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王雪慧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江苏常州 213100

【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在脑卒中患者中择取62例,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康复护理干预,3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CS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巴氏指数评分(Barthe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经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高效可行。

【关键词】脑卒中;中医康复护理;肢体功能障碍

脑卒中又名为脑血管意外,俗称中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脑卒中患者中,肢体功能障碍者明显增加,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生命健康[1]。因此,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愈发受到临床及社会关注。由于中医康复护理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所以应用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恢复机体各项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有利于取得良好预后效果。本次研究围绕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间收治的62例脑卒中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中医康复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此次研究开始于2019年2月,结束于2020年2月,共有样本62例,经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1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51-77岁,年龄均值(61.35±6.65)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龄53-79岁,年龄均值(62.99±7.96)岁。62例脑卒中患者均知情同意,并且符合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疾病、年龄及性别等基础资料对比,两组无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及功能障碍程度,帮助其进行床上肢体伸展、室内步行、穿衣、刷牙及上下楼梯等康复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护理方式:(1)中药贴敷护理,主要穴位包括足三里、内关、曲池、手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主要应用药物为乳香、白芥子、当归、红花、三七等,将上述中药制成药膏贴敷在相应穴位上,结合患者证型,可进行辩证加减。针对风痰上亢证者,还需贴敷太冲、太溪等穴位;针对阴虚风动证患者,还需贴敷太溪、复溜等穴位。(2)中药熏蒸护理,需结合辩证结果调整用药方剂。若为痰热腑实证,可给予星蒌承气汤调理;若为痰瘀阻络证,可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调理;若为风痰上亢证,可给予天麻钩藤饮调理;若为气虚血瘀证,可给予补阳还五汤调理;若为阴虚风动证,可给予镇肝熄风汤调理[2]。上述方剂可作为用药主方,可依据患者实际临床症状,加减用药剂量确定最终药方。临床主要应用方法为,将药物用纱布包裹放入药物熏蒸机,将温度调至42 ℃,每天1次,每次30 min ,熏蒸患处。(3)中医情志护理,护理人员要为缓解及家属讲解情志护理的必要性,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避免负面情绪蔓延。告知患者情志护理技巧,面对患者时诚挚体贴,同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情志护理包括移情解惑法、顺情法、引导法及暗示法等。此外,护理人员及家属要避免对患者产生负面刺激,避免患者情绪波动。

1.3统计学研究

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文中数据。文中计数资料使用%描述,经x²检验,计量资料使用5f9fa03d02689_html_36b2a6c93bfa11eb.gif ±s描述,经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时,显示差异有意义(P<0.05)。

2 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 CSS 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研究组评分下降更为明显;两组患者 Barthel 评分均有所上升,其中研究组评分上升更为明显,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 见表 1

1 CSSBarthel评分比较(5f9fa03d02689_html_74046b6f525abddf.gif±s,分

组别名称

CSS

Barthe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31)

17.98±3.67

12.03±3.88

50.96±12.38

61.89±11.39

对照组(n=31)

18.23±3.96

7.32±2.93

51.09±12.85

76.28±15.28

t

0.2578

5.3936

0.0405

4.2040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肢体功能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结合相关调研可知,脑卒中患者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者在70-90%之间[3]。探析脑可塑性及功能重组理论可知,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但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仍具有自然恢复能力及代偿性,想要促使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就要进行康复护理干预。临床上应用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加以中医辩证作理论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护理效果。中医康复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进行服务,通过情志护理、穴位贴敷及中药熏蒸等中医特色护理,使护理干预更具针对性,能够有效促进患肢恢复正常功能。中医康复护理中,穴位贴敷主要是刺激合谷、足三里、曲池等穴位,达到调和气血、舒经活络的目的;而中药熏蒸主要通过刺激患肢关节、神经及皮肤,借助蒸汽及中药的双重作用,加上神经刺激,促进患肢恢复健康[4]。对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降低CSS评分,提升Barthel评分,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能力,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恢复神经功能,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佐欣慧,王洪英,李业,刘宏光.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1):47+50.

  2. 张春宇,祝海波,邵音.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上下肢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04):439-442.

  3. 缪玲霞. 针灸联合镜像疗法在脑卒中后下肢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2):156-157.

  4. 秦伟伟,郭明玲,闫海花. 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国民间疗法,2019,27(04):15-17.