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李琳 张胭脂 朱尘丹 盛佳佳 姚小丽

空军第九八六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阶段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实验时间集中在2018年9月-2020年3月,共计110例患儿参与本次实验中来。对所选患儿进行随机编号,对照组患儿编号均为奇数,实验组患儿编号均为偶数。通过一般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患儿,通过阶段性护理干预手段护理实验组患儿,对两组患儿亲属护理满意度、惊厥持续时间及体温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实验组患儿亲属护理满意度上升幅度相比对照组较大,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展开分析,实验组患儿惊厥持续时间缩减幅度相比对照组患儿较大,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展开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儿体温变化幅度相比对照组患儿较大,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阶段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一般护理模式,其在提高患儿亲属护理满意度、缩短患儿惊厥持续时间、降低患儿体温方面作用较为突出。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阶段性护理干预;一般护理模式

前言:小儿高热惊厥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出现几率,患儿在患病后会表现出全身痉挛、体温升高、惊厥等症状,医护人员如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能会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在以往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护理人员多是采取一般护理模式,护理工作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护理工作开展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种情况下,阶段性护理干预模式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因此,对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阶段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共计11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参与其中,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为11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实验开始于2018年9月,结束于2020年3月,以患儿编号奇偶性为依据对患儿进行分组,进而开展本次实验。对照组患儿年龄中间值为(1.8±0.4)岁,年龄上限为4.8岁,年龄下限为0.4岁,29:26为男女比,实验组患儿年龄中间值为(1.7±0.3)岁,年龄上限为4.9岁,年龄下限为0.4岁,30:25为男女比。两组患儿基础信息之间的差异较为微小(p>0.05)。纳入标准:患儿均为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进行本次实验;自愿参与原则是本次实验开展的必要条件和依据。排除标准:患儿亲属中断本次实验的开展;患儿在实验过程中死亡;患儿身体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异常情况[1]

1.2方法

通过一般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患儿,通过阶段性护理干预手段护理实验组患儿。在一般护理模式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儿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加以应对。在阶段性护理干预模式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在患儿入院时对患儿病情进行分析,在测量患儿体温后实施退热处理,并与患儿亲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帮助患儿亲属掌握相关知识,确保患儿亲属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2]。而且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出现惊厥现象,并提前做好应对方案,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高效应对惊厥、脑损伤、呼吸抑制等情况的出现,以此保证患儿生命安全。护理人员在阶段性护理中应充分认识到饮食对患儿病情的影响,提高高纤维食物、水果蔬菜等所占比重,调整患儿的饮食结构,以此帮助患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此外,护理人员应注意惊厥复发的防范护理,要求患儿亲属加强对患儿的监管,注意规范患儿的行为,熟练掌握相关注意事项,以此更加的控制患儿病情。

1.3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儿亲属护理满意度、惊厥持续时间及体温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及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中涉及到的数据均依靠SPSS21.0工具进行分析和处理,(x±s)用于指代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通过(n)加以指代,P<0.05表示数据差异较为凸显[3]

  1. 结果

2.1两组患儿亲属护理满意情况

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实验组患儿亲属护理满意度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94.55%远远高于78.18%,两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详情见表1。

1 两组患儿亲属护理满意情况

组别

人数(n)

十分满意(n)

比较满意(n)

不满意(n)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55

16

27

12

78.18

实验组

55

28

24

3

94.55

X2

-

-

-

-

6.388

P值

-

-

-

-

p<0.05

2.2两组患儿惊厥持续时间

对本次实验展开分析,实验组患儿惊厥持续时间缩减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儿,(36.9±7.5)分钟远远短于(72.4±8.4)分钟,两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

2.3两组患儿体温

展开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儿体温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儿,(36.4±0.3)摄氏度远远低于(37.7±0.4)摄氏度,两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

  1. 讨论

相比一般护理模式,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的表现更加理想。阶段性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指标将患儿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护理手段,以此提高护理工作的水平,优化疾病治疗效果[4]。共计11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参与2018年9月-2020年3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对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阶段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5]。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实验组患儿亲属护理满意度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亲属护理满意度78.18%,对照组及实验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展开分析,实验组患儿惊厥持续时间(36.9±7.5)分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惊厥持续时间(72.4±8.4)分钟,对照组及实验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展开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儿体温(36.4±0.3)摄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体温(37.7±0.4)摄氏度,对照组及实验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实验结果显示,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一般护理模式[6]

本次实验表明,阶段性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亲属护理满意度、缩短患儿惊厥持续时间、降低患儿体温方面有着十分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俊霞. 分阶段护理干预对高热惊厥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2):4219-4220.

[2]姚树凤.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5):135+138.

[3]江洁. 综合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阶段性镇静用药中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6):83-84.

[4]卢彩兰. 小儿高热惊厥中阶段性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328-329.

[5]朱燕妮,穆琳琳.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4):180-182.

[6]李珊,时维密.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4):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