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5
/ 2

浅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李兴泽 段超

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 256599

摘要:电力工程项目中使用测量、传感以及其他先进控制方法和智能化电网技术,能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充分满足用户稳定、安全和持续性的发展要求,为行业整体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基于此,以下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引言

在人们对于电能资源需求量不断地增加的形势下,传统电网已经暴露出许多的弊端,难以满足新时期人们的电力需求,基于此,对智能电网进行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以满足社会经济建设与人们生活需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可以促进电力系统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机电工程技术,形成一个智能电网系统。

1智能电网的主要特点

从智能电网的主要特点来看,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重要内容:首先,兼容性较强。智能电网能够接入分布式电源、可再生资源以及微电网等,大大的提升了系统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性,以此满足各个用户的用电需求,达到拓展增值服务的目标;其次,安全性较强。基于智能化控制下的电网不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可能性,避免电网正常输出受到恶劣环境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智能化功能的应用很好地保证了电力信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再次,经济性较高。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通过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大大地提升电力资源配置效率。通过智能化控制的应用,大幅度降低电网损耗,实现对电力资源充分利用,以此充分保障经济效益;最后,自愈性高。智能电能本身具有良好的自愈能力,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可进行实时分析与评估,并以安全性能检测结果为重要依据,在电网出现任何故障时进行第一时间的诊断,并进行故障的自动修复,为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重要保障。

2电力工程技术对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性

2.1维护电网系统的安全性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自然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建设电力电网时电力工程需兼顾的问题就增多起来。相较于传统电网的建设问题,智能电网在整体架构上呈现出更加安全与稳定的特性,可为输配电系统提供更可好的运行服务,可为电力工程提供稳定的电压,避免中途电源的中断,同时通过无功补偿技术对电力、电网设备进行更大的负载工作,使电网在此过程中得到更稳定的运行。

2.2网络架构稳

在网络架构稳定性受到影响,致使系统的维护工作出现了较大的难度。如果电网网络架构出现了瘫痪情况,则会为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带来难以预估的损失。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智能电网技术,以高压供电模式搭建的网络体系,提高了电网结构的稳定性,并且还弥补了区域范围内存在的能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为特殊条件下的电能管理提供了保障,也能实现稳定能源供应。

2.3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

由于电力工程技术的有限造成资源无法合理配伍,从而影响电网资源利用率低、电能消耗过重的问题,为环境带去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智能电网利用自动化的智能设备,不仅可以提升电网运行效率还具备更好的经济性,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起着统一协调的作用,可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完善电网系统的配置工作,有效降低对能源的消耗,这对于推动电网发电最大化、市场化起着促进的作用

3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3.1电源技术的应用

电力技术社会的运行需要支撑很多电力设施,但由于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各地区电力资源的发展现状有明显差异,部分地区还存在电力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面对这种条件,需要对电源供应、环境、智能电网和内部管理模型相互融合,并分析当前电网的电力资源使用情况,有效配制多个电力资源,减少能源浪费。与传统电力供应模式相比,智能化电网有比自身更优的调节效果,在此环节中,可以根据社会资源整体发展情况,合理规划城市内资源管理模式,依靠职能电网系统运行,实现资源的节约,推动行业更好发展。电力工程中,电力资源技术还能帮助促进智能电网高质量建设,从而实现多个设施状态运行,依靠智能电网,实现高效发展。

3.2输电过程的应用

电力输送是一项复杂的作业活动,要向满足电能运输的要求,就必须要铺设大量的电网,而这一项目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输电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输电设备长期处于外界环境中,所以很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影响,从而导致输电设备受损,影响用户使用。因此,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该加大对输电环节的重视程度,并且要充分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克服外界因素的影响。具体操作是当面对功率容量较大,同时电力系统内部电路较多时,就采用交流输电的方式,这种输电方式充分利用了交流输电设备的优点,从而提升了整个输电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外,经过长期的实际操作,表明这种输电模式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论天气状况的好坏,都可以使整个输电系统处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

3.3能源转换技术的有效应用

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实现了能源供给模式的转变,在未来智能电网都朝着环保型、低碳型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能源转换技术科学性的提高,可以在电力规模得以保证的前提下提高电能的远程运输能力。现阶段存在的智能电网的能源应用主要有2种方式:分布式和可再生式,其中分布式还包括自身的储能和发电形式,其中储能主要依托蓄电池等方式来实现,主要目的在于储藏能源,而发布时发电则主要依靠环保可再生资源,诸如晶硅电池转换技术,其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进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4发电技术

电力工程发电技术具有较强的现代化特征,在实现智能电网中的电能控制工作和转化工作时,可以借助电子设备和电力设备高效完成。通过对电力工程发电技术的利用,使能量损耗问题得到了降低,而且控制了设备的使用量,从而使智能电网的工作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电力工程技术领域中新兴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高压变频电气传动技术,管理者可以在智能电网建设时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从而保证动态电压的恢复效率。

3.5电能质量优化技术的有效应用

现阶段,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用电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主要在于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在进行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实现电能质量的优化。现阶段主要通过对电能等级进行划分、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来保证电能质量的优化。此外,电力企业也要充分注意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性,并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用户和市场的交流方式来获得更加客观具体的客户评估体系,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电网的自动化,还能很好地满足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性要求。

结束语

智能电网的开展工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对电网内容进行相关的配备及宣传工作,并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操控人员,使其在电力工程技术开展的过程中将更多宝贵的工作经验运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之上,确保我国智能电网的运行稳固性及安全性,最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其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清泽,王晨,孙迎秋.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简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01):229+262.

[2]李海斌,王子淳.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12):166+168.

[3]荆旭东.探讨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18):125.

[4]谭伟力.基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04):173-174.

[5]陈春阳,曲云鹏.刍议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商业故事,2018(0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