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7
/ 2

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刘敏

武川县幼儿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700

【摘 要】语言是人们进行日常活动的基础媒介,是人类进行沟通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语言是幼儿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能力之一,幼儿阶段是学习语言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快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十分重要,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在这个重要阶段,需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培养策略;语言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学是学前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关键教育手段。通过幼儿园教学,幼儿对教师所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及课堂讲解的内容理解会更加得深刻。同时,这也能让幼儿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魅力以及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提高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选择合理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幼儿语言学习最关键、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语言学习除了和幼儿有关,还需要一个轻松愉悦、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长期处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下,可以让幼儿养成相互积极交往的良好习惯。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天性都是天真、活泼的,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这一特点,让幼儿们有话可说、有话敢说。积极鼓励幼儿们开口表达,对于沉默寡言的孩子要积极引导其开口,给予帮助。例如,在班级开设活动时,将幼儿们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充当解说员。在游戏开始前,让小解说员说说自己小组制定了什么计划;在游戏过程中,说说自己组员在干什么;游戏结束后,让小解说员们谈谈自己小组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让幼儿们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锻炼表达能力,在游戏过程中不仅可以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还可以提高幼儿们的语言能力。

二、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应启发、鼓励儿童大胆想象,从小培养儿童敢想爱想的性格和习惯,不要打击他们想象的积极性,还要善于捕捉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使他们多获得些进行想象加工的原材料,这样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使他们的思维想象力也更加活跃了。在实践活动中,幼儿动手、动脑,发展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分析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教育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经常保持主动、积极的情绪,使之求知欲旺盛,爱动脑筋思索,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事物间的联系中,初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概括,发展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让幼儿学得主动、活泼,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活动不能光拘泥于在幼儿园里的集体活动,可以更多得举办一些表演或者户外活动,例如:六一儿童节演出、父亲节亲子活动、植树节活动等。幼儿园中班在进行语言活动《植树节》时,可以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参加户外亲子活动。每个家长自带树苗,然后和孩子一起挖土、刨坑、施肥、浇水然后完成栽种,最后大家一起以家庭为单位来表达自己的感想,多鼓励孩子代表家庭表达。这一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加深了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母亲节”教学活动时,幼儿园大班可以组织歌唱比赛,因为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足以让他们完整的唱出《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了,在这一过程中,由自己的母亲对幼儿的表演给与鼓励和点评……这样的活动不仅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充分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 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课本剧和角色扮演活动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幼儿通常对角色扮演类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在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还能帮助幼儿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课本剧和角色扮演活动是非常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为了保证角色扮演活动的真实性,教师应该在课前对角色扮演游戏所需要的游戏材料进行精心的准备。游戏材料的运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实现幼儿在实践中的个性化发展。让幼儿通过课本剧和角色扮演活动学会如何组织语言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把学过的词汇和句子运用到活动当中。例如,在“三只蝴蝶”这个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将游戏分成两个部分来完成:一部分是教师通过语言对故事内容进行讲解;另一部分是让儿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对故事内容进行再现。为提高游戏的组织效率,教师还可以让幼儿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展示,从而让游戏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三只蝴蝶之间的情感,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进行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我们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如称呼问题,我们教给孩子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场合,会用礼貌语言称呼别人。通过反复的教育,孩子们掌握了许多人称名词,他们逐渐会合乎情理地称呼人了。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教师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善于利用课堂时间让幼儿充分表达和讲述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幼儿的语言能力才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论幼儿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1)

[2]方晓玲.试论幼儿园语言教学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18)

[3]牛文贞.试分析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教学方法[J].青年时代,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