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在膝关节创伤中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在膝关节创伤中的疗效观察

李钊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在膝关节创伤中的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2例膝关节创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前提下按照是否行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行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与实验组(31例:行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卧床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且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膝关节创伤患者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手术治疗。

【关键词】关节镜技术微创处理;常规手术治疗;膝关节创伤

膝关节结构的稳定性可直接影响下肢行走能力以及下肢负重能力,膝关节创伤的发生多因个体膝关节受到强外力打击,膝关节原生理解剖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常规开放性手术操作对膝关节造成的损伤大,患者术后长期卧床,不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1]。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31例行常规手术治疗以及31例行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两组应用不同术式患者相关手术指标以及单位时间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行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n=31):男、女分别16例、15例,年龄区间为:26岁~68岁、平均(43.42±1.72)岁。对照组未行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n=31):男、女分别16例、15例,年龄区间为:26岁~66岁、平均(43.35±1.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关数据经统计学验证,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考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九版《诊断学》中膝关节创伤临床诊断相关内容,结合患者膝关节CT、MRI等影像学诊断结果均确诊膝关节创伤。(2)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术前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排除标准:(1)排除近六个月非首次膝关节创伤入院手术治疗患者。(2)排除术前血流动力学参数未控制在正常范围的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常规开放手术):该组患者全身麻醉起效后结合患者术前膝关节CT检查、X线检查相关资料行开放手术,修复膝关节正常生理结构,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常规放置引流装置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3.2实验组(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术前对患者患侧膝关节实施固定制动,全身麻醉后于患者膝关节外侧做一长约1cm的手术切口,经该切口置入关节镜,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膝关节腔,从而使关节镜视野清晰,手术操作者应用关节镜观察膝关节附近滑膜、游离组织以及骨骼改变,清除瘀血以及骨折碎片后定位关节内塌陷部位、错位骨块,结合骨折类型对骨折部位实施复位,膝关节临近组织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后对应用克氏针、螺旋钉等器械进行有效复位。术后局部冰敷,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同时依据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行患侧膝关节康复锻炼。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3个月不同时间段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ysholm膝关节评分(百分制)得分高低与膝关节功能呈正比。

1.5统计学处理

结果中计量数据录入SPSS21.0系统进行处理,(%)相关计量数据χ2检验,(5fa1fdb40301c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相关计量数据t 检验,P值<0.05预示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持续卧床时间比对照组短、手术切口长度比对照组短、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χ±s、n]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持续卧床时间(h)

手术切口长度(cm)

平均住院时间(d)

实验组

31

88.42±2.45

35.21±2.84

4.26±0.25

6.12±1.11

对照组

31

145.21±2.45

58.42±2.88

10.42±0.26

10.11±1.13

t值


10.048

13.542

14.106

10.612

P值


<0.05

<0.05

<0.05

<0.05

2.2实验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61.25±1.24)分、(75.12±1.26)分,对照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52.21±1.22)分、(66.11±1.25)分,t值分别为16.214、15.725,P<0.05。

3讨论

膝关节创伤患者以膝关节疼痛、肿胀且伴有膝关节功能障碍为典型症状,解剖学研究发现人体膝关节是由股骨、外侧踝、胫骨以及髌骨等骨质结构共同组成的,其生理构成复杂,常规开放手术造成的手术切口大,患者术中出血量多,患者术后机体恢复缓慢,不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开展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进而影响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提升。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治疗即向患者膝关节植入关节镜,手术操作者可通过关节镜清晰观察到关节内部组织微小变化,微创技治疗可进一步减少术中操作对膝关节关节腔造成的损伤[2]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膝关节功能提升快,综上所述,膝关节创伤患者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浪,李禄松.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治疗膝关节创伤的临床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8):11-13.

[2]洪忠,刘立林,叶桂秀.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治疗膝关节创伤的临床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2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