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分析血常规检验报告单

/ 2

如何全面分析血常规检验报告单

王小琼

三台县塔山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绵阳 621109

血常规主要是观察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数量变化和形态分布,根据获得的结果分析血液的状况,了解受检对象的病情。血常规检验结果中有许多敏感的指标,这些指标能反映受检者的体内发生的病理改变,检查结果通常能对患者的多种病情诊断进行辅助检查,可以提高病情的诊断准确程度。目前,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飞速,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压力加大,许多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关注度较低,或者是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身体,而实际上许多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也有许多人患有疾病,但却没有及时察觉,导致病情持续发展和加重,比如胃炎、胆结石、脂肪肝、肾结石等疾病,一般病情持续发展会致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较大的威胁,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结局,危及其生命安全。血常规检查简单便捷,检查结果能在短时间内拿到,我们能从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上的检测结果,及时了解到自己的的身体情况,所以了解一下如何全面分析血常规检验报告单是有必要的。

  1. 白细胞计数

一般人体感觉不适,检测和分析白细胞的数量即可,白细胞数量显著变化,便能反映出受检者患有的相关疾病。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上显示:

  1. 白细胞总数升高时:一般是每毫升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总数>10000,便表示机体可能具有生理性、病理性因素引起的相关情况。①生理性因素造成的白细胞计数升高是暂时的,不需要高度关注,但病理性因素造成的白细胞计数升高或者降低则是非常关键的。②白细胞计数生理性升高常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末期、分娩期等情况下的人群,所以这类人群的血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升高问题不必过分担忧。白细胞计数病理性升高时,表示受检者可能患有白血病、化脓性细菌性炎症、手术创伤等,尿毒症的患者也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

  2. 白细胞计数病理性降低时:每毫升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总数<4000,提示受检者可能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性感染或者伤寒、疟疾等,根据临床经验,放化疗后的患者也会发生白细胞计数降低的问题。

2、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是机体生命状态的维持,这种细胞是我们身体中分布最多的细胞,它能有效利用血红蛋白,使氧和二氧化碳有效交换,一般寿命是120天左右。实际上我们人体内的红细胞每天都会衰老死亡,同时会有许多新生的红细胞将其替代,以维持生命状态稳定,确保人体内的红细胞数量始终平衡,为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提供良好的条件。

红细胞计数发生变化的因素较多,主要是影响红细胞的生成,使其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所以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中的红细胞计数发生变化时,能反映人体的诸多疾病,比如红细胞计数减少便提示受检者患有贫血,红细胞计数增多则提示受检者患有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经验指出,红细胞计数及其形态学、生化等发生改变时,红细胞的质量会显著降低,这对多种血液疾病的检测具有积极作用。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上显示:

  1. 红细胞计数升高时:每毫升外周血中的红细胞总数>女500万/男>550万。①生理性升高多发生在新生儿或者高原居民人群,一般不必过分关注。②红细胞计数病理性升高时,一般提示受检者具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或者先天性心脏病等,由于各种原因脱水的患者也会出现红细胞计数升高。

  2. 红细胞计数降低时:每毫升外周血中的红细胞总数<女350万/男400万。①一般病理性降低的临床意义重大,通常提示受检者患有贫血或者大量失血、白血病等,部分产后女性的红细胞计数也会降低,或者化疗后的患者。②现代病理学研究指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人群,其血常规检验常见红细胞计数降低。

(3)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上,显示的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范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红细胞计数是升高还是降低,从而提示受检者有无患相关疾病,并能对贫血的患者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这对患者的病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3、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我们人体内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一般存在于红细胞中,在红细胞内进行氧运送,血红蛋白正常,则人们的血液才能呈红色。血红蛋白主要是珠蛋白与血红素构成,前者是一种四聚体,以两对不同的珠蛋白链组成,由于该指标和红细胞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相似。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上显示:

(1)血红蛋白计数检查:一般常用于辅助检查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疾病。

(2)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上,显示的血红蛋白升高或降低的临床意义,通常是参考红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对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贫血类型的鉴别。

  1. 血小板

血小板的生理机能是辅助止血和形成血栓,这种物质一般是在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中脱落的胞质,它没有细胞核结构。虽然人骨髓的造血细胞中巨核细胞含量少,但该细胞能产生血小板,而这对机体的止血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人在血管创伤后大量失血时,血小板会迅速的黏附在创伤的位置,快速聚集成团,由此产生止血栓子,这种止血栓子会从松软状态转化成坚实状态,止血效果会逐渐加强。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上显示:

  1. 血小板计数升高:也就是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增多。①如果血小板计数升高,一般提示受检者患有骨髓增生性疾病,常见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在400*109/L,也能反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疾病。通常人体内具有急慢性炎症时,其血常规检验结果会显示血小板增多,缺铁性贫血或者癌症人群,其体内的血小板计数会增多,但一般不会超过500*109/L,针对性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会明显降低。临床检验中,也见部分脾脏切除术后的患者,发生体内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多,一般会超过600*109/L,但是这种增多的情况会随着患者的身体状况恢复而降低到正常范围内。

  2. 血小板计数减少:一般提示受检者具有血小板生存障碍的情况。患有血液疾病时,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报告会显示血小板减少,但这一般是患者的血小板破坏增多,造成消耗过度的情况。

(3)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上,显示的血小板计数升高或者降低,能反映受检者的凝血与止血功能,了解破损的血管能够得到有效的修补和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