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3

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护理进展

何洁

博白县中医院,广西博白 537600


【摘要】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因此,本文从影响因素、治疗以及护理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影响因素;治疗;护理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主要指的是因为诸多致病因素导致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或损伤,从而诱发盆腔功能障碍和器官移位的一个疾病[1]。妊娠和分娩是诱发产后PFD的一个重要原因,产妇产后可出现诸多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如阴道壁膨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粪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性功能障碍(Sexual Dysfunction,SD)、小腹下坠以及尿频等,尤其是尿失禁,不仅危害患者健康,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2]。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展,PDF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正常妇女的PFD发生率为11%,有预测30年后的PFD发病率将增加1倍,具有较大的危害性[3]。因此,本文对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影响因素和治疗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现报道如下。

  1. 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影响因素

1.1妇产科因素

体质指数、绝经、分娩以及妊娠被临床上公认为是影响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分娩和妊娠是比较关键的一个因素。孕产妇因为阴道比较宽松,筋膜和肌纤维弹性下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肌纤维撕裂,导致性生活不协调、阴道前后壁肌肉脱垂等,并且绝经后还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子宫脱垂,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4]。有学者[5]在研究中,选择产后妇女235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盆底肌功能状况与影响因素,发现经产妇的I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是初产妇的5.4倍,并且与剖宫产妇女相比,顺产妇女的I类肌纤维肌力异常发生率较高。所以,分娩方式是诱发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分娩时,新生儿体重也会影响产妇的盆底功能。

1.2细胞外基质因素

在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盆底支持组织细胞外基质变化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6]。因为细胞外基质是由赖氨酰氧化酶、核心蛋白聚糖以及胶原蛋白等组成等,当其出现变化时,会逐渐减退盆底组织支持功能,从而诱发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并发症。在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结构蛋白,有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的盆底组织胶原蛋白含量较低[7]。同时,核心蛋白聚糖可以结合胶原蛋白,与胶原蛋白I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核心蛋白聚糖含有的亮氨酸重复序列与胶原蛋白互相作用时,可破坏胶原纤维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抗张能力[8]。此外,赖氨酰氧化酶是胶原纤维的一个关键酶,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在水中不容易溶解,能够对胶原酶的水解进行抑制,从而使细胞外基质的稳定性提高。

  1. 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治疗

2.1手术治疗

当前在对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通过恢复盆底解剖结构,可以使症状减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是传统术式如阴道闭合术、阴式子宫全切术、阴道闭合术以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不仅不能使阴道上段缺陷得到改善,术后还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阴道窄缩、阴道疼痛以及不适等,降低患者性功能。运用网片修补加固筋膜组织是近年来在妇科盆底重建手术中的一个新进展,并且常见的术式有很多,包括经闭孔无张力吊带术(TVT-O)、无张力吊带术(TVT)以及阴道尿道下无张力吊带术(IVS)等。当前在尿失禁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尿道中段悬吊术是公认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经大腿内侧穿出,能够避免损伤膀胱,并且不容易干扰肠道,创伤较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而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盆底修复手术,可以使泌尿生殖器官恢复正常位置,包括骶棘韧带固定术、阴道前后壁网片加固术以及阴道后路悬吊带术等。因为老年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往往合并诸多内科疾病,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选择阴道闭合术、宫颈切除术以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并且效果显著。有学者[9]在研究中,选择混合性尿失禁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均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经过6-12个月的随访,发现压力性尿失禁的治愈率为96.15%,并且与术前相比,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同时,也有学者[10]在文献报道中,选择盆腔器官脱垂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经阴道前壁路径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结果显示术后盆底功能改善明显,且治愈率为94.12%,提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采用经阴道前壁路径骶韧带悬吊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2.2非手术治疗

2.2.1药物治疗

当前在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时,药物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其目的为通过使尿道平滑肌的张力增加而使尿道关闭压力提高,使溢尿减少,使盆底张力增强,从而使萎缩的支托组织丰满[11]。在药物治疗中,有2大类比较常见:①雌激素替代疗法(HRT),通过与肾上腺素联合运用,可以使治疗效果提高;②肾上腺素激动剂,通过对膀胱颈部和尿道的平滑肌进行刺激,能够使尿道出口阻力增加,从而使控尿能力得到改善[12]

2.2.2功能性电刺激治疗

临床上运用功能性电刺激(FES)对盆底功能障碍和尿失禁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电流刺激盆底肌结构或所支配的神经,能够对治疗性的反应进行直接诱导,对下尿路功能的异常进行调节,使肛门外括约肌、提肛肌以及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3]

