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患者应用不同麻醉方式及术中护理联合参芪颗粒对其血流动力学及血浆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骨科手术患者应用不同麻醉方式及术中护理联合参芪颗粒对其血流动力学及血浆 TNF-α和 IL-6水平的影响探讨

郭斌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应用不同麻醉方式及术中护理联合参芪颗粒对其血流动力学及血浆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来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68例,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成两组,分别为试验中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腰-硬膜外麻醉,同时给予术中护理及联合参芪颗粒,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浆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半小时和手术完成时DBP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血浆TNF-α和IL-6水平基本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及术中护理联合参芪颗粒,能有效改善患者DBP水平,促进骨折创面早日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科手术;不同麻醉方式;参芪颗粒;血流动力学

由于下肢骨折患者的年龄比较大,身体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随着年龄不断增加,骨骼中的钙逐渐流失,很容易出现骨折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若患者身体情况良好,可以选择临床手术治疗。相关研究显示,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次研究以68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浆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来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4例。试验组患者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为45~69岁,平均年龄为(49.58±3.5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为43~64岁,平均年龄为(51.54±4.37)岁。所有患者均不患有其他重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及长期服药史,同时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试验。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具体操作为:患者侧卧位,选择正确穿刺点进行穿刺,完成后注入3ml浓度为1.5%的利多卡因,观察患者麻醉后的状态,避免出现中毒或全脊麻等情况,6分钟后,如果一切正常,再给予一定量0.5%的盐酸萝派卡因。

试验中患者采用腰-硬膜外麻醉,具体操作为:同对照组先进行硬膜外麻醉后,再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出现脑脊液后注射浓度为0.5%的盐酸罗哌卡因1.5ml,然后再硬膜外穿刺的导管内注入小剂量0.5%的盐酸罗哌卡因。麻醉后如果患者出现血压升高,需要静脉注射麻黄碱,若心率降低至55次/min以下,静脉注射阿托品。同时在手术期间给予患者参芪颗粒,口服,每日2次,每次15g,3周为一个疗程,共服用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监测麻醉前、手术开始30分钟及手术结束时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同时在手术前一天、手术当天,术后1天、5天测量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将试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的统计学软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5fa35fdde7e47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

试验组患者在手术开始30分钟和手术完成时DBP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对比[(5fa35fdde7e47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分]

组别

例数

手术30min

手术结束

试验组

34

(82.16±3.25)

(71.35±4.28)

对照组

t

34

-

(69.42±5.96)

11.358

(58.36±5.28)

10.342

P

-

<0.05

<0.05

2.2比较两组患者血浆中TNF-αIL-6水平

两组患者血浆中TNF-α和IL-6水平均在手术当天就开始升高,手术后1天达到最高峰,并且在术后5天恢复到手术之前的水平,但两组患者的含量没有太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临床高龄骨科患者进行手术时,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局部麻醉,主要优点是患者意识清楚,对全身生理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但只适用于小手术;还有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但在手术早期会降低患者血压,可以给患者注射多巴胺同时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但在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阵痛不全,加重患者心脏负担,增加手术风险,因此需要联合蛛网膜下腔穿刺,增加手术的麻醉效果,减轻手术风险。

本次研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同时结合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优点,提高麻醉效果,其优点为起效快、效果确切、局麻剂量少、麻醉时间不受控制且疗效显著等,同时在联合黄芪颗粒和术后护理,能够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促进术后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此种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好评。

综上所述:采用腰-硬膜外麻醉麻醉方式术中护理联合参芪颗粒,能明显增强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治疗水平,缩短治疗时间,整体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莲娣,苗慧,岳文江,等.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下肢手术中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转归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5):125-127.

[2]李静.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0,26(21):71-73.

[3]仇琪,曹景琳,魏芸,等.芪参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1):5392-5396.

[4]高峻峰,秦小杰,郭有才,等.不同麻醉方式对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11):2143-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