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在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分析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在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罗明洋

贵州航天医院,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分析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在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对部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实施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治疗,对结果分析。结果: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在临床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效果突出。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实施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实施治疗,对正常组织损害比较小,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柔比星纳米药物;递药系统;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


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几率逐渐提升,生物学特点是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阴性,孕激素受体阴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不依赖于ER、PR,缺少明确的药物靶向,在常规给药的过程中,化疗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存在不良反应。多柔比星的应用效果明显,主要是通过干扰肿瘤洗标mRNA和DNA合成抑制肿瘤增殖,药物本身对S期和M期肿瘤细胞的作用明显,属广谱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针对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等有一定的作用[1]。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对正常组织细胞选择性比较低,细胞毒性以及造血系统毒性等比较突出。近些年来随着临床给药的合理性,在后续用药中,多柔比星纳米递药西药优势明显,改善了化疗药物的生物特点,可行性高。

  1. 纳米载药系统

活性分子在体内停留的时间比较长,此外考虑到溶解度和稳定性等方面情况,可能存在限制药理作用的现象。纳米药物在整体应用过程中,确保纳米载体靶向输送药物达到作用部位。近些年来聚合物-药物复合物等出现,衍生出其他的纳米载药系统,对药物属性分析得知,具备特异靶向的作用,在实施中降低了副作用。纳米载药系统在设计中兼顾统一特点,无毒材料和可降解的制品,在整个过程中选择无毒,尤其是对人类身体无影响的原材料。原材料直径10-20nm,形状不同,具体大小不确定。在众多的传递系统中,如果直径范围比较大,需要注意颗粒的影响。活性药物的包装处理很重要,为了确保整体的活性,在用药中需要将其包封在纳米载体中,表面修饰在体外效果表明显,体内效果可能由于网状内皮组织降低。在生理条件的影响下,纳米载体的表面进行修饰之后,在体内的效果可能由于网状内皮组织降低。在生理条件良好的基础下,纳米载体表面修饰之后,需要在生理环境的相应溶液pH、离子强度和分子相互作用和温度下确定对应具体的指标。清除机制本身有重要的作用,能避免纳米载体的蓄积没减少对全身的影响。在清除中,纳米粒子本身有抗聚集的作用,给药之后能彻底清除,在治疗中尽量规避不良因素,以促进其在循环系统中保持较长的循环时间,使尽可能多的纳米粒子靶向肿瘤细胞。体内控制释放药物很关键,肿瘤内酸性环境、成熟内涵体等是体内控制释放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选择靶向细胞和组织,只有让纳米粒子和表面靶分子结合,才能具备比较高的摄取量,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不良影响[2]。纳米载药系统和多柔比星脂质体以及纳米粒等直接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当前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将其应用到癌症治疗中,提升可行性。纳米载药系统中包括:脂质体、生物降解/不可降解聚合物、抗体、金属、磁性物质、碳、陶瓷等材料,在用药中要求合理给药,提高治疗效果。

2纳米药物的乳腺癌治疗作用

纳米技术通过增加肿瘤治疗位点的药物传递,提升了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在用药过程中,考虑到具体的机制,需要合理进行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治疗,结合光疗和放射治疗的要求等综合选择和应用,被动靶向治疗充分利用肿瘤组织增强渗透,在主动靶向治疗中,纳米粒和抗体以及化学治疗等有重要的作用,可特异性的将药物传送到病变组织,肿瘤直接治疗中涉及到微创治疗和高选择性靶向肿瘤的无创治疗。

2.1被动靶向

当前对乳腺癌的治疗有很多的药物,但是给药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副作用,其中多柔比星有突出的作用,多柔比星脂质体效果突出,但是此类用药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脏毒性和心脏衰竭等现象,在临床给药中必须对治疗引起重视,将多柔比星和聚乙烯亚胺等共同载入袋血清清蛋白纳米粒,和游离的多柔比星对比,整体作用更强。多柔比星纳米粒摄入到细胞之后,对比快速释放的游离多柔比星,纳米粒子摄入细胞之后,相对比快速释放的游离多柔比星,纳米粒子装载的药物释放更为缓慢。

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另外一种被动靶向,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通过内皮细胞进入到癌组织的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肿瘤内药物浓度比较高,治疗效果明显。

2.2主动靶向

乳腺癌等多种肿瘤内,存在过度表达的生物素受体,将生物素连接到纳米药物中,直接影响药物的摄取,摄取量增加6倍数。介孔硅颗粒的容量比较大,装载多种治疗和成像药物,和靶向药物联合应用之后发挥的优势明显。近些年来,介孔硅颗粒和多柔比星合理应用之后,靶向至乳腺癌细胞,荧光成像结果显示可知,乳腺癌细胞被摄取,,而无寡核苷酸适配子的纳米粒和带阴性对照寡核苷酸适配子的纳米粒则摄取极少。

在乳腺癌细胞亚型中HER2/neu受体过度表达,在实际给药的过程中,将纳米粒共载紫杉醇和特异靶向HER2/neu受体过度表达之后,抗肿瘤药物有重要的作用。西罗莫司的肿瘤组织特异性比较差,溶解度低,在细胞摄取中,耦联EGFR抗体靶向至乳腺癌细胞,细胞摄取量可增加50倍。

2.3直接作用明显

在实际给药中,无毒辐射振荡磁场,可被纳米粒子,如富勒烯、碳纳米管、金纳米结构、量子点、氧化铁等吸收和转换辐射能为活性氧或高热,可以选择性杀死癌细胞。纳米粒的效果明显,多柔比星脂质体通过共价连接组织特异性分子或者磁纳米粒等,在外磁场的辅助下,发挥定位的作用,可以减少非靶向性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3]

3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在TNBC中的应用效果

3.1多柔比星体Dox纳米递药系统

在肿瘤微环境下,肿瘤细胞外基质和酸性PH值、乏氧和间质液体压力等因素影响大,和肿瘤的增殖情况对比,分化和迁移等是存在联系的,酸性微环境下,形成源于缺氧的肿瘤组织无氧代谢。药物传递系统显著改变了药物体内的生物学性质,此类药物传递方式可以减少毒副作用,因此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发展趋势。

3.2多柔比星体Dox纳米递药系统

间充质干细胞和纳米磁性混合颗粒等由脂质体、Dox和氧化铁纳米团簇构成,在靶向热疗中,兼顾到药物化疗治疗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明确组织相容性,有效吸收到MSCs中,维持细胞功能。此外LDGI的氧化铁纳米颗粒使MSCs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4上调,进一步易化与TNBC肿瘤细胞的识别,可以提升肿瘤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在后续治疗中,和单纯的LDGI对比,纳米递药系统和细胞膜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取决于肿瘤局部形成的渗透压和药物本身的环境。

4结束语

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在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在后续用药中,采用静脉注射碳酸氢盐-脂质体-Dox对TNBC动物模型治疗结果显示,给药后的24h内在肿瘤组织检测中,可提升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敏娜,钟鸣,王光辉.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在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J/OL].中国药理学通报,2020(3):313-316

[2]Di H,王盈.共载多柔比星和顺铂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6,47(11):1351

[3]梅承翰,徐戎.纳米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J].医药导报,2015,34(10):1267-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