2.2.3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训练(pelvic floormuscle exercises,PFME)比较常见的一种非手术疗法,通过收缩盆底肌肉5s左右,然后放松5s左右,重复20-30min,3次/d,持续锻炼10-12周[14]。有研究[15]发现,有意识地开展以提肛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自主性收缩,能够使控尿能力增强。同时,PFME能够使盆底肌的体积和强度增加,但是收缩过度会导致肌肉衰竭和疲劳,并且必须长期坚持,训练一旦停止,则会加重病情。

  1. 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护理

3.1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要重视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使患者对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临床治疗以及训练重要性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使疾病知识掌握率提高,正视自身病情,从而减轻恐惧心理[16]。同时,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应该面带微笑,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拉近护患距离,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耐心倾听,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慰,并且多给患者列举一些成功的病例,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在与患者交谈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提高语音声调,配合相应的手势,增添语言力度,使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此外,指导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比如播放音频、视频、观看电视,或者在公园或站在窗前,追随小鸟、蜜蜂、蝴蝶的飞行,减轻负面情绪。

3.2健康教育

因为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再加上过度担心自身病情,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抑郁、焦虑等,所以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给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对患者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17]。健康教育形式应该多样化,包括座谈会、集体讲座以及针对性指导等,而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以下几点:①视听教育法。利用播放电影、电视以及幻灯片等方法,讲解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知识;②语言教育法。通过开展讲座、一对一交流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讲解,使患者更好认识疾病;③文字教育。将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知识制作成宣传讲解手册、报纸或者宣传卡等,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文字进行描述,增强患者理解[18]

3.3治疗时护理

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电润滑膏均匀涂抹在盆底肌肉治疗仪上,再放入盆腔内,操作的过程中,动作尽量轻柔,避免损伤阴道壁[19]。在治疗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打喷嚏或咳嗽等情况,应该立刻暂停治疗,避免出现不良事件。此外,对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应该对臀部伤口渗血情况进行重点观察,将凡士林纱布填塞在阴道内,避免阴道内创口出血,并且还要对腹股沟两侧创口有无血肿、渗血以及阴道有无流血情况进行观察。

3.4生活指导

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生活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再结合个人喜好,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日常饮食,主要为清淡的、富含营养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严禁食用辛辣、刺激性强、冰冷的食物,维持营养均衡,使大便保持通畅,预防便秘。对于老年女性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阴道壁伤口粘连减少,使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和阴道壁弹性组织增加,对阴道壁伤口愈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0]。同时,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休息,避免进行跳跃、提重物或者从事重体力活动,预防伤口裂开,并且对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疾病复发。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不仅危害女性健康,还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且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佟脆霞,杨丽媛. 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4):87-88.

[2]王春春,陈雯霞. 盆底电刺激联合Kegal法对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尿失禁、盆底肌电生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3):5615-5618.

[3]王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3):3679-3681.

[4]佟英奇,姚岚. 针灸联合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预防产后尿失禁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01):43-45.

[5]朱卫琴,胡雯婷. 骨盆运动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及性功能恢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12):1192-1195.

[6]邹丽,陶玉玲.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电刺激对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评价[J].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57-60.

[7]贺文丽.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01):79-81.

[8]赵素霞. 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J]. 临床研究,2019,27(02):29-30.

[9]郭絮飞,姜明. 探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肌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3):95.

[10]梅晶晶,王玮,邵阿茜,林海素. 盆底肌训练结合护理对产妇盆底肌功能障碍改善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160-163.

[11]江絮萍. 盆底肌训练和盆底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肌力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19,38(34):71-73.

[12]阴敏. 盆底功能障碍采用盆底肌训练配以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的临床探析[J]. 吉林医学,2020,41(02):381-382.

[13]芦爱华,荆蕙,朱香兰. 肌电刺激结合盆底功能锻炼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收缩力及功能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20,42(17):2602-2605.

[14]陈勤艾.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提高盆底肌收缩力的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05):122-123.

[15]李荔.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02):90-92.

[16]陈丽影,王燕婷.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在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中的疗效[J]. 现代医药卫生,2015,31(S2):37-39.

[17]周游. 补中益气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J]. 医疗装备,2015,28(14):16-17.

[18]陈红芳,王丽丰,陈万梅,高丽. 盆底肌锻炼对妇科疾病患者子宫全切术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影响研究[J]. 中国性科学,2016,25(02):32-34.

[19]冯艳霞. 盆底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妇盆底肌力影响和康复的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8):4742-4744.

[20]张晓红,梁莉明,苗娅莉,王建六. 盆底重建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盆底肌肌电变化初步探讨[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11(0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