特征,通过讲座、谈心或者探讨会等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其应肩负的责任使命,激励其积极参与社会的各项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进行回报。

2.3扩展资助金来源

为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帮助,相关部门应号召或积极引导更多的工商个体或知名企业参与至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不仅组织传统的募捐,也要不断提升其办学质量,以此获得社会多方支持,争取得到更多企业、团体或者个体的资助。

2.4创新资助路径,实现资助管理的科学化、准确化、规范化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应运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或者线下教育。学生也要积极配合院校的资助工作,切实减少制造假证明、违背诚信等不正行为。在日后的管理中,也要注重受助学生的实际状况,强化学生的各方面脱贫。综合大数据信息,实现资助的精准度。

3.结束语

在当前国家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及建设中,高校学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故而,为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国家、社会、学校等各方应积极配合,不断完善对于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切实提升资助金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基于大数据驱动的高校“四精”资助工作体系构建[J]. 郭聪如,靳秀兰,杨海燕.西部素质教育.2020(03)

[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黄建美,李洁,罗筑华.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3]精准资助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思维[J].石宁宁,曹轶蕾.科技风.2020(01)

[4]新媒体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包成香,李婷,龚群英,杨晓东.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