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辅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6
/ 2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辅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评价

富羽翔 富司洋 栾丽艳 黄萌斯 翟天柱( 通讯作者 )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功能性便秘辅助性治疗中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开展年限范围设定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纳入样本为此期间内就诊治疗的6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全部患者均合并躯体化障碍,以治疗方案差异为分组依据,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基础性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参考对照组治疗方案,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HRDS-24评分、SDS评分,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功能性便秘辅助治疗中疗效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关键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功能性便秘;临床效果

功能性便秘属临床常见疾病,患者机体无器质性病变,其主要致病因素与排便习惯不佳、生活不规律、抑郁等负面情绪、饮食结构不合理等相关,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排便困难、排便量减少、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感等,部分患者伴有腹部不适感及腹胀等[1]。功能性便秘的发病与应激性反应及心理反馈等因素具有相关性,在常规便秘治疗干预方案的基础性上需强化心理问题治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属临床常规抗抑郁类药物,关于其应用于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相关问题缺乏系统性研究分析[2]。本研究总结评估我院患者相关基线临床资料,评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相关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年限范围设定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纳入样本为此期间内就诊治疗的6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以治疗方案差异为分组依据,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全部患者经多项基础性检查确诊为功能性便秘,均合并躯体化障碍,未合并器质性病变,且同意参与研究。汇总分析两组各项基线资料,研究组男女性别比值18:14,年龄跨度范围区间值22-65岁,平均(43.38±2.77)岁。对照组男女性别比值16:16,年龄跨度范围区间值23-64岁,平均(43.45±2.72)岁,基线资料差异对本研究结论无不良影响(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功能性便秘基础性治疗干预,具体护理方案包括促进胃动力类药物、溶解性泻剂、渗透性泻剂、微生态制剂等,共治疗8周。

研究组患者参考对照组治疗方案,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每日餐后服用1次,单次用量剂量设定为10mg。治疗后监测患者功能性便秘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如症状改善效果不佳,需在治疗2周、3周等时间段增加用药剂量,单次最高用药剂量设定为20mg,共治疗8周。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以排便困难、排便量减少、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感等症状改善情况作为疗效评估分析主要标准,如患者治疗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属痊愈,部分好转属有效,其他情况评估为无效,将痊愈及有效患者纳入治疗有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RDS-24评分、SDS评分指标,得分与抑郁程度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5fd97809e4d04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1. 结果

2.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8.8%,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

表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

组别

痊愈例数

有效例数

无效例数

总有效

研究组(n=32)




31(96.9)

对照组(n=32)




22(68.8)

χ2




8.891

P值




0.002

2.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RDS-24评分、SDS评分

治疗前两组HRDS-24评分、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RDS-24评分、SDS评分(5fd97809e4d04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

组别

HRDS-24评分

SD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n=32)

23.82±4.03

10.49±2.66

61.88±3.65

40.55±5.38

对照组(n=32)

23.77±4.15

18.75±2.83

61.92±3.73

57.89±4.02

t值

0.048

12.030

0.043

14.605

P值

0.961

0.000

0.965

0.000

    1. 讨论

    功能性便秘患者无器质性病变,诱发便秘的因素多为躯体化障碍、抑郁及生活习惯、饮食、排便习惯不良等相关[3]。为提高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干预效果,需在常规便秘治疗方案的基础性上联合应用抗抑郁类治疗药物,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清除功能性便秘致病因素,提高治疗效果。

    总结分析本研究各项数据,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达96.9%,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RDS-24评分、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可认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辅助治疗功能性便秘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升治疗效果,其应用价值优于单一基础性便秘治疗。临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常规方案多采用促进胃动力类药物干预,此类药物可短期缓解临床症状,无法清除病因,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4]。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属临床广泛应用的抗抑郁类药物,其成分为西酞普兰的S异构体,用药后可对5-HT转运体产生选择性抑制作用,降低中枢神经系统末梢对5-HT的再摄取作用,也可促进人体内海马细胞生长,继而达到良好的抗抑郁疗效。功能性便秘治疗中联合应用基础治疗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可实现二者的协同,改善抑郁症状态,消除病因,其疗效优于单一基础药物治疗。

    由此可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功能性便秘辅助治疗中疗效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勇,魏忠刚.养心汤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应用价值体会[J].健康必读,2020,(33):65.

    [2]陈怡,梁艳宁,梁雅文, 等.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1):161-162.

    [3]于梦尧,鲁春,冯李明, 等.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焦虑抑郁30例[J].安徽医药,2020,24(8):1655-1658.

    [4]胡建伟.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