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王爱菊

河间市人民医院 河北省 沧州市 062450

【摘 要】目的: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18年1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1月,共选择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分析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结果:研究组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初产妇脐部护理掌握率、抚触掌握率、沐浴掌握率等新生儿护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开展母婴床旁护理,有利于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初产妇;新生儿护理;母婴床旁护理;护理满意度

临床护理工作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非常多,因此也要求护理工作遵循人性化护理理念,具有个体化、规范性、全面性等特点,充分适应患者及社会发展需求[1]。由于角色转变及分娩疼痛等因素影响,初产妇产后极易患有生理及心理问题,不利于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鉴于此,对产妇实施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提升其新生儿及自我护理能力非常重要。本文以120例初产妇为例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18年1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1月,共选择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初产妇(60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9.12±3.02)岁。对照组(60例)年龄23~43岁,平均年龄(29.17±3.01)岁.两组初产妇基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研究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⑴床旁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在产妇入院后向其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及医院环境,指导其进行相关保健,使其掌握新生儿母乳喂养方式及护理,从而提高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尽快适应身份转变。⑵床旁脐部护理、抚触以及沐浴:①沐浴护理:新生儿出生一天后即可进行沐浴,护理人员应首先向产妇讲解沐浴要点和相关知识,之后在床旁通过演示实际操作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沐浴操作,以便提高其护理能力;②抚触护理:在进行新生儿抚触之前,应提前准备好润肤油、润肤露和干净衣物,保证室内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整洁,可以播放舒缓、轻柔的轻音乐[2]。护理人员应告知产妇正确的抚触方式,并就相关重点进行讲解,指导其亲自动手操作。③脐部护理: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实际动作向产妇讲解新生儿脐部护理的要点,之后指导产妇进行实际操作。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结合产妇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科学护理方案,予以丰富饮食,促进其身体恢复,并就产褥期常见的不良症状及处理措施进行重点讲解,以便产妇出院后进行自我护理。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

1.3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初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护理能力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其中新生儿护理能力主要从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沐浴等方面进行统计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初产妇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差异显著表明P<0.05。

2、结果

2.1两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及各指标分析

研究组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更高,P<0.05。

表1 两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及各指标分析(n/%)

组别

护理满意度

自我护理能力强

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好

研究组(n=60)

59(98.33)

57(95.00)

56(93.33)

对照组(n=60)

52(86.66)

48(80.00)

47(78.33)

X2

5.8859

6.1714

5.5511

P

0.0152

0.0129

0.0184

2.2两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分析

研究组初产妇脐部护理掌握率、抚触掌握率、沐浴掌握率等新生儿护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更高,P<0.05。

表2 两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分析(n/%)

组别

脐部护理掌握率

抚触掌握率

沐浴掌握率

研究组(n=60)

58(96.66)

57(95.00)

58(96.66)

对照组(n=60)

51(85.00)

49(81.66)

50(83.33)

X2

4.9041

5.1752

5.929

P

0.0267

0.0229

0.0149

3、讨论

很多初产妇因为角色转变及分娩疼痛等因素,极易导致产后发生心理、生理等方面问题,加上缺乏新生儿护理知识,也有可能引发新生儿护理差错,一方面不仅会妨碍产妇康复,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3]。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医院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产科护理也收到了广泛重视[4]

母婴床旁护理指的是产妇分娩之后,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及产妇实施的床旁护理服务。在之期间,护理人员可以指导产妇、产妇家属亲自加入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通过亲自操作新生儿护理方法、健康知识宣教,增加产妇、家属和新生儿的情感交流,在提高产妇护理技能水平的同时还能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5]。本次研究中以120例初产妇为例,分别予以对照组一般护理,研究组母婴床旁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此护理模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总之,针对初产妇开展母婴床旁护理,有利于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宋琳姿,谢翼,李珊珊.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3):498-499+504.

[2]王丽丽.基于自我效能中介作用的护理模式对初产妇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4):4589-4591.

[3]王文超.产时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对初产妇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12):130-131.

[4]张莉,张璐,郭芳,林茜,袁文秀.聚焦式护理对存在产前焦虑抑郁的初产妇干预效果的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06):1126-1129+1147.

[5]先琴霞.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和保健教育对初产妇临床分娩及产后康复效果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7,26(2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