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初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汪建鹏

湖北省天门市黄潭中学 湖北 天门 431708

摘要:中学生核心能力评价是当前基础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现有研究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初中数学核心能力的内涵和初中生数学核心能力评价的操作维度,在实际评价中应以核心数学能力在一定的数学知识上的体现为基础,以一定的数学思维形式和一定的数学适用性同时对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从知识的准确性、方向的正确性、方法的合理性和论证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从而建立一个框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测评

在基础教育领域,核心竞争力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在国际扫盲评估的基础上,对我国基础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巩固进行了探讨。在这一基础上,专家和科学家研究了培训方案的核心能力问题。主要目的是建立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选择合适的初中生核心能力评价方法,提出提高基本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数学个体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初中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要素已经得到了专家和科学家的广泛认同,鉴于初中数学核心能力的三个层次,研究者也希望能够根据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对核心能力水平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以具体的教育理论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促进核心能力提升,初中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的目的是:基本上进入学科课堂,实现核心素质观。在现有数学核心能力内涵及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初中数学核心能力水平评价框架。

一、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论分析

近年来,核心能力这一词汇一直处于教育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中。核心能力的提出,意味着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教育发展方面有更多的内涵和关注。关于数学的核心能力,数学界的科学家们有自己的看法。随着数学核心能力概念的发展,专家和科学家们越来越相信情感、态度,数学的核心能力是学生在一定的数学学习领域的综合能力,而数学的核心能力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尊重的基本素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学科规范性、能力完整性和核心能力的发展过程,这不仅体现了对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视,促进了从教育改革到核心竞争力发展的进步与完善。由此可见,教育专家学者对初中数学核心能力的内涵已达成共识,这是初中数学教育实施和发展的基本标准。为了更好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有必要开展数学核心能力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基于测评的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维度划分的理论分析

过去,在识字评估研究中,普遍倾向于将学习简化为对概念和认知概念的理解。在这一观点下有了理解、认知、知识等分类方法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相似函数,这些函数被视为不同方面的描述程度。并且认知结构的描述往往成为对理解的更详细的描述或理解的另一种表达,主要原因是,在当前相关理论中,认知结构达到不同理解水平的程度,从知识、理解到综合、评价,从单点结构到扩展抽象结构。特别是比格斯的SOLO单独分类理论描述了学生在问题情境下的知识水平、思维和知识关联表现。它可以理解为一种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类的方法,知识的划分反映了对学习者规模的研究和对认知方面的划分。除此之外,明确的教育水平还将可观察到的学习成果作为内容纳入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具可操作性。

在对数学核心能力的评价上,国际上以往进行的PISA数学测试和TIMS数学测试更倾向于,传统的数学能力应用测验PISA学生数学评价体系的核心,其评价框架主要包括数学内容;但是有些内容只能在数学理论本身的意义上表现出来。另外,数学学习在思维层面的变化和表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因此在讨论数学教学的学习能力水平时,学生在不同阶段思维水平的变化和不同学生之间思维水平的差异。此外,一些国家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美国、法国、英国等也受益匪浅。国际数学能力概述,主要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把数学知识作为联系学生生活状况和数学能力的载体,其中一些研究者分析了美国、芬兰等国对数学素养评价与实践的研究,从比较的角度看德国和新加坡。结论是:四国对数学素养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特征性评价,并把评价作为数学过程的一部分。数学素养评价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中重要的诊断手段,是改进和完善教学的重要依据。从数学知识的三种形式来评价数学核心能力,主要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它还缺乏基于当前研究核心的评价,对评价的研究过程提出了建议,认为当前的学习评价应该注重理解。在考虑互操作性和有效性因素的情况下,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数学内容、数学过程和数学情境的全面而深远的数学理解上,然而,初中数学的实际应用特点还比较模糊。

三、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测评框架建构的一种尝试

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学科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难以建立,如何在相关学科中体现"本质特征"这一一般内容,而学科相应的核心能力是核心所在。使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每种方法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知识组件,这些组件要么单独使用,要么集成在一起。初中数学不能广泛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对初中数学学生核心能力的评价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以解决数学问题的形式进行的。在分析初中数学核心能力评价维度的基础上,笔者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操作出发,更详细地描述初中生的内在思维过程和答题中的显性行为,以期有所反映。知识的准确性是指在问题分析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的准确评估和获取;定向策略是指学生根据问题解决的目标,对问题解决的宏观和定向意识;方法的合理性指为解决问题而选择必要且有效的具体方法。论证的有效性意味着:学生有效地实施提出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数学表达式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是四个维度可以更详细地描述和体现数学知识的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学生数学思维与核心能力的问题情境。

5fbf5784889a9_html_4ffdf1079063d653.png

图1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测评结构关系

基础素养体系的发展不仅要抓住教育目标,更要抓住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在教育统计学中有两种可能:判断标准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不同地区受教育程度的显著差异更适合用标准参考测验法划分和评价中学生的核心能力。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5fbf5784889a9_html_b768f740924b01ef.png

图2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测评流程图

结束语

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初中数学核心能力的内涵和特点,试图找到一种更详细、更准确、更易于使用的评价方法,体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数学知识的创造。初中学生数学核心能力评价的三维框架理论上是对已有研究的延伸。在后续工作中,要努力应用研究成果,开展评价实验,进一步推进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董吉玉,王帆,彭致君, 等.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STEM课程融合之路——以数学学科为引领[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9):111-117.

[2]朱立明.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科学,2020,36(4):29-37.

[3]赵军.谈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0,(29):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