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强化路径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土建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强化路径探微

吴鋆

武汉供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也直接促进了建筑行业的不断繁荣兴盛,高楼大厦一座座平地而起。而建筑房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如果建筑物的耐久性不强这就意味着建筑房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进而建筑房屋的使用寿命也是呈现下降的趋势导致人们生命财产受到损害。所以在进行土建工程施工时,必须重视土建结构的耐久性建设并有效增强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关键词:土建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强化路径

前言:建筑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对于土建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建筑企业必须不断高度重视建筑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建设,不断增强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1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是指建筑材料抵抗自身和外部环境的重重破坏下仍能保持其正常使用功能的能力。换句话说,土建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就是保证建筑房屋能长时间的使用且不会轻易损坏的能力,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越强就意味着建筑房屋的使用寿命越长。衡量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有两个重要指标,分别是结构安全性和结构适用性。首先,结构安全性是指建筑企业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时,必须保证建筑材料的安全和质量。例如,选择能负荷建筑物常规压力和外部受力的材料,进而能确保建筑材料能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和压力。其次,结构适用性是指在施工中使用建筑材料时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施工的操作方法,有效发挥建筑材料的耐久性进而保证建筑房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影响建筑结构工程耐久性的因素

2.1建筑企业过分追求施工进度

一些建筑企业过分追求施工进度忽略了建筑结构工程的耐久性是需要一定的施工时间去养护才能有效地保证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例如,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花两三个月就修好一条大路,一座大桥,这些一味的追赶进度容易造成土建工程质量的不佳,使用寿命不长。甚至有些建筑企业为了缩短工期选用的建筑材料都是一些质量比较差和强度比较低的,使得建筑房屋的质量难以满足居民的使用要求导致耐久性的缩短,出现“短命工程”。

2.2混凝土质量检验标准落后

国家目前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标准只是设定了一个最低值,只要建筑企业适用的混凝土达到这个最低标准就可以投入施工使用,并没有设置一个最高值,即超出了这个标准范围是否还可以投入使用。我国关于这一部分的有关规定还是一片空白。但是国外的一些建筑法规中,对于建筑材料中混凝土的质量标准是规定可一个上限的,一旦混凝土的强度超出了这个上限范围,那么也是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就不能投入建筑房屋的生产施工,这会影响建筑房屋整体的质量和它的耐久性。

2.3土建工程施工观念滞后

国际上对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早已有了超前的思路,但是我国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这对我国建筑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例如,国际上,在一些桥梁的混凝土结构中明确规定了必须在混凝土中适量配比添加粉煤灰等掺合料以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但是我国的观念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阶段,在桥梁隧道的施工中反而严令禁止添加这些掺合料,这就导致了建筑结构工程耐久性差的问题出现。

3土建结构耐久性强化路径

3.1尽快完善施工体系,重视质量监管

建筑企业要权衡施工进度与土建结构耐久性之间的关系,因为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建筑房屋的质量和使用期限,耐久性越强,则建筑房屋的质量就越好,建筑房屋的适用年限就更长。首先,作为施工单位,应为土建结构施工制定全面的施工体系与制度,尤其是对土建结构耐久性要求进行进一步明确。作为土建结构施工的重点环节,耐久性的提升,需要施工企业强化各类施工材料质量的监管,同时确保施工技术符合工程技术要求。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强化对土建结构工程的质量管理,重视自然环境、施工技术、施工进度等因素对土建结构耐久性带来的影响,明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腐蚀等问题,并及时提升施工材料的安全等级,确保工程的抗灾能力与质量水平得到提升。

3.2合理设计土建结构,提升安全性能

在设计土建结构时,设计人员应将土建结构耐久性纳入设计方案之中,全面考虑施工场地、人员配置、施工材料及预备方案等因素对土建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在专业人员的配合与帮助下,反复确认施工图纸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准备必要的事故应对方案及备选方案,细致对待土建施工的选材、用材环节。最后,设计人员应科学预测与评估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确保土建结构性能合理与安全。

3.3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建筑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建筑企业要权衡施工进度与建筑结构耐久性之间的关系,因为建筑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建筑房屋的质量和使用期限,耐久性越强,则建筑房屋的质量就越好,建筑房屋的适用年限就更长。例如,在混凝土浇筑之后预留足够的施工养护时间让混凝土发挥功效,从而保证墙体的坚实、不易倒塌。此外,建筑企业在选用的建筑材料时要选用质量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材料,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建筑房屋的质量。例如选用水泥含碱量适中的水泥品种,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建筑房屋的长久使用。

3.4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结构耐久性的关键就在于选择的水泥品种是否正确、符合标准,在与水混合搅拌时水量的配比是否合适,这些都是影响混凝土的制成是否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和抗冻性。只有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和抗冻性的混凝土才能有效地确保混凝土的厚度增强其耐久性以延长土建结构的使用寿命。其次,在混凝土浇筑时,要进行认真的养护,不要过早的拆除模具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不足而发生开裂的情况出现。这些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劣化和耐久性变差。所以,在施工阶段必须给混凝土结构的强化和耐久性的增强预留足够的养护时间。

3.5提倡正确的施工观念

国家或有关建筑行业要及时修正一些错误的施工观念,规范对结构耐久性的标准。首先,扭转土建工程领域某些落后的思想观念,这些都是阻碍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增强改善。例如,建筑界推崇使用大量的水泥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等的错误思想。因为新的科技实验证明,尽量使用少量的水泥才能有效的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其次,引进国外先进的思想理念,例如国外早已推行在建筑桥梁的施工中要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只有在土建工程施工中采用了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才能有效的保障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进而保证建筑房屋的安全质量和使用寿命。

3.6加强土建结构的定期检查与维护

土建工程建成之后不是简单的交接完毕就结束了,建筑单位还要开展三年一期或五年一期的检查与维护,及时发现建筑房屋的安全隐患从而进行维修加固延长建筑房屋的使用年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及早发现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从而有效的保障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质量。

4小结

总之,土建结构耐受性一直以来都是施工设计人员和建筑物使用者关心的问题,土建结构耐受性能否得到提升,直接关系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能否落实。基于此,本文就土建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强化路径提出了有益构想,希望为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确保土建结构稳定与安全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彭纯茜.优化技术在土建结构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8):181.

[2]曾其雄.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及耐久度分析[J].价值工程.2018(33):253-254.

作者简介:姓名:吴鋆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5.01 职称:工程师 研究方向:土建结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