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影响

郑自然,倪如甲,刘尚

永城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476641

摘要:所谓的专业能力,本文将其解构为两类: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前者主要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后者注重学生沟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为探讨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影响,本文针对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和原因,研究职业技能竞争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探讨如何构建技能竞争的长效机制,让大赛真正成为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助推器。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中职院校;职业素质

引言:职业素质是指员工所具有的一种综合素质,它是从事具体的职业有关的,在专业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要素包括专业知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和创新潜能,这些都是职业岗位直接需要的。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一直是中职院校十分关注的话题。职业技能竞争对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受到许多职业院校的青睐,积极参与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一、中职院校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现状

目前,中职院校生源复杂,入学成绩普遍成绩低下,对学习缺乏信心,经常出现厌学、放弃学习的现象,有的学生还迷恋上了网络。简单无聊的学校课程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大多数学校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如篮球赛、运动会、文化艺术节、辩论赛等,丰富学生的生活。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表达能力等专业素质,但是缺乏较强专业能力的学生很难受到企业青睐。中职院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二、职业技能竞争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和负面影响

技能竞赛的主题往往来自于行业(企业)的生产实践,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引。首先,为了在竞赛中达到更好的结果,学校应该有套完整的和可行的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大量的工作硬件和基金等投资、设备操作、材料采购、奖励分配等等会顺利执行,否则,它将无法建立一个良好的学生技能训练的平台。其次,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职业技能大赛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更要求教师主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结合企业行业的实际情况参与比赛。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然而,根据调查发现,目前由于对竞争的性质缺乏了解,出现了“排斥论”和“夸大论”两种倾向。前者表明他们不完全理解竞赛的的本质和意义,有些人把竞争作为一种为高校争取名利的工具,认为取得成功只能通过旁门左道,但竞争本身的热情不高,甚至严重排斥。后者表现出严重的竞争热情透支,顾此失彼,造成了“竞争代替学习”、“竞争代替考试”的现象,形成了“应试教育”。受竞赛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学校十分注重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一进入学校,学生们就被拉进特殊训练班,为全国锦标赛做准备,完全进入了师徒模式。忽视了学生系统性的学习专业知识、社会能力等重要专业素质的培养,急功近利现象严重,不利于学校专业素质的全面培养。

从以上反思可以看出,由于职业能力的内涵非常丰富,技能竞争只能发挥其在特定领域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优势。因此,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技能竞赛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影响。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提高每个学生的专业能力已经成为优化技能竞赛影响的出发点。

三、建立学生参与竞争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专业素质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构建学生参与竞赛的长效机制。

1.高职院校要注意通过现象看本质

专业技能的背后是专业素质,竞争是形式,而不是目的。竞赛是一种测试和激励的手段,并不是一切,竞赛应重视结果,而更强调竞赛的过程,竞赛的重点是让学生和教师在准备和投入中更快地成长,而不是输赢。摒弃名次是唯一的评价标准、竞争至上、以竞争代替教学等极端错误观念,树立良好的竞争观念和教学活动,通过竞争促进“教、学、改”。

2.优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竞赛中的“鲶鱼效应”

能够参加大型校外技能比赛的学生一定占少数,一般智力水平比较高,有大量的前知识积累。这里,我们不讨论获奖学生的主观意志和心理因素。建议教师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的“鲶鱼效应”,使技能竞赛的积极影响得以普及。在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可以在专业教学中突出对岗位问题的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为突破口,逐步从“点对点”向“点对面”过渡。从笔者的教学尝试中可以看出,单纯运用参与学生的个体形式来实现这种“鲶鱼效应”并不明显,容易引起不参与学生的反感。

3.下沉技能竞赛的影响力,促进学生的职业意识

技能竞争已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影响分析,可以看出,参加技能竞赛可以刺激学生的专业意识和显著提高知识转移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技能大赛的积极影响应该是普遍的,并建议利用下沉技能大赛的影响来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由分类的技能比赛可知,中职院校需要集中精力攻技能竞赛的普遍特征,以便所有的学生可以参加技能竞赛的准备工作,并在备战的紧张情绪中促进自己的专业意识。实施方式以培训中心为学校技能大赛的主要主办部门,二级院校重点参与学院办公室组织的技能大赛的筹备工作。二级学院按年级选择具有一般特点的技能竞赛项目,在节假日或周末将学生分组完成分配的任务,并将结果以工作计划(制作PPT)的形式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专业中心。为此,学院应该引入一项激励政策,使排名靠前的学生团体能够直接进入到参加校外技能竞赛的候选人中,并在学生的评估中获得额外的分数。达到了“激励-需求-行动-满足-氛围激励-自我专业意识增强”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职业技能竞赛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也有负面影响,合理改善技能竞赛与职业素质培养的关系需要长期的探索。中职院校应科学认识职业技能竞争,构建职业技能竞争的长效机制,使职业技能竞争真正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董汝晶,谯顺彬,李嘉驹,田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62.

[2]张镭镭 薛飞.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学生影响力的调查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5:167.

[3]刘东菊,汤国明,陈晓曦,袁名伟,张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力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