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手术台布局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4

改良手术台布局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李瑛,陈明超,张春燕,刘婉玲,周福丽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手术室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手术台布局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入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台布局,干预组实行改良手术台布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配合质量、医生满意度等差异。结果 干预组无菌物品污染频次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医生对手术间布局、患者体位摆放、洗手护士传递器械效率、术中配合和整体工作效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手术室整体护理服务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改良手术台布局可以减少无菌物品污染频次,有效的提升术中配合和手术效率,提高了医生满意度,促进良好的医护关系发展。

【关键词】手术台布局;肩关节镜;肩袖损伤;手术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odified table layout in the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injury with arthroscopy.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admitted for shoulder arthroscopic surgery from April 2019 to October 2020 were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38) and Intervention Group (N = 38) b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design.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operation table layout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dified operation table layout. Results the frequency of contamination of aseptic material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doctor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verall nursing service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 Conclusion the improved layout of operating table can reduce the contamination frequency of aseptic materials, effectively enhance intraoperative cooperation and operation efficiency,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doctor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ood doctor-nurse relationship.

【keywords】 Operative table layout; arthroscope of Shoulder; rotator cuff injury; operative nursing

肩袖损伤是肩部常见疾病,肩关节镜具有组织创伤小、操作精细、直观等优点,在骨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逐渐成为治疗肩关节疾患的主要手段之一[1]。根据肩袖损伤部位不同,术中需要摆放斜侧卧位、侧卧位或沙滩椅位,其中斜侧卧位是最常见的体位。肩关节镜手术与常规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器械多、管道线路多、仪器设备多的特点。如果不规范管理空间利用,不合理优化手术台布局,则可能造成手术准备时间延长、无菌器械污染概率增加,导致手术成本上升和医护满意度不高的情况[2]。我院于2019年至2020年对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台布局进行改良,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纳入标准:①行单侧肩关节镜手术;②手术体位为斜侧卧位。排除标准:①手术方式改变;②因患者原因,手术暂停。最终有7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住院号对病人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年龄(x±s)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对照组

38

15

23

51.92±14.928

100.53±3.466

120.26±19.585

干预组

38

16

22

52.87±14.721

97.63±3.157

118.82±19.640

统计值


χ2=1.729

t=0.269

t=-0.074

t=-0.313

p


0.783

0.790

0.553

0.69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行常规手术台布局。在病人麻醉完成后,巡回护士同手术医师和麻醉师一起摆放斜侧卧位。体位安置完成后,进行手术台布局,手术仪器包括成像系统、录像系统、刨削系统、等离子消融射频系统、灌注系统和肩关节牵引架,其中灌注系统放置床尾,牵引架固定于健侧床尾,其他手术仪器均放置在主导对侧(如图1所示)。

5facb20b3f040_html_267852357af60a5.png


1 常规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手术布局


图例:1.麻醉呼吸机;2.关节镜系统;3.主器械台;4.牵引架;5灌注系统;6.副器械台;与2相连的红色线条代表摄像线、光纤、刨刀线等;与5相连的为灌注管;黄色代表患肢;虚线为手术室间纵轴。

1.2.2 干预组 手术室骨科专科组成员与手术医生进行讨论,分析目前手术台布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器械传递距离远、效率低;手术护士无法看到术野情况,术中配合效果差;牵引架和主器械台距离近,牵引架过高(约1.2m-1.5m),台上无菌器械易被污染;床尾放置灌注系统,导致灌注管道过长,易折弯,导致肩关节腔内持续灌注效果差,影响术野清晰度;患者静脉留置针常选用健侧手背,从图1中可以看到,静脉留置针位置距离关节镜系统近,不利于术中巡回护士观察、加药。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手术室骨科专科组成员按照手术流程对布局进行优化,制作改良手术台布局。干预组使用改良手术台布局:①将主手术台移至患者头侧,缩短与主刀间的距离,主副手术台摆放在器械护士同一侧,减少器械护士转身次数,提高传递效率,同时,远离牵引架,避免牵引架污染无菌物品;②灌注系统放置在床头主刀侧,减少管道距离,保证术中持续有效灌注;③手术床与手术室间纵轴成15°夹角摆放,保证所有台上人员均可看到成像系统,提高手术配合度;④根据布局改进手术体位摆放方式,将健侧上肢屈肘,手背朝向患者头部,避开了关节镜系统,利于静脉通道管理。(如图2所示)



5facb20b3f040_html_9d5f71c793ec1672.png

2 改良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手术布局


图例:1.麻醉呼吸机;2.关节镜系统;3.主器械台;4.牵引架;5灌注系统;6.副器械台;与2相连的红色线条代表摄像线、光纤、刨刀线等;与5相连的为灌注管;黄色代表患肢;虚线为手术室间纵轴。

