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促进肛裂术后愈合的临床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3

中医外治法促进肛裂术后愈合的临床疗效评价

冯江雪 薄灵芳 李彦丽 王春煦 许建成 陈爱霞

河北省中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1

摘要 目的:评价紫榆膏联合化瘀消肿洗剂促进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 2019年10月—2020年6月住院的肛裂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治疗组采用化瘀消肿洗剂坐浴,紫榆膏外敷换药,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凡士林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 3d、7d、14d创面肉芽颜色、创面水肿、疼痛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术后第3d、7d、14d创面肉芽颜色、创面水肿、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紫榆膏联合化瘀消肿洗剂具有化瘀消肿,生肌敛疮、止痛促愈等功效,可促进肛裂术后创面愈合,减轻创面水肿以及疼痛,疗效明显。

关键词 化瘀消肿洗剂;紫榆膏;肛裂;创面愈合

肛裂是一种以便时、便后肛门疼痛、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为肛肠科的常见病。由于它的特点是排便时肛门周期性的疼痛、出血,导致了人们恐惧排便,而控制大便容易便干,便干又加重肛裂,反反复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1-2]。肛裂很难自愈,常常需要

手术治疗,由于肛裂的手术,多为开放伤口,术后疼痛、愈合缓慢、

病程长,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从中医外治角度出发,在肛裂术后采用紫榆膏联合化瘀消肿洗剂坐浴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6月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肛裂80例,其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年龄22-68岁,平均为(39.18±10.28)岁,其中男18例,女22例;对照组40例,年龄19-66岁,平均为(38.25±11.14)岁,其中男19例,女2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术后创面面积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Y001.7-94)3】。主要症状为:肛门部疼痛、便血或伴有便秘,肛裂的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后可缓解,随后再次发生疼痛可达数小时后缓解;便血为滴血或手指染血,鲜血,量少,肛门部检查常伴有肛管皮肤裂开,肥大乳头和哨兵痔等。

1.3纳入标准:①符合肛裂诊断标准;②年龄18-80岁;③无手术禁忌症;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结核病等;②炎症性肠病、血液疾病或肿瘤患者;③1年内有过肛周手术者;④精神病患者或不能配合者;⑤妊娠、哺乳期患者。

2治疗方案:

2.1 治疗组 予紫榆膏联合化瘀消肿洗剂。术后第2 d予化瘀消肿洗剂坐浴。药物组成:秦艽20 g,川芎15 g,五倍子15 g,侧柏叶10 g,花椒20 g,大青盐20 g,黄柏15 g,苦参20 g,马齿苋15 g,石榴皮10 g,苍术15 g。以上药物按量称取,水煎取汁300 mL加开水100ml稀释,水温35~38 ℃,加入多功能熏蒸治疗机(山东中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LC-C豪华型),打开电源开关,设置治疗过程,臭氧冲洗30 s、药物熏蒸15 min、冲洗30 s、烘干1 min、臭氧消毒3 min,共20 min。肛门伤口换药,换药时先消毒,清洁伤口,再将紫榆膏(河北省中医院自制膏剂,由紫草、地榆、血竭、当归、冰片组成)适量均匀涂抹创面上,覆盖无菌纱布,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术后第2d开始用1:5 000高锰酸钾液坐浴,每日1次。然后换药,用凡士林纱条外敷伤口,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

2.3 手术相关 两组手术均采用椎管内麻醉,手术方式均为肛裂切除术,手术中修剪创缘,使切口呈下窄上宽的“V”字形便于引流,手术切口不缝合,手术后48小时内常规静点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3 观察指标

3.1 创面肉芽颜色 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肉眼观察创面色泽情况,创面鲜红计0分;淡红计2分;苍白计4分;紫暗计6分。

3.2伤口疼痛: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 此法是由0到10共11个数字组成,病人用0至10这11个数字描述疼痛强度,数字越大疼痛程度越严重。0无痛,1-3轻度,4-6中度,7-10重度,询问患者疼痛的程度,作出标记,或者让患者自己画出一个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4】,对两组术后3d、7d、14d疼痛情况进行评价。

3.3创面水肿:创面边缘皮肤平整,无突起0分;创面边缘稍突起,皮肤柔软1分;创面局部红肿、皮肤变硬2分; 创面呈肿块状突出或局部糜烂坏死3分。

3.4创面愈合时间:即创面被新生肉芽组织填满、覆盖组织完全上皮化所需时间。上皮化依靠肉眼观察,每天换药,观察创面愈合程度。

4 统计方法

应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5 结果

5.1两组创面肉芽颜色、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创面肉芽颜色统计学比较,p<0.05,表明两组患者创面肉芽颜色评分在术后7d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比较,p<0.05,表明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低于观察组,

见表1。

表1两组创面肉芽颜色以及愈合时间比较

组别 n 术后第7d创面肉芽颜色 创面愈合时间

治疗组 40 0.82±0.36* 12.40±3.23*

对照组 40 1.71±1.04 14.38±4.77

P值 0.0012 0.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5.2两组创面水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d、7d、14d天创面水肿比较,P<0.05,表明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水肿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两组创面水肿比较

