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9
/ 3

浅谈水利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

司敬举

云南大唐国际李仙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省普洱市 665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我国水利工程项目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工作的形式已经得到了逐步转变,从最初阶段的被动式维修保养,即设备出现了问题才去进行维修和保养,已经发展到现阶段的主动式的定期维修保养,而最初阶段也只是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维修保养,现阶段也实现了项目全过程的维修和保养。通常情况下,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都具有很大的规模,所使用到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并且设备的体积都很巨大,一旦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某个设备出现了使用故障,那么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就必须对设备采取有针对性的维修和保养措施。本文就水利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机械设备;使用问题;维修保养措施

引言

机械设备是水利工程重要的基础设备,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以及项目的成本。水利水电施工设备长期在露天情况下作业,使用环境十分恶劣,设备的技术结构也非常复杂,维护难度较高,设备的流动范围较大和跨越距离较远也为设备的管理加大了难度。所以,水利水电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对节约工程的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1水利机械设备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1.1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应的制度规范

在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几乎每个施工单位都会根据设备的使用过程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如常见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办法》、《机械设备操作流程规范》等文件,虽然已经有着这些制度规范对设备的使用过程进行约束,但是在实际施工阶段却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这些制度太过于文本化了,当出现一些特殊问题或是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故障停止运行后,文本中几乎都没有涉及到如何去处理这些特殊的问题。一些施工单位的设备操作人员也没有严格的去执行这些制度规范,为了更加快速的完成施工任务,往往都是怎么方便就怎么操作了。同时责任划分不明确也是一个显著的问题,制度规范中的具体内容缺乏可操作性,当使用过程中设备出现问题并造成了一定后果后,各个部门经常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这也会大大的降低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从而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工程的整体施工情况。

1.2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维护上存在问题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部分施工单位虽然已经对水利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进行了基础管理工作,既“谁使用谁管理谁维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机械操作人员只懂得简答的机械操作,对于机械维护安全不了解,甚至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缺乏主动了解意识,常导致机械超时使用忽视设备维护的重要性。使得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维护很难真正起到效用,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导致后期维护成本的增加,同时了对机械设备造成了损害,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2保证水利机械设备使用状况的有效措施

2.1做好水利机械设备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当今社会已经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就是水利机械设备也应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这也是提升水利机械设备使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各种类型的设备都会被使用到,它们的结构和类型可能也会有很大差别,人为的对它们进行管控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了,对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有效的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出现的误差问题,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这一工作的工作量。举例来说,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通过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办公室自动化技术以及数字化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来统一规划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建立与这些设备相对应的综合使用管理系统,将所有与设备相关的数据信息全部的录入到系统中,如设备的型号、数量、性能、零配件更换、维修时间、保养计划等等,对这些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和科学的编排,从而大大的提升水利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2.2规范使用制度,保障机械合理使用

(1)严格规范设备使用时间。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常会因为工期安排不合理,出现工程初期进展缓慢,后期赶工的情况。为了按时交付工程,施工单位经常会选择加长每日施工作业时间,而施工过程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每日运转时间也会相应加长,甚至远远超过规范作业时间,导致设备损害。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严格规范机械设备作业时间,出具科学的制度规范。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严厉处罚。(2)保障设备操作的良好环境。在水利工程工程中,建设环境条件一般都较差,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与安全,就需要确保机械设备使用操作的良好环境。机械设备应选在地形适宜操作环境相对较好的位置,以保证机械设备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另外,对于不能避免的恶劣操作环境,设备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协调施工流程与机械施工工序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安排,最终通过对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提高整体水利工程建设质量。(3)制定机械操作规范。为了保障水利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严格规范,更要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严格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障“人、机、证”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在确保机械操作人员有技能证书的同时,也必须保证技能证书与机械操作人员的所操作的机械种类是一致的。通过严格管理制度,杜绝无证操作或者人证不符、证机不符的情况出现。在保障以上前提的情况下,还需要按照施工规定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到位。最后在确保机械使用安全后,必须按照规定做好机械使用记录,做好交班工作。

