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的安装与运行维护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2
/ 2

电力设备的安装与运行维护分析

朱海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曲江供电局,广东韶关, 512100)

摘要:在电力系统建设实施过程当中,电力设备的有序安装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安装是否科学合理将影响整个运行效果。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对电力设备的安装运行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每一个环节都要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得整体的安装调配能够取得最优化的成果。基于此,以下对电力设备的安装与运行维护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设备;设备安装;运行维护;分析

引言

对于电力设备而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电力设备的维修工作也作为各种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因此通过合理地对电力设备进行维修,不仅能有效的预防和快速处理设备日常中的故障问题,与此同时要对现有的计划周期进行科学有效的利用,这样做的目的能够对供电设备存在的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

1电气设备安装技术要求

在现代化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和落实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建筑室内的整体配置,还是对于建筑室外其他系统和设施的管理,都需要依靠配电系统和总配电箱等发挥重要枢纽作用的电器设备和系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而设计人员通常为了确保钢结构建筑的配电系统,在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为保证建筑内部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性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便需要进行配电系统的分级配电模式设计,同时对各级电气设备的安装进行细致的规划和精确的校准。首先,在钢结构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便是要确保所使用的电器设备,应符合钢结构建筑的使用安全性以及设计理念。其次,建筑内外电气设备的安装工作应在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同时对于体积和质量较大的电气设备,必须借助其中设备和其他安全保障措施来维持现场施工的秩序和安全。最后,在保障电气设备线路搭接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为设备的运行以及后续的检修和管理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这样才能使电气设备在钢结构建筑中充分有效地发挥出其作用与价值。

2电力设备的安装要点分析

2.1电缆线的安装

注重做好电缆检查,在电缆高效化敷设之前,要注重做好电缆应用规格与应用型号核对,确保其与设计方案能有效对应。其次,技术人员要针对性做好电缆外部损伤情况判定,做好多方面精细化检查。在电缆切割以及分配操作中,有较多电缆盘中诸多电缆线型号与规格差异性较大。为了对随意接线导致电缆接头较多等问题进行控制,要注重对各条电缆实际长度展开精确化测量,之后对实际测量结果展开有效分类与组合。

2.2钢管暗配施工技术要点

管线的预埋与铺设是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施工环节,并且由于在该环节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了输电线路裸露或者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时,该区域的管线会随着钢结构建筑的使用年限增加以及老化问题而引发漏电与火灾等事故。因此将电气设备的输电线路设置在钢管内,从而利用钢管来隔绝线路和外部环境的直接接触,达到保护线路的目的,便是当前在钢结构建筑的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技术实现的要点在于,通过对建筑内部的空间分布设计以及在建筑地基建设过程中预留出管线预埋的空间,并通过对安全防护措施的搭设,保障钢管和所需要安装的电气设备供配电线路之间相吻合。

2.3配电设备安全

为了能促使建筑工程项目电气设备能在稳定的电力负荷中保持高效化运转,要注重做好电能高效化分配等,此环节要注重参照建筑项目抹灰施工标准合理判定,比如基本高度与厚度等各项参数。在建筑内部电气设备安装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建筑项目隔墙线以及水平线实施规范化核查,对建筑项目内部电管、灯具、插座、开关等位置合理判定,做好高度标准操作。在前期施工中要注重做好孔位预留,对配电设备箱盒、面板等高效化安装。之后展开暗配管路检查操作,对管盒带线规范化处理,确保收口位置具有良好的整齐度。

3加强安装与运行维护采取的对策

3.1强化在电力设备方面的监督管理

首先,国家应该对相关电力企业进行监督,并制定颁布科学的安全管理规范。针对电力企业当中存在的一些检验不达标、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是已经到期的相关生产设备进行强制报废,从而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坚决杜绝使用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劣质电力设备,确保电力设备的稳定、正常运行。其次,电力企业需要自觉遵守相关的国家安全标准,对设备设施的使用规范以及使用方法进行明确,构建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等。另外,在电力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还需对其使用材料、设备状态、故障情况与故障发生频次等进行安全记录,从而做到对所有设备的实际情况了然于胸,在最大限度上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而针对可能会发生的设备问题也要有相应的维修计划,确保可以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排除隐患,恢复设备运行,进而为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最大的保障。

3.2完善设备更新

目前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论是电力设备或者设备维修技术等,他们都在不断地进行发展,尤其对电力设备而言,现如今正向着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前进。站在自动化的角度上分析,设备故障监测系统也逐渐的实现了远程化操作,如果设备存在故障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快速进行预警处理。此外也能通过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将一些小的问题及时进行检修,所以在电力企业中,要及时更新和完善电力监测系统,同时一些硬件设备也要做到更新,根据区域实际的用电情况,科学的选择电力设备,对于一些老旧的设备要做到及时地更换和处理,这样才能对一些安全隐患及时地控制。

3.3考虑外部环境因素

通常情况下,电力设备都会处于长期的运行状态当中。因此电力设备在具体的安装调试过程当中,一定要全面的考虑外在环境因素,全面的降低恶劣天气所产生的影响,对于电力设备能够做出全面的保护,避免出现电气设备的损伤或者整个系统的破坏。我国的地域辽阔,南北方的天气气候存在一定的不同,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实施过程当中,一定要对外部的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电力设备具体安装调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遵循国家所提出的国标标准进行,将外在环境所存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这两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例如我们在对变频式电动机进行调试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变频电动机的额定参数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对于外在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也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外在影响因素,从而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

3.4应用科学的统计数据,及时有效预测设备状态

必须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来统计数据,进而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预估。首先要做的是分析统计数据和设备当前情况参数间的关联和差异。需要针对设备运转的时长、供电量、开机和停机次数等实施有效的登记、统合与解析,显示部分设施虽然已经到了检修时间,但是其开机运转总时长并未超出同样型号的设施,这时就能够针对此机械设施的大修时间稍作后延。部分设施虽然还未到大修,但是开机运转时长已经超出规划时间,这时就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对电力设施实施提前小修。在小修期间,找到部分设备潜存问题,针对这部分问题实施科学化处置。由于运用了这种科学统计数据的方法实施预测评估,因此在展开小修以前,就已经设计了详细的检修技术方案,能够大大节约检修时间,提升检修效率。

结束语

电力设备进行检查中,如果其中一个设备存在故障,或对设备维修时出现一些安全问题,这样对于整个电力系统会带来严重危害。所以电力企业要对设备维护工作引起足够重视,通过提高设备的安全管理,不仅能有效控制设备出现的概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性,进一步促进电力企业自身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国栋.电力设备安装、调试中的常见问题研究[J].科技风,2020(09):184.

[2]冷玉冰.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现代交际,2019(09):256+255.

[3]冷玉冰.关于电力设备安装运行维护的分析和探讨[J].决策探索(中),2019(02):52.

[4]李建华.电力设备安装运行维护的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41-42.

[5]刘志鹏.电厂电力设备安装管理工作[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