组别 n 术后第3d 术后第7d 术后第14d

治疗组 40 0.89±0.27* 0.54±0.24* 0.36±0.12*

对照组 40 1.23±0.35 1.06±0.41 0.66±0.37

P值 0.007 0.000 0.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5.3两组术后创面疼痛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d、7d、14d创面疼痛比较,P<0.05,表明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低于对照组,见表3。

表3两组创面疼痛比较

组别 n 术后第3d 术后第7d 术后第14d

治疗组 40 3.22±1.07* 1.28±0.33* 0.43±0.18*

对照组 40 3.73±1.61 2.13±0.49 0.95±0.52

P值 0.000 0.000 0.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6讨论

肛裂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大便干燥,撕裂肛管皮肤后形成的溃疡,好发于肛管后、前正中5】。其发病机制未明,现在较为公认的肛裂的本质是缺血性溃疡,肛裂的治疗方法很多,目前仍是手术治疗治愈率最高,且复发率低6】。因肛门特殊生理结构和功能,肛裂术后创面多开放,术后疼痛、痉挛是肛裂术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肛裂手术是对机体产生损伤的手术,肛门部位特殊的生理构造,加上手术创面损伤及排便刺激等影响,导致手术后合并伤口感染、疼痛、创面愈合缓慢等问题。另外肛门周围神经丰富,齿状线以下受脊神经的躯体 感觉神经支配,对疼痛极为敏感。再加上手术的进一步损伤导致血液黏滞度上升,组织局部血供降低,从而创面愈合缓慢。从临床数据看,治疗组采用紫榆膏联合化瘀消肿洗剂促进肛裂创面愈合,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明显优势,可以明显的减轻术后疼痛,预防水肿的发生,并促进创面愈合。

肛裂常见于肛管后正中位置,此部位的血液供应较其他区域差。有些学者认为,内括约肌痉挛是肛裂的原因,而不是肛裂的后果7】。肛裂损伤浅者只损伤肛管皮肤,深者可损伤皮下组织甚至肌肉组织。肛裂的特点为肛管括约肌痉挛,排便时肛门疼痛及出血,易受刺激和感染,裂口经久不愈。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发展成肛瘘或脓肿。但由于肛门局部解剖结构和复杂的生理功能,肛门位于一个特定的污染区,肛门括约肌的痉挛容易造成局部引流不畅,尽管术后伤口多采取开放处理,但上述种种因素都极易导致创面愈合迟缓。中医学认为,术后金刃创伤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则气滞血瘀;经络瘀阻不通,进而水行不利,导致局部水肿、疼痛,肌肤失养,愈合缓慢。治宜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消肿生肌

4】。化瘀消肿洗剂方中秦艽、川芎可祛风通络止痛,活血养血舒筋;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五倍子、侧柏叶、大青盐消肿生肌,清热止血;黄柏、苦参、马齿苋、石榴皮、苍术行气燥湿,清热解毒。全方配伍,共奏活血化瘀、消肿生肌、清热燥湿之效。而外敷药物紫榆膏是中医外科的经典用药,方中紫草、地榆为君药,可清热凉血消肿。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臣药。当归、血竭消肿止血,生肌敛疮,为佐药。中药坐浴联合药膏外敷,活血通络,养血生肌,消肿止痛,此种方法更加符合肛裂缺血性溃疡的本质。

研究表明多功能熏洗仪将中药粒子直接作用于体表,从而产生杀虫、杀菌、止痛、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同时中药粒子还可通过透皮吸收并刺激组织细胞受体或参与调节新陈代谢水平等生化过程发挥药疗作用。热是一种物理因子,热疗属于物理疗法范畴。坐浴能使肛周皮下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减轻局部组织充血。温热刺激还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炎性水肿,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使肌肉、肌腱等组织松弛,从而收到明显的消肿止痛效果8】。总之,中药坐浴过程中充足热能和对症药物持续作用创面,出现一系列的生理药理效应,有助于消肿止痛,祛腐生肌,加速创口愈合。

综上所述,肛裂手术对肛周组织损伤造成的气血不畅,肛门局部气滞血瘀,湿热蕴结,是其术后伤口愈合缓慢的主要病机。化瘀消肿洗剂是课题组临床经验总结的协定方,以活血化瘀、生肌敛口为主要功效;紫榆膏清热凉血,消肿止痛。两者协同应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避免了肝、肾的首过效应,保证了药物浓度,充分发挥了药物的疗效,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临床观察显示,紫榆膏联合化瘀消肿洗剂可促进肛裂术后创面愈合,减轻创面水肿以及疼痛,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斌,吴锋,郭晓晖.裂愈汤治疗Ⅰ、Ⅱ期肛裂的疗效评估及机理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5,35(7):5-7

[2]夏泽华,张雅明,沈菲菲.裂口扩创加内括约肌切开术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肛裂[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787-78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4

[4]王冬青,刘丽萍,荀绍山.柏硝祛毒洗剂坐浴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12):1799-1801.

[5]李明,王建民,卢灿省.太宁栓用于肛裂术后治疗的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3):12-13)

[6]申旭龙,唐学贵,任敏,等.肛裂手术治疗方法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147-148)

[7]张东铭.肛裂的现代概念[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1,7(4):1-5

[8]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0-140.

课题来源: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5年度中医药科研计划课题(编号:2015105

作者简介:冯江雪(1972—),女,副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肛肠外科诊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