2.3施工设备安全管理的强化与升级

管理人员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时,务必要提升整体的安全风险管控意识。按照不同的机械设备类型,做好基础性的管理工作。第一,确保机械设备和管理人员能够同时保证自身的安全,这是所有工作开展的首要前提,也是保证后期工程质量的关键基础。目前,长久的施工操作会给整体的施工安全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施工人员出现疲劳操作时,会引发系列的安全事故。所以在施工前期一定要做好全面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潜在的风险隐患。如果机械设备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一定要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做好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好不同层级的人员配合,全面推进系统内部的安全管理升级。如果不能引起高度的重视,那么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影响。领导层与决策层两者之间应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施工实际出发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并以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约束操作人员的行为。另外,还应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推动机械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当前的奖惩制度,从而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消除工作懈怠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施工氛围。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要从实际工作的内容出发,全面参考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要求,科学合理配置相关的施工设备。

2.4建立更为完善的设备使用制度规范

针对水利机械设备的运行和使用状况,应建立更为完善的制度规范,最大化的利用各类有效资源。首先,应进行更加明确的责任划分,尽可能的避免因为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机械设备受到破坏,举例来说,在项目的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机械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和保养等工作,机械设备管控工作的总负责人应由专业能力强并且经验丰富的人负责,详细划分每个人的具体责任和工作内容,从而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其次,可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对水利机械设备的相关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可以采用抽检的方法来综合的评价各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情况、保养达标率和维修度等参数,完成目标好的人员应进行奖励,相反则要进行处罚,从而激发每一名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2.5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施工的强度对设备进行保养,施工强度较高时,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保养,不能因为赶工期对设备造成更大的磨损,给施工带来更大的损失。如果同类的施工项目较多,可以根据经验购买一些总成件备用,例如,装卸机前后差速器总成、离合器和变速器总成等。在每一个工序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和保养,对存在问题的机械设备及时修理,若设备状况较差、维修难度大,交由专门的修配厂进行修理。

3水利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措施

3.1水利机械设备的常用维修方式

做好了水利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不但能够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也能够充分的保证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常见的维修方式:(1)计划维修。这是一种有一定计划性但相对被动的维修方式,也叫周期性维修。一般情况下,设备使用过程中已经发生故障或是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会采用这一维修方式,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各类设备的结构、性能和质量可能都存在差异,所以很少有设备能够真正的实现周期检修,几乎所有设备在没有到维修期的情况下可能就会出现故障。(2)事后维修。这是一种非计划的维修方式,即当设备的运行性能已经确定无法满足施工需求了,那么就必须对其进行维修,也叫作施工抢修,通常机械设备的常见故障处理和关键部位维修会采用这一方式,不需要对设备进行大规模维修,能够有效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3)预防性维修。这是一种应用更为广泛的积极主动的维修方式,借助于技术更为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来动态的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当发现一些异常问题时及时进行维修,将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设备始终具备较好的运行状态,这种维修方式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3.2加强常规性安全检查

对于水利机械设备的日常安全检查工作不能放松,因此,相关机械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应当要加强日常机械设备检查工作,以便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从根本上减少机械故障,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例行安全检查,以有效避免设备安全事故。

3.3水利机械设备的常用保养措施

为了更好保证水利机械设备的运行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那么就必须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系统并且全面的保养措施,具体来说有以下三大保养措施:(1)清洁。应将水利机械设备各个部位的灰尘、污垢和油泥及时的清理干净,确保设备的运行状态始终处在清洁的环境中,避免机械设备受到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腐蚀。(2)紧固。应不定期的检查设备各关键部位的连接情况,如果发现连接件存在松动的问题应立即进行紧固,避免漏水、漏电和漏油等事故的发生。(3)调整。应及时的检查并调整设备零部件的工作参数和相对关系,如流量、压力、速度、角度和间隙等参数,保证设备的运行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结语

水利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以项目部为组织核心,多部门参与的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为了达到高效、低成本、科学的使用机械设备,需要在建立基本的管理和使用制度的情况下,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应针对其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制定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并及时的开展维修和保养工作,从而保证水利机械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许健.试论水利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7):153-154.

[2]沈煦.论水利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方法[J].中国设备工程,2019(8):23-24.

[3]尹志峰.水力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4):29-3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