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谈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策略

冯敏

德州市陵城睿聪实验学校 253500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在开展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是一门不可忽视的辅助课程。物理实验的开设主要是通过将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清晰地划分学生间的工作职责,明确小组成员间的责任,通过实践操作、理论指导、数据分析与整理最终将物理知识与实践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探索的良好兴趣,实现高效化物理教学的目的。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谈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策略

引言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物理属于其中极为关键的一门,对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教师在物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也需重视自身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构建出更加高效的学习环境。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属于其中的重要一环。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印证自身所学的作用,并且也可以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也需积极转变实验教学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素养、综合素质。

一、初中物理分组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验主要是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完成,由于教师和学生对于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制定相应的实验规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监督,整个实验过程存在嬉戏打闹、纪律松散的不良现象.我们知道,实验室本应该是科学严谨的地方,而教师对实验课堂的定位缺乏合理的判断,导致实验课堂纪律散漫,学生实验积极性不高,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及创新能力。但很多教师在实验课堂中小组分组时,往往没有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忽视了学生的性格特点。

二、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策略

(一)根据实验需要,科学合理分组

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分组实验教学,教师首先应该根据物理实验的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实验小组。一般而言,一个小组通常由5人左右组成,每个小组必须要含有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水平和不同性格特质的学生,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不同学生的优势,起到以强带弱的作用。教师应该将物理成绩较好,物理基础较差,平时表现活跃,日常比较内敛的学生划分到同一小组中,平衡每个实验小组,让每个小组在公平的基础上势均力敌地进行探讨和开展竞争。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各个小组明确职责和进行分工,先选出小组长并实施组长轮换制,再选出实验方案起草员、主操作员、讲解员等,为分组实验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实验后的分析与总结,提高分组教学成效

初中物理实验分组教学的目的旨在通过实施教学来调动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主动学习行为,培养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探索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兴趣下能够展开自我学习能力的肯定,督促学生将自身物理见解得以应用,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但是在初中物理分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分组教学方法的事后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查漏补缺,对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流程是否标准进行评判,并实时地进行补充及给予有效建议,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与赞扬,当然对学生表现得不足之处也要巧妙地指出并进行引导,从而促使学生在实验动手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肯定自身的努力,进而对物理实验产生一定的热爱之情,增强科学的分析与探索努力。

(三)充分挖掘自身的兴趣,让学生自制实验器具

在初中物理的分组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渴望性较强,而实验室的条件较为不足,由此构成分组实验中的重要矛盾。学生在实验课上是非常积极的,有些学生一听要上实验课,就向教师询问是否要去实验室、是否要准备实验器具。而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课堂上,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导致实验室的条件也较为落后。在实验课堂上,实验室中不能满足分组实验的条件,进而导致分组实验的效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需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制实验器具。

(四)做好实验的有效指导加强

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与理论课堂本质上有着区别.在当前的应试选拔人才的高考机制下,很多学生及教师对于实验课堂的认识程度不够.甚至直接牺牲实验课堂教学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论课堂中.这就使得实验课堂无法有效展开.至此,教师平时就要树立自身对于实验课堂的认识,并建立对实验课堂的重视程度.以此来带动学生对于实验课堂的重视.例如,选取物理成绩较为优秀,且沟通能力较好的学生担任实验课班长,然后逐渐具体到小组组长.教师可以试图将实验课堂的管理大权交给学生,让班长及组长管理.将实验探究的主动权尽可能的教给学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之间有效交流实验心得,帮助学生树立探究性思维的习惯.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要有效的指导学生。

(五)优化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时间相对紧张,教学任务比较重,因此在开展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更有针对性地探究相关实验问题,以及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实验项目,教师应该优化设计问题,精心地设计与实验相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各个小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及设计实验方案。教师优化设计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和前后联系性,能够启发学生和起到点拨与引导的作用,在提出问题之前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现生动有趣的情境,以此吸引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参与思考与探究。

(六)进行归纳总结,完善评价反馈

在主要的实验探究内容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实验探究小组先整理下本组的实验结果,完善实验报告。接着,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根据本组得出的实验报告进行简单讲演,说出本组的实验过程和得出的实验结果,同时提出一些创新性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小组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在对实验课堂进行创新过程中,可以借助简单易懂的实验方式来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充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之所在。例如在进行《交变电流》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整个实验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一台发电机,但是学校实验室并未配备发电机,又要确保实验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对发电机原理及相关部件进行简单介绍,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发电机的相关知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属于其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需要善于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实验环境。而分组实验教学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要求。此种教学方式的实施,虽然依旧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矛盾、问题,但是也是挖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兴趣的重要渠道。教师此时也需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保障分组实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梁兰桂.优化分组实验教学,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学科素养[J].文理导航(中旬),2019(11):44-45.

[2]陈立庭.重视实验拓展发展学生思维——初中物理课本小实验的拓展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2019(10):106.

[3]陈小兰,张红胜.化学实验课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238.

[4]蔡其国.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01):44.

[5]黄国拉.农村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学园,2017(01):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