1.3 观察指标

无菌物品污染频次,患者健侧肢体功能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和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DL)评分;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医生对两种手术台布局中手术室护士术中配合、传递器械、术中仪器管理和整体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为予以(n,%),予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为(x±s),予以t检验。p值<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干预组无菌物品污染频次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健侧肢体均未出现功能异常,疼痛(VAS)评分和基本生活能力(BADL)评分,无明显差异,改进手术体位方式安全且有效,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健肢功能、疼痛评分和BADL评分的比较

组别

无菌物品污染频次

健肢功能

疼痛评分

BADL评分

对照组

0.21±0.622

0

2.97±1.241

74.87±8.341

干预组

0.89±1.607

0

2.32±0.525

77.24±8.112

t

-2.444

/

-0.319

0.044

p

0.019

/

0.051

0.791


2.2 采用问卷星进行医生满意度调查,手术完成医生下台后提醒医生填写问卷,对当台手术护理配合情况进行评价。发放问卷76份,回收76份,回收率100%。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手术医生对手术间布局、患者体位摆放、洗手护士传递器械效率、术中配合和整体工作效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手术室整体护理服务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详见表3。

表3 对照组和干预组医生满意度情况

项目

对照组

干预组

  1. 手术护士服务满意度

86.84%

86.84%

  1. 手术物品准备满意度

100%

100%

  1. 手术房间布局满意度

94.74%

97.37%

  1. 手术体位摆放满意度

86.84%

89.47%

  1. 术中洗手护士传递器械满意度

86.84%

100%

  1. 术中洗手护士配合满意度

78.95%

100%

  1. 巡回护士仪器管理满意度

97.37%

94.74%

  1. 巡回护士巡视和配合满意度

100%

100%

  1. 巡回护士异常情况处理满意度

92.11%

92.11%

  1. 手术室整体工作效率满意度

84.21%

97.37%

  1. 手术室护理服务得分(x±s)

91.61±2.531

97.26±1.622


t=-10.810

P=0.001


3 讨论

3.1 改良手术台布局可降低无菌物品污染频次 改良前主副器械台距离较远,两个器械台连线与手术床成夹角,洗手护士传递无菌物品时需要转身,固定杆高出无菌范围,这都是造成无菌物品污染的原因。改良手术台布局后,通过减小无菌台和手术床的空隙,减小担任器械师的护士、洗手护士和手术医师之间的夹角,从而降低物品污染率[3]。改良后,主副器械台与主刀位置处于位于同一平面,洗手护士可以兼顾器械台管理和主刀操作,水平传递器械和物品,减少转身,保证了传递的稳定性,提升了无菌器械台管理效果。

3.2 改良手术台布局可提高医生满意度 肩部血管丰富且无法使用止血带,维持关节腔内的压力是减少术野出血的重要手段;保持灌注顺畅才能为医生提供清晰的术野[4]。通过改良手术台布局,改进了灌注系统的摆放位置,减少了灌注管长度,有效避免了术中灌注管折弯情况,保证了术野的清晰,提高了手术效率。改良后,洗手护士可以随时看到术野情况,能及时、准确、默契地配合手术,手术配合由被动转为主动[5]。通过此次改良手术台布局,手术室骨科专科组成员与手术医生共同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加深了医护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医护关系,改良后提高了医生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

综上所述,肩关节镜手术仪器物品多,使得原本并不宽敞的手术间显得更为狭窄,设备与手术人员之间空间小,设备摆放困难,位置反复调整,降低了工作效率[6]。基于对平时肩关节镜肩袖手术配合中的护理问题总结,专业团队进行分析,进行改良肩关节镜手术台布局,改良后的手术台布局可有效避免无菌物品污染,促进提升医护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BHARGAV D, MURRELL G A. Shoulder stiffness: management[J]. Aust Fam Physician, 2004,33(3): 149-152.

[2] 许淑仙, 李霞, 张建华.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8,32(4): 576-579.

[3] 石晓云, 高金宝, 张三兵, 等. 快速康复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13(20): 29-31.

[4] 张春燕, 潘丽芬, 曾小琴. 45例肩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病人的手术配合[J]. 全科护理, 2012,10(13): 1188-1189.

[5] 魏琼, 刘变叶. 直肠癌手术床尾器械台放置方法改进体会[J]. 西部中医药, 2016,29(12): 127-128.

[6] 李波, 李凌芸, 董彩玉. 排兵布阵法在腔镜手术空间管理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18,39(12): 2376-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