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角色游戏的分享环节——以《热闹的大街》主题角色游戏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1
/ 2

浅谈角色游戏的分享环节——以《热闹的大街》主题角色游戏为例

梁骁蓓 苏霞璐

金华市实验幼儿园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随着现代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发展,我们认识到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而游戏分享环节作为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渐渐受到教师和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主要总结归纳了我国游戏分享的发展和游戏分享的价值,分析主题角色游戏中游戏分享环节的开展与实施,也反思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关键词:幼儿角色游戏;游戏分享

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自发、自由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的权利,而且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经。游戏分享环节是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沟通、分享游戏经验的活动,是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环节里孩子能充分表达、展示自我,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游戏分享环节是由传统的“游戏讲评”环节发展而来,从“游戏讲评”的师本位转变为“游戏分享”的幼儿本位,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1]

一、我国游戏分享环节的发展

在21世纪之前,“游戏分享”被称为“游戏指导”、“游戏点评”,主要是由教师用垂直的方式来指导幼儿的游戏,是以教师为主的指导性环节。2000年,邱学青将这个活动环节称为“自主性游戏讲评”,并强调了幼儿是“讲评”活动的主体,“讲评”是幼儿与教师的双向活动。21世纪以后,“分享交流”、“自主交流”、“游戏分享”等概念开始慢慢替代“游戏点评”和“游戏讲评”,[2]“游戏分享环节”概念的发展过程也是教师儿童观和教育观的转变过程。

二、游戏分享环节的价值

(一)游戏分享环节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国内学者认为在分享环节能帮助幼儿整理、分享经验,同时内化新经验,丰富游戏内容;引导幼儿抒发游戏中的情感体验,加深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提升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在交流过程中,促进幼儿语言、思维、逻辑等综合能力的发展。[3]

(二)游戏分享环节对游戏本身的价值

师幼讨论、幼幼讨论可以完善游戏的角色、情节和主题,提升游戏的乐趣,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讨论的过程是经验分享的过程,也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为下一次的游戏的开展做好准备。[4]分享环节可以出现在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如游戏前的分享可以帮助幼儿回忆上一次游戏的经验,可以认识新的游戏材料,点燃幼儿的游戏兴趣等等;游戏后的分享可以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将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融合自身理解,产生新的想法,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5]

(三)游戏分享环节对师幼关系的价值

在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难以做到对每一个游戏进行持续、深入的观察,而游戏分享环节恰恰可以帮助我们更大范围、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当前经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幼儿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为下次游戏的展开和教师的个别化教育提供依据。游戏分享环节也是师幼共同参与、平等交流游戏信息和经验、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幼儿在分享经验的同时也在分享彼此的快乐,使得师幼之间的情感连结变得更加紧密。

三、《热闹的大街》主题角色游戏中分享环节的开展与实施

我们的游戏是在《热闹的大街》主题背景下展开的,在一次户外主题建构游戏时,安安骑着一辆晨锻的小车进入我们的游戏场地,其他孩子纷纷效仿也开始骑小车,在这个过程中生发出了“交警-司机”的游戏,以此为契机,我们的游戏就从主题建构游戏转变为主题角色游戏,并出现一系列有趣的角色。

  1. 分享交流,丰富游戏经验、内容,提升游戏主题

我们借助游戏分享环节,引导孩子回顾自己的已有经验,通过分享和讨论使得个人经验变成集体经验,同时提升自己的已有游戏经验经验共享也让游戏角色变得更为丰富,游戏情节和主题得到进一步提升,推动了游戏的发展,孩子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发地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共解难题,共享快乐。

在游戏时我们观察到司机和交警的矛盾,借助游戏后的分享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让闰闰分享自己游戏中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游戏体验,把闰闰提出的“开车的人不听从交警指挥怎么办?”这一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来讨论如何解决,最后作为梳理者帮孩子来梳理与提升经验。

第三次游戏前小朋友们去寻找“交警”角色的材料,正好看到中二班的小朋友拿着棒子在玩,孩子们就纷纷上前去问:“这个棒哪里拿来的?”经过中二班小朋友的指引,我们顺利找到了交警指挥棒。鳅鳅说:“我们的交警衣服还没有呢?要去去小木屋找找看吧!”听了鳅鳅的建议,孩子们一起来到了小木屋,找到了警察、环卫工和邮递员的背心,还发现了两个照相机还有一个手电筒。

孩子们拿着这些新发现的宝贝,开始了新一次的游戏,在之后就出现了很多新的游戏角色(工程师、警察、环卫工、邮递员等等),游戏主题也从单线程的“交警-司机”转变为多线程。

第六次游戏前的分享环节,围绕上一次游戏进行讨论,俊驰和匆匆说:“我们昨天是造停车场的,但是我们的停车场还没造好,我们造了停车场的车位、收费亭,收费亭没有完工,屋顶没了,上下上下的也没有造好。”匆匆继续说:“车位里还有很多积木块,还很乱。”匆匆和俊驰表示今天还要继续搭建停车场。

游戏前的分享环节,通过引导幼儿回忆上一次游戏的经验,可以解决前次游戏未能解决的问题,孩子可以在分享时交流自己的游戏愿望,既能为本次游戏做经验铺垫,也是对上一次游戏的延伸。

  1. 巧用媒介提升游戏分享效果

数字信息化时代使得游戏分享有了更多可以使用的工具,可以将语言“无法描述”的游戏瞬间以照片、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多媒体设备的即时记录可以帮助孩子在分享时再次沉浸到游戏情景中。我们利用照片和视频及时记录幼儿游戏中的闪光点,结合语言表达、绘画表征等方式,激发幼儿畅所欲言的性质,提升幼儿的参与性,促进游戏分享的最优化。

  1. 游戏与教学活动相融合

游戏分享环节是游戏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教学的属性,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游戏分享是有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的,能促进游戏和教学活动相融合,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2]

在谈话和游戏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交警的经验还是较为零散且未被充分调动的,因而,我们适时地将讨论主题引导到“交警”角色上,通过鳅鳅和双双的分享以及观看交警执勤的视频,进一步了解交警的工作。

四、问题与反思

我们也认识到在游戏分享过程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我们的游戏分享环节多在游戏前或者游戏后进行,很少在游戏过程中进行游戏分享,说明我们老师也需要提高自己的游戏能力,转换不同“角色”自然地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无痕地进行游戏中的分享交流。

第二,我们在游戏分享时常常想要面面俱到,反而错过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抓住游戏中真正的问题和闪光点。

第三,孩子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在游戏分享环节,还是以教师的提问居多,孩子主动“发问”的机会比较少。我们要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提问、评价和回答的机会还给孩子,少说“我觉得”,多问“你们觉得”。


参考文献:

  1. 杨红岩.我国近年来幼儿园游戏分享环节研究综述[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1):100-106.

  2. 汪天水.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教育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 李庆霞.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分享环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4. 赵乐梅. 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游戏讨论环节中师幼互动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 汪劲秋. 游戏中的“一百种